| .jpg)
 
 会议议程(2016年11月19日,中山大学中文堂912)
 一、开幕式(8:30-8:45)1、主办方致简短欢迎词
 2、集体照相
 二、研讨(各场主持人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安排发言及讨论时间) 第一场: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与日常生活转向(8:45-10:20)主持人兼评议人:高小康、王杰文
 1、吕 微:日常生活与民俗学的实践研究论纲
 2、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既成性与未完成性:主体间协商的理所当然
 3、户晓辉: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
 4、吉国秀: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5、蓝国桥:日常生活与理论反思的出发点
 茶歇(10:20-10:35) 第二场:何谓“日常生活”(10:35-12:00)主持人兼评议人:户晓辉、王晓葵
 1、刘宗迪:所谓“民生日用而不知”
 ——日常生活与民俗学的可能性
 2、周福岩:许茨的“生活世界”与赫勒的“日常生活”
 ——民俗研究的解释学向度与文化批评向度
 3、王杰文:“日常生活实践”与表演研究
 4、周全明:日常生活与生活实感
 ——钟敬文先生关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思想及其启示
 午餐(12:00-14:00)
 第三场:日常生活研究的路径(1):事件(14:00-14:50)主持人兼评议人:王霄冰、岳永逸
 1、周 星:从“事件”研究日常生活
 2、宣炳善:马年生育事件与羊年生肖信仰的媒介呈现
 ——兼论羊为吉祥物的传统信仰的遗忘
 3、夏循祥:宠物还是食物:当食狗肉民俗遭遇动物保护
 ——从“荔枝狗肉节”纷争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第四场:日常生活研究的路径(2):叙事(14:50-15:40)主持人兼评议人:吉国秀、宣炳善
 1、王晓葵:灾害记忆研究的“日常生活”视野
 2、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
 ——兼论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
 3、黄静华:生活叙事:“敞开”和“共情”的民俗研究
 茶歇(15:40-15:55) 第五场:日常生活研究的路径(3):空间(15:55-16:45)主持人兼评议人:张敦福、蒋明智
 1、李向振: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
 ——当代民俗学贴近现实社会的一种路径
 2、岳永逸:学科传统、日常生活与生育赛局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过去和现在
 3、陈进国:丧葬礼仪与日常生活
 ——以福建客家地区为例
 第六场:日常生活研究的路径(4):生活风格(16:45-17:30)主持人:蓝国桥、户晓辉
 1、萧 放: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文化复兴
 2、张敦福:物质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
 ——以丹尼尔•米勒的《消费及其后果》为核心
 3、胥志强:中产阶级与民间文化
 ——以非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中心的讨论
 4、刘晓春:从“日常”发现“社会”:布迪厄的现代社会分类学
 ——以《区分》为中心的讨论及其启示
 第七场:会议总结评议及开放讨论(17:30-)1、总结评议:吕微
 2、开放讨论(时间不限)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张倩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