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周晴 宫清华]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
  作者:周晴 宫清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4 | 点击数:5139
 

二、森林景观变迁与林业经营

  康熙年间《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的八大排都位于茂密的森林环境之中,如马箭排“排坐南向北,左右皆高山,林木蔚蓊”。军寮排也处茂密森林环境,“又六里至军寮,岭路崎岖,树木深密”。《连阳八排风土记》中卷一所绘排冲,聚落大都依靠喀斯特陡崖,周围是森林,图绘中的树木以杉、竹为主,从形态来看都是粗壮的大树、古树。如油岭排:“又半里至石门,左崖右山,杂以大树森林,瑶尝设伏败官兵于此。又半里至油岭……背后高山耸立如屏,下有圆墩,因立祖庙,地平坦,多古树。”排瑶对于聚落周边森林的保护意识很明显,因森林具有很好的防卫功能,如清康熙年间行祥排周围森林景观是:“又四里至排,平坦,左右杉木丛密,宜防伏藏。”又如火烧坪:“(岭脚凹)多林木,森蔚如画,瑶多于此伏兵。”康熙年间新扩展的小排冲,周围也是类似的森林景观,如八百粟:“将至排,石壁峭立,林木阴翳。”山猪排:“排坐东向西,约六十余家,圆墩作址,多杉木、果树,左右险峻,前有小涧。”平安冲:“排后大山绵亘,山木畅茂,多栽筋竹。”盘血冲:“冲坐南向北,四面石山峭立,中平坦,瑶人约二百余家,大树蒙密,远望不能见。”马鞍山排:“马鞍山名也,以其形似马鞍,故名,旧名水瓮尾,一名谭坪根,山多巨石,古木千章。”

  排瑶聚居区的森林景观一直保持到清末。首先,在排瑶的传统观念中,对树林特别是古树有着自然崇拜。传统中进山砍树,先要压一些纸钱,或是烧香拜祭树林,砍伐时不能讲“砍树”,否则得罪了“树魂”就会被树压死或压伤。有的瑶民遇小孩久病不愈,认为是被“树精”收了魂魄,要带上祭品和病孩的衣服去拜祭某一颗古树,并认它为“干爹”(或干娘),以后逢年过节或小孩生病都要祭祀这棵树,祈求平安。但是这一传统1950年代开始被破坏。根据对油岭80岁以上老人的访谈得到的信息,1950年以前,油岭老排周围山地很少有人工栽培的杉树,森林砍伐也少见,很少人砍树卖钱,只有在建房需要时才砍树。以前的杉树大部分是一百年以上的大树,但1957至1959年间被砍光。以前还有很多杂树林,有枫树和其他果树,杂树林一开始为公有,后来才分属私人。解放前杉树很少人工栽培,有很多大杉树,1950年之后这些大杉树被砍掉,后来火烧杂木林再种杉苗,一般六尺左右种一棵。杂树林里主要是枫树、果树等。

  清末以前,排瑶森林经营是一种区别于游耕林业耕作形态的“刀耕火种”。李默通过历史文献分析,认为连阳八排瑶刀耕火种方式自隋唐以来即存在于粤北山区。排瑶的“刀耕火种”区别于当地“过山瑶”族群的游耕,是一种定居的林业耕作方式。“又有一种过山瑶者,居无定冲,视山坡有腴地可垦,即率妻孥夥纪结茅住之,虽勤耕作亦滥费用,男女以服饮食较洁净,耕作余间,则结队游历,寻得佳胜处,又徙宅从之,故曰过山瑶。”八排及所属各大小排冲之排瑶又称“大山瑶”,区别于原属阳山至菜坑、黄连、凤岗山等地的“过山瑶”,过山瑶为游耕,排瑶为定居,“以其悍犷甚于过山瑶,而潜伏荒区,较过山瑶之亲处民间流而不定者不同”。道光《连山绥瑶厅志》记载排瑶:“刀耕火种,凿岩而居,种类繁息,分散溪谷,然各有分地。”过山瑶迁徙无定,排瑶“刀耕火种”生活方式却并非如此。李默认为刀耕火种是一种林粮间作耕作模式。排瑶聚族而居,在村寨周围数十面大山轮流耕作,三年地力薄,冬季又在另一面山劈斜炼山,开春锄种,如是一山复一山垦畲种植。

  清末以来森林区人口增长、定居村落大量增加之后,特有的林业耕作形态才在排瑶聚居区出现。康熙“征剿”之后,里八洞一带的瑶民开始迁徙至今内田坑一带。内田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北端大雾山的东麓,四周层峦叠嶂,林木茂密,几十户瑶族人家散落居住在一道峡谷周围的山腰上,形成一个自然村寨。瑶人从附近的沙坑、大粟地迁移来内田,开始时还只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在荒山密林中种植一些旱地作物,如山禾、番薯、芋头、玉蜀黍等,并以烧炭、砍柴、采摘野生蔬菜到汉区出卖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其后人口日增,加上附近汉区先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传入及汉区市场的刺激,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稻谷、桐油、茶油等新的生产相继出现,产量也日益增加,林业经营逐渐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每年都有大宗的杉木、桐子、茶子、茶叶出产。1870-1880年代,人们只是砍伐野生的杂木,烧炭到市场上去卖,尚没有人工经营的林业。后来才逐渐有人培植杉、桐、茶,开始经营林业。由于土质、气候适宜,杉树在一二十年即长大成材,桐树在种植后两三年即大量结子,而周围荒山、荒地辽阔,加上汉区市场需要的刺激,促进了林业的大发展。1949年以前,内田69户人家中,除有十多户因为破产或因刚从别的地区迁来外,经营林业的有51户,占总户数的73.9%。根据1962年对金坑乡的调查,金坑乡当时是一个建立不过百年的新兴林区,这里的瑶族全为约100年前陆续从其他大排迁来的。初期以开荒、营农、打柴、烧炭为主要生活依靠。由于这个地方适宜杉林生长,林木的运输亦较其他山区方便,逐渐建立起林业生产内容,经过百多年的艰苦经营而成为连南瑶族人民的主要林区。80-90年前,金坑一向都以营林耕山为主要生活依靠,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营林耕山经验。在耕作制度上,则全面推行林粮间作。由于种杉造林是他们开山垦地的主要目的,因此选地开山,主要服从宜林的需要,只要说哪一个山头适宜种杉、种茶,就开哪一幅,不管他是否多打粮食。所以经过他们多年经营之后,使公社范围内大部分的山头都铺满了青葱繁茂的林木。

  林粮间作是排瑶经营山林的常见模式。除杉木之外,森林经营还产出其他丰富的物产。例如金坑一带,粮食作物中有山禾、包麦、番茨、大茨、木茨、芋头、黄粟、高粱等,其中以包麦、番茨为最大宗,经济作物则以生姜为最多,茶叶、油桐、竹子产量也很多,棕皮、山果亦不少。副业项目还有养蜂、挖黄精、茨茛、土药材和编织竹器,但油茶、黄粟、高粱、薏米等1962年时已经没有或甚少经营。排瑶在杉林中间作农作物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山禾、玉米、甘薯、芋头、木薯、生姜、芝麻、大薯等。其经营间种过程是:第一年全垦整地,插杉造林,间种玉米、甘薯、芋头、生姜;第二年间种玉米、甘薯、大薯、芋头或点种油桐;第三年间种山禾、木薯;第四年不再间种作物,如第二年已点种油桐,则杉树与油桐共生,十年以后油桐停止结实则砍去桐树而留杉,若不是间种油桐的,第四年照样可间种山禾或木薯。这种耕作制度,在头四年之前均有杂粮收入。据调查,金坑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栽杉间种,可收玉米120斤、生姜1200斤;第二年间种油桐,可收玉米100斤、芋头200斤;第三年可收甘薯或大薯300斤、山禾100斤;第四年可山禾100斤,间种油桐,可收油桐籽200斤。大掌公社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全垦栽杉间种,可收玉米200斤;第二年可收甘薯400斤、芋头300斤;第三年可收山禾200斤。香坪公社群众经营一亩杉木林,第一年栽杉间种,可收甘薯600-1000斤;第二年可收山禾150-200斤;第三年可收木薯200斤(以上杂粮收入全部折谷计)。这种耕作制度经长期沿袭下来,已经成为经营杉木林的必由之路。据我们在油岭的访谈,杉木林中种黄豆,每年收60-100斤左右。种玉米,以前的品种叫盘古王玉米,每年收2、3担到4、5担不等;种番薯,每年收1、2担。棉花是排瑶地区的特产,据民国《连山县志》记载:“棉花,一名吉贝,出瑶山者名瑶花,有奇暖,岁出颇多。”

  林地所有权的细碎化可能是林业土地利用精细化的原因之一。我们访谈中发现,排瑶每户耕作的林地极其分散,例如油岭老排唐桥七公在拥洞有林地2亩,种了200多棵杉树。杉树栽培是先火烧杂树、杂草,再耕种杉苗,6尺间距;油岭老排唐民义三公有2亩林地,分别在利村、依梅坑。唐民义大不公有1亩林地,分别在表崩、关二。随着林业的发展,旱地作物和林业联系在一起,往往在种植杉木的同时在林地中间种旱地作物。排瑶林地管理具有一套成熟的生态经验:杉苗栽后,接着在株行空隙种姜、薯芋、木薯等杂粮和经济树木油桐等。一方面,杉苗可在上述间作中获得细致的管理,成活率高,生长快。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土地,当年就有姜和杂粮的收益,弥补林木生长周期长之不足。三、四年后,杉幼林和间种之林木逐渐荫盖地面,杂粮无法间种,但油桐已长大,并开始挂果,又有新的收入。至第十年,油桐因杉荫蔽,得不到阳光而枯死,但这时杉已成林,其下杂草不易生长,大约再过十年,杉即可成材。

  但1950年代以来的林业、农业政策带来了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变化。1951年,政府开始向瑶区大量收购杉木,并且提高收购价格,刺激了林业生产的发展。1959年公社化以后,造林面积急剧下降,以金坑为例,1959年造林2200亩,而砍伐面积达3206亩;1960年造林1936亩,砍伐面积却达2256亩。金坑自高级社以来,特别是公社化后,成材林面积迅速减少,而作为后备资源的幼林面积增加不足。砍伐过量也使森林资源破坏萎缩,不仅杉木生产出材规格越来越细,毛竹资源也遭受严重破坏。1958年以前全社有竹林3500亩,20多万株,1958年冬至1959年春,建立公社初期,曾采取一次砍光的方法,把所有竹砍伐殆尽。1950年代初杉树造林采用插条苗或分蘖苗(鸡臂苗),此后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造林树种以杉树为主,从1955年开始采集林木种子育苗,1956年开始用实生苗造林,1957年是造林的鼎盛时期。据统计,1953-1957年共人工造林162452亩,人工林面积增加了36.4%。从1956年开始,普遍改变疏植的习惯,将杉树造林密度从原来的每亩100-200株增密至250-400株。这一造林运动严重损害了原有的森林功能。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树苗繁殖以采集马尾松、杉木、油桐种子为主,年采集量杉木8000斤,松树种约4000斤,油桐种60000斤。随着杉木林基地的建立,从1964年开始大量采集杉木种子,以满足大面积造林育苗的需要。松树种子则全部上调省、市(地)。1969年后,由于采伐量的增加,松、杉成熟林越来越少,林木结实量逐年减少,连南的杉木种子开始从乐昌县调入,以后逐步扩大到从湖南省的江华、临武、宜章等县调入,年调入量上升到3000至4000多斤。

  森林景观与功能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野生动物分布的变迁,许多常见的野生动物逐渐绝迹。据瑶经《谢宅》中记载,连南排瑶经常在大青山、金鸡岭、大帽山(大雾山)、油岭山一带狩猎,猎物有黄猄、麂、山猪、老熊、山牛等。1950年以前,狩猎在当地很普遍,几乎每户都置有火药枪和其他打猎工具,并且习惯出门时携带枪械,一遇野兽即射猎。据我们2014年8月在连南油岭老排的访谈,7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见过猴子、刺猬、山猪、箭猪、黄猄、狼、豹等动物,并提到白鹤、老鹰、猫头鹰、野鸡等常见的鸟类。这些动物目前在连南地区基本已经绝迹。

三、农田景观与管理

  宜林山地、水田、旱地是排瑶耕作的三种主要类型的土地。这三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模式,直接体现排瑶森林景观与农田景观的管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水源条件,排瑶的林业耕作区与水田经营区域是边界清晰的生态系统,但边界随时间和空间都不断变化,互相影响。

  旱地与梯田是排瑶两种典型的农田景观。清末以来排瑶人口增加,首先伴随着旱地耕作面积的扩展。“在瑶排里,我们看到50度以上的山坡被种下玉蜀黍,种过三年之后,土地的肥力将耗尽了,他们还种上一年或二年的山禾(旱稻)。”排瑶耕作的旱地主要分领地、洞、坑三种。领地是山岭间的小盆地或山坡上所开垦出来的无水源灌溉的耕地,主要用于种植旱粮、油料和其他经济作物。大都依山形走向,面积大小不等。岭地分两种,土质略为肥美的盆地或缓斜地,多种玉米(八月收获,又称八月麦)、黄豆、花生、黄粟等;斜度较大或瘦瘠的旱地多种六月收获的玉米(又叫六月麦)、甘薯、旱稻、芝麻等。一般排瑶除少部分没有土地外,大部分的户口均有领地三数亩至十余亩不等。洞是指山间的河流堆积平原或小盆地,土质层沙土,较肥沃,因河低地高,灌溉不易,多种旱作物,如玉米、黄豆、黄粟、甘薯、芋、花生、桐油树、杉木等。坑是指斜度较大、面积狭小的地块,普通亦种植旱作物,如甘薯、玉米、芝麻、花生、芋。

  旱地耕作收获物是一般排瑶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排瑶每户均有五、六担及数十担的岭地。据民国时期的统计,连南全县可耕土地中,水田15000亩,旱地50000亩,平均每人水田0.6亩,旱地2亩。1954年统计数据中,旱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4.7%,水田占45.3%,但一般的贫困瑶户只有旱地。一般来说,大部分排瑶要靠旱地出产的杂粮来维持生活。“连州、连山、阳山所属民村与瑶山界址毗连,交涉往来……向来瑶人以粟米、膏粱、薯芋、黄豆、棉花等物至民圩交易。”由于肥料的缺乏,排瑶旱地的耕作与管理普遍施行休耕与烧垦。一般旱地种植作物三数年后,土中肥份吸收殆尽便弃耕,任其休闲、生草,休闲时间约三年。开耕前先将地上的杂草割下烧成灰作肥料,杉木砍伐后亦将杂草烧灭,又开垦种植旱作物。耕作制度采用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轮作,一般的习惯是第一年种玉蜀黍,第二年种甘薯、芋,第三年花生、芝麻等作物,轮作至地力不能生长便弃耕。

  排瑶水田经营在清代以前就已存在。李默认为连南地区的瑶族唐宋以来就有水稻的种植,过着耕山畲、种水田的定居生活。对此,康熙《连山县志》记载:“大抵瑶有巢穴,俱下山耕田为食。”因水源较缺乏,康熙《连阳八排风土记》所绘火烧坪、马箭排、油岭排图例中,聚落外都绘有水田,但面积较小。到民国时期,“山地中坡度较缓可以引水的地区,差不多都辟为梯田,火烧排的梯田高度达700公尺左右”。梯田距离村庄较远,一般分布在山腰和山谷间水源丰富的地方,火烧坪“排山左右皆悬崖峭壁,不通人径,有三重石关,关内豁然开朗,地势平衍,下有良田,灌以山泉,岁收饶足”。据李来章描述,与其他排不同的是,清初火烧坪的梯田较多,这是因为火烧排周围水源较丰的缘故,“排坐南向北,两山环抱,禽星锁水口,中有良田,多瓦屋,地势开朗,与别排迥不同”。但总体来说,排瑶中拥有水稻田的人户比例不高,1949年以前,内田坑69户当中,占有水田的只有25户,占总户数的36.23%,无水田的44户,占总户数的63.77%。

  为利用水源,排瑶开垦的水稻田景观表现为依山形等高线修建的梯田,绝大部分梯田位于山谷中,光照不足,加上气候早寒迟暖,绝大多数地区只能耕种一季水稻。田块狭长弯曲且面积小,拥有水田的排瑶,稻田分布极为零散。例如我们在访谈中得知,油岭老排唐罗八婆有稻田2亩,分布在大坡、车陂洞、大东;唐民义妹有稻田1亩,分布在涡水、大陂洞、车陂洞;唐四军罗二公一家13人,共有稻田4亩,分布在河坑、大东;唐民义大不公,家中2口,有稻田9分,分布在车陂洞的梁东、涡水边坑对面的当脚田,其中油岭老排的稻田分布在大陂坪、涡水河、河坑等地;油岭老排唐桥七公,有稻田2亩,分布在车陂洞、利村;油岭老排唐民义三公,有水稻田2亩,涡水1亩,车陂洞1亩。排瑶女性拥有田地的继承权,这也是地权分散的原因之一。

  排瑶对于水田的经营管理极为粗糙。南岗排的稻作技术水平几乎代表了排瑶的最高水平,这里水田全部为梯田,分布于居住地的左右及下面的山岭一带,全部种水稻,仅一茬,四月间播种,五月插莳,九月收获,中耕除草二次。排瑶没有积人粪肥的习惯,稻田肥料是牛粪、各种杂草叶子,用石灰防虫害。根据我们在油岭老排的访谈,老人称1950年代以前的水稻品种是红稻(八月稻、八月红,1958年后断产)、矮稻,水稻收成很不好,人们的主要食物是旱地所产的杂粮。这与民国时期一致,当时“饮食通常以红薯、芋头、麦为主要粮食,大米则不常用”。稻田距离排瑶居民点太远,难以形成较精细的耕作模式,“他们多聚居在险要的山顶上,耕地距离很远,做饭吃饱后约于八九点钟,便到田间工作,直至下午六时回家,约在七、八时才能到达”。“水田离村庄距离远,一般最近的相距8-10里,远的有20里以上的……由于田地分散,距离远,土质差,瑶区农民一般要以多于平原地区农民三分之一或甚至更多的劳动时间。”例如金坑历史上经营水稻的地区只有大龙大队和坭楼大队的坭楼村、坑口大队的瓦角冲等,其他大队没有经营水稻的习惯,只是在1954年才开始由政府向汉区抽出部分水田照顾各队困难户学习耕种,1956年合作化后才全面地集体经营水稻。因此,熟悉水田耕作的人不多,技术尚未完全过关,工效也低。一般稻田距离居民点8-20里,较近的高岭大队相距5-8里,内田的朱高冲、黄六生产队要到大龙河谷耕种水田,一般都在25-30里,因此多数人都把耕作水田看作一种负担。

  鼓励或利用清晰的、适合征用的农业景观政策是国家政权建设必然的要求。清代以来政府层面鼓励水稻田的发展,政府对排瑶的控制主要通过水田来进行。据康熙年间连山知县李来章所言:“每岁至冬月,始输粮,不当差枕。近瑶排民户,田业多有债。”“田”一般指水田,清初开始通过稻田对排瑶征税,但据李来章所言,至少在清初,政府对排瑶征税仍以旱地作物为主。《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当时:“至冬月,始逐门收觅,以黄豆、棉花算补正供。”清代以来政府鼓励排瑶对水田的开垦与经营,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修《连山县志》记载,因排瑶赴远处进行水田耕作,疏于聚落防范,因此耕作水田之时也是征缴排瑶的最佳时机,“大抵瑶有巢穴,俱下山耕田为食,如有作梗,乘其耕种收获两时擒之最易”。以上看来,稻田耕作是对排瑶进行控制的最便捷的手段,这在后期的农业政策中也得到体现。如油岭老排唐考传八斤公称1957年以前普遍只种一季稻,民国时期由国民党给稻种耕种,1958年开始有三季稻,由政府分发稻种。1950年代以来,以粮为纲的政策导致了梯田的大面积扩展。1958年连南新开荒地28521亩,其中大部分是水田。

四、结语

  通过对清代以来粤北排瑶农林景观形成与变迁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清末在汉区市场的驱使下,排瑶这一族群对于森林景观经营与管理的模式有很大改变,同时也发明了人工栽培杉林的生态经营技术,但1950年代以来的林业政策直接导致了森林景观与功能的退化。排瑶的农田景观主要是旱地与梯田,梯田的经营与耕作粗放。森林作为农田景观(主要是梯田)的水源涵养区,直接影响梯田的经营。例如金坑公社,“大掌排树木很多,这对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有很大帮助,故水灾旱灾甚少发生,1952年3月,下了几天大雨,造成山洪暴发,冲坏了200担谷田左右;其他雨天季节,都未造成灾害。1956年大旱,除旱地作物受到些损失外,水稻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害”。1950年代末期以来,“以粮为纲”的政策使梯田面积大大扩展,但是水源利用的问题却得不到很好解决,同时由于周围森林功能的持续破坏,排瑶梯田旱、涝灾害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在连南排瑶梯田进行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时,主要涉及梯田部分的田间工程设计,但这些工程设计很难在当地落实。当地村民多次与国土部门交涉,要求防洪排涝沟渠的建设,我们再依照村民要求更改设计。这种情况正好说明,排瑶传统的林农景观在近百年间被改变的同时,整体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目前先进的农业工程建设也只是对这种改变的应对而已。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18年第2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王庆]嚼杨枝:历史上的洁齿习俗
下一条: ·[梁青]当代日本民间叙事研究的走向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郝佳琦]三国孙夫人投江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温小兴 程锐]红色故事的景观化:路径与逻辑
·[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
·[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王晓葵]从“文物保护”到“遗产化”时代·[王倩倩]边疆生态景观与乡村旅游
·[刘爱华]乡村振兴语境下民俗旅游景观化趋向审视:婺源篁岭的个案研究·[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
·[李敏丹 林敏霞]口头传说和表述类非遗的景观叙事转化·[胡雅丽 杨立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程鹏]景观生产与仪式展演:社区文化营造的典型路径·[刘晓春]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