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乌丙安]《孟姜女传说》口头传统及其文化空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8 | 点击数:12323
 


  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在口头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很早就被中国亿万民众推崇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精品行列中了。他和《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并驾齐驱,构成了中国民俗文化含量最为丰厚的大扩布口头遗产,传世至今,并在民间脍炙人口,影响深远。2005年山东省淄博市申报的《孟姜女传说》、2008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分别申报的《孟姜女传说》项目,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名录实施保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关于《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

  任何民间口头传说的不胫而走,都有其在文化传播中从起点到终点的线路,都有从源到流的泛化扩散历程。由于年代久远和传播面积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迅速扩大,这种线路和历程往往变得逐渐模糊起来。但是,任何口头传承的文化事象都有其自身传承的法则,它们总是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化轨迹,附着在若干个特定的文化空间,显示着它们移动演变的清晰形态。《孟姜女传说》的口头传承就是最好的典范,它最早发源于历史上一个特定空间的人物和一个特定的历史重大事件的传闻,迅速在一至二个以上地点落地生根,由民众演释成人物传记体的故事情节母题,再传开去,扩展成许多大同小异的口述版本。以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创作,经过文人诗作、笔记、史志的文本记述的再传播,形成如今丰富的广泛传播的口头遗产。山东淄博一带的《孟姜女》口头传说大体上就是这样不断累积、不断融合形成的。一个特定空间的中心人物就是孟姜女、或姜女、或许孟姜、或说其原型杞梁妻,配角人物就是万喜良、或范喜良、范喜郎、或说其原型齐国大将杞梁;一个特定的空间就是长城、或齐长城、或莒城、或秦长城、或城子、长城铺等具体地名,包括多个出生地的名称;一个特定的历史重大事件就是修长城,几乎牵连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历代修长城的徭役。从这里演绎出一连串感天动地的口头故事来。

  孟姜女传说如今已经成为山东、河北、湖南乃至全国各地几乎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口头遗产传世代表作。全国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的研究群体,以当地流传的丰富口传遗产、翔实的史料线索和城乡社区人文景观遗迹的印证,测查和认定了孟姜女口头遗产在淄博地区、津市地区、秦皇岛地区传承两千余年的过程中,显现了孟姜女故事活动的轨迹和特点。比较全面地摸清了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在全国拥有的比较实在的家底,充分评估了它在民俗文化史、民间文艺史、社会生活史以至思想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从民俗文化学的高度鉴别,我认为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代表着人类社会永恒意义的、民俗美学的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对于苦难世界的一种悲壮的抗议,它充分展现了无情世界中真善美的感情。它的感动天地的文化震撼力和深刻的有血有肉的民众审美理想是全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做为中国民众口传的精神文化财富可供全人类各个人种群体的成员分享,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孟姜女口头遗产在中国早已经构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民间传说圈,在这个文化圈中,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的分布状况是不平衡的,在大部分地区,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孟姜女传说口头传承以其特定历史线索和文化空间的制约,都带有借入或移入、传入的性质。在那些地区,几乎没有把孟姜女传说的基本母题直接落实到地方风物和文化遗址上进行本土化的传承历史过程。

  从田野作业调查的方法论出发,可以认定这些地区绝大多数属于孟姜女口头遗产传播的边缘地带,许多地方的孟姜女口头遗产显然是在孟姜女传说传承的中心地带辐射影响下形成的。按照民俗文化圈测查的数量标准衡量,某种文化事象越是辐射传播分布的地点多,就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在其中心地带的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越强,同时越能证明这种文化事象的多种文化元素在其中心地带密集存在,并在质量标准上会显示该文化事象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充分的文化内涵。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山东淄博地区、河北秦皇岛地区和湖南津市地区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的抢救发掘证明,这几个地方正是两千多年来孟姜女口头传承流变过程中形成的各有特点的中心地带。

  山东淄博地区孟姜女传说调查成果充分证明,中心地带传承的口头传说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事件与当地人文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的紧密粘附性。孟姜女传说与本地历史、地理的粘附性,应当认定是传说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传说印证的“可信性”。提供印证的“可信性”特征是传说远比其它样式的口传故事在民俗生活中居于优势的首要特征。这种印证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指历史档案和信史资料,指的却是口传民俗艺术的可信依据,甚至还可能提供一些让人们可信的“信物”。传讲本地孟姜女传说的人,通常在讲述传说的同时,总是辅之以对实地、实物的展示与解说,或找出可信的证据促使人们像相信正史一样相信其口头传说的真实性。山东淄博孟姜女口头传承就具备这种特点。淄博孟姜女传说早在古代就和公元前549年前后的春秋时期齐长城的历史粘附在一起,传说的主人公原型在传承中总是以杞梁妻为主的,所以,当地遗留下来许多关联着杞梁妻的地方风物遗迹。例如淄博市的博山、淄川和沂源三个区县境内有近一百公里的齐长城遗址,有淄水,有若干个相关地名,还有姜女泉等相关景物遗存做为传说流布的佐证等等,都是传说粘附于地方风物的“可信”印证。所有这些印证,都有久远的口头传承历史和文献笔记的载录,并不是任何现代人的人为生造。这一点是孟姜女口头遗产集中传承认定的重要依据。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爱屋及乌、爱乌及屋都好!

上一条: ·[朱珐]虎灵通神,虎威镇邪
下一条: ·[乌丙安]楚文化摇篮中的古传说群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