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报告显示:民族手工艺缺乏设计和创新
  作者:记者 高剑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3 | 点击数:6831
 

 
  本报讯 (记者 高剑秋) 11月24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在京举行了“中国少数民族参与式手工艺调查与需求评估报告会暨手工艺圆桌会议”。该报告通过3年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及手工艺行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陈敬做了报告陈述。陈敬表示,手工艺品的多样性是手工艺产业创新的根源,而原汁原味是手工艺品保持民族特色与进行市场开发的保障。同时,少数民族手工艺要日趋职业化和正规化,而手工艺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应成为衡量手工艺产业潜力的唯一标准。

  在这份报告书中,有关手工艺者的原创性、创造力调查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报告书中描述:项目团队在赴贵州雷山实地走访时,发现当地苗族妇女已经普遍使用复印的刺绣图案。在她们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描述图案的文化内涵,只强调这是苗族特有的传统图案。事实上,在市场上销售的图案中超过三分之二为汉族图案,而非传统苗族图案。传统民族刺绣在设计和创新水平上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困境。

  专家在报告中建议,手工艺保护应与“非遗”保护工程相结合,利用“非遗”体系对老艺人及濒危的手工技艺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手工技艺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归档,用录像、录音、培训、收徒等方式把老艺人掌握的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记录传承下来。报告还建议,在手工艺传承方面,应突破传统家族传承模式,扩大朋友辅导、培训班等新一代手工艺传承的途径。

  参与调查的专家学者还从人才培养、生产环节、打造品牌意识等方面为民族手工艺发展提出了建议。在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从国外对民族手工艺的保护经验、设计师与手工艺人关系等角度展开了讨论。

  2009年至2011年,在“千年发展基金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简称“千年发展项目”)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部门开展了民族手工艺行业和从业人员的调查。调查选取了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的云南省陇川县和贵州省雷山县,以分布其中的6个民族、8个手工艺行业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最终完成了调查报告。

  借助“千年发展项目”,当地有关部门成立了贵州雷山苗族刺绣协会和云南陇川阿昌族制刀协会。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借助“非遗”传承人采取一系列文化发展措施,如认定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帮助制定发展计划、扶持中小手工艺企业等。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年12月2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下一条: ·[吴乔]花腰傣的文化与变迁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