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民间故事史》学术研讨会暨首发仪式在北京召开
  作者:英古阿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29 | 点击数:4894
 

祁连休著:《中国民间故事史》(上、中、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版。

 

  2015年1月27日,《中国民间故事史》学术研讨会暨首发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举行。该书由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专家祁连休先生撰写,2015年1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联等相关领域的41位专家、学者。会议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共同主办。

  祁连休先生原名祁瑞麟,笔名朱尊友、耿之、蜀舟等。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后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之前身)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毕生从事民间故事史研究,成果等身,著有《民间文学词典》《民间故事十家》《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鲁班传说故事集》《历代文学艺术家的传说》《中国民间故事选》(四卷)、《外国民间故事选》(两卷)《外国机智人物故事选》《汉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等几十部作品。

  此次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史》分为上中下三卷。作者为了撰写这部著作,查阅涉及民间故事的古籍文献,梳理和论析古人记录的民间故事文本,花费了十年心血。内容依照时间顺序分为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六编,仔细梳理了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两千多年的中国民间故事发展史。

  祁连休先生力图按照中国民间故事本身的特点来撰写这部民间故事史,以充分展示中国历代民间故事作品为主旨,以展示见诸历代各种古籍文献的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民间故事为主线,提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发展史以及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多姿多彩的面貌,突出其不同于一般笔记小说、通俗小说的民间文学特征。

  《中国民间故事史》这部著作的面世,将散乱地存于历代各种古籍文献中的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故事按时间先后顺序一一鉴别,并整理出来,使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更为清晰化,也为中国民间故事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为我国民间文学学科又增添了一部基础性支柱性的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所提供的文化经验是,建立中国的民间文学学科,要走自己的路,要在广泛地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提升理论,而不能靠搬用和套用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理论。

  刘锡诚、段宝林、潜明滋、陶立璠、仁钦道尔吉、朝戈金、刘跃进、吕微、高丙中、陈泳超、户晓辉、万建中、萧放、安德明、杨利惠、叶涛、巴莫曲布嫫、 施爱东等民间文学研究者对这部呕心沥血之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15-1-2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关于征集2015年度基础类和跨学科类重大项目选题的通知
下一条: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评奖活动的通知
   相关链接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叶冰洁]六朝隋唐“凶宅捉怪”故事的叙事动力
·[杨茜]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故事的诗学研究·[谢亚文]欧美民间故事女性讲述研究谫论
·[谢红萍]流动与型构: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武诗瑶]对话体网络民间故事的存在形态、叙事结构与互动机制
·[王华]叠写与融入:民间故事文本的社区再造研究基于赣剧《柳母传》创作与演出的田野调查·[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
·[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那木加甫]拟人化叙事与多物种的生成性共生
·[毛佳艺]东亚两兄弟型故事比较·[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
·[焦文鑫]从口头到书面:胶东民间文化研究者对王懿荣名人故事的搜集整理研究·[郭丽君]从口耳相传到银幕呈现:民间故事影视化改编的多维审视
·[程冰]观众视角下民间故事的跨媒介讲述及意义再生产·[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