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
——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
  作者:陈连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8 | 点击数:53913
 

  七、端午节的饮食

  端午时节,北方有许多水果成熟,如樱桃、桃子、李子等,南方水果更多。作为应时水果,它们自然成为端午节食物。春天孵出的家禽此时也成熟,可以宰杀了。有些地区有端午吃鸡鸭的习俗。另外,吃鸡蛋、鸭蛋、苋菜、大蒜在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不过,最有代表性的端午食物还是粽子、菖蒲酒、雄黄酒和五毒饼、五毒菜等。

  (一)粽子

  1、粽子的名称与历史演变

  粽子,古书也写成糉子,或者叫角黍。它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时令食品,表示的意思是顺应季节变化和帮助季节的运转。农历五月是北方黍子成熟的季节,用新熟的黍子做粽子(角黍)正好代表着新季节。所以,粽子可能起源于北方。

  不过,目前所见最早记录粽子的文献是晋代江南人周处《风土记》。周处是阳羡人,今属浙江,后来主要在江南地区活动。按照他的说法,端午节前一天把粘米(糯米或黍子)和枣、栗子混合,用菰叶(即茭白叶)包裹,煮熟。名字叫角黍,也叫粽子。周处推测其象征意义是“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就是用包裹起来的粘米和枣、栗子象征阴阳和谐不分。后来北方地区以甜味为主的粽子都属于这种粽子类型。周处还说到粽子的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把很肥的乌龟煮烂,去掉骨头,拌上盐、豆豉、蒜、蓼等调味品,与粘米放在一起,名字叫“俎龟粘米”,也是粽子的一种。后来浙江等南方地区的肉粽子基本属于这种类型。周处根据乌龟的骨在外肉在内是“阴内阳外之形”,正好相当于端午时节阳气极盛在上,阴气初生在下,推测“俎龟”的象征意义是“赞时”——帮助四季的运转。

  古代不光端午节吃粽子,周处说当时夏至节也吃粽子。南北朝时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也是夏至吃粽子。后来仍有一些地区保持着夏至吃粽子的习俗,如唐代的苏州、宋代的安徽池州等。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端午节与夏至节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其节日食物也非常一致。不过,随着端午、夏至两节的合并,到了明清时代基本都统一为端午吃粽子了。

  唐代国力昌盛,粽子不仅是食物,而且成为游戏对象。长安城流行用箭射粽子,射中者可以吃。民众如此,皇宫也如此。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岁时广记》中也有唐德宗用角黍赏赐大臣的记录。

  唐、宋时代端午节的粽子品种极多,其名不一。有九子粽、百索粽、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杨梅粽、巧粽等等。而宋代人不仅吃粽子,还用粽子作祭品来祭天。

  明清时代至今,全国各地基本都保持着这一习俗,以至于端午节得名“粽子节”。因为目前端午吃粽子仍然流行全国,基本上家喻户晓,所以,这里只简单介绍南北粽子的差异。北方地区的粽子基本都是甜味的,用料是糯米,或者糯米加豆沙,或者红枣。外包棕竹叶,或芦苇叶,用叶条或五色线捆扎。蒸煮之后,蘸白糖食用。江南地区既有白粽子和豆沙馅的甜粽子,也有肉馅的咸粽子。浙江嘉兴、广东广州均如此。而且,北方只在端午食用粽子。而广州则是四季都吃。

  2、吃粽子的传说

  当吃粽子成为习俗固定下来的时候,人们创造了各种传说故事来说明它的起源和意义。其中主要是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臣,忠君爱国,但是却遭楚王流放,最终自沉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一直纪念屈原,按照晋人王嘉《拾遗记》的说法,屈原死后,楚人把他崇拜为“水仙”,水中的仙人,建立祠庙祭祀他。

  其实,最早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的传说是东汉应劭《风俗通》,他说端午缠五采丝的习俗是因为屈原。令人遗憾的是,应劭没有记录详细的故事情节。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第一次记录了完整的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午日投汨罗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刘秀年号)中,长沙欧回(或作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云三闾大夫(屈原的官职名),谓欧回曰:‘君尝见祭,甚善。但当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色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作粽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这个传说谈到当时包粽子的习俗是在竹筒中装上米,外边缠五色丝和楝树叶。楝树叶有浓烈气味,古人用以辟邪。这种粽子,唐代还有流传,叫做“新筒裹練(楝)”。吴均解释这种粽子的起源是屈原显灵给欧回,说过去人们献祭给他的竹筒粽子外边没有五色丝和楝树叶,都被蛟龙偷走了。请以后献祭的时候缠上五色丝和楝树叶。欧回遵照屈原的指示做了,于是形成了后来包粽子的习俗。

  这个传说解释了当时包粽子习俗的起源和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不太流行的传说,即刘敬叔《异苑》所说:粽子是屈原的姐姐女媭发明的。可见南北朝时代,关于粽子起源的传说都归结到屈原身上。其中,吴均记录的传说后来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情节一直流传到今天,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

  这个来自艺术虚构的传说,为什么能够得到全民认同?那是因为传说的情节充分巧妙地解释了包粽子的习俗,起到了美化生活的作用。

  首先,屈原是一个伟大历史人物,把端午粽子归结为纪念屈原,就为这个普通的节日食品增添了神圣色彩,传达了人民的道德观念。

  其次,当包粽子的习俗逐渐变化,取消了竹筒和楝叶,改用棕竹叶、芦苇叶包裹,外缠五色线以后,相关传说就不提竹筒、楝叶了。现代传说都是说:粽子原来不包叶子,没有五色线,被水族抢吃。

  另外,传说的情节为了保持合理性,还适应人们的信仰变化。南北朝时代,宗教信仰比较盛行,所以,吴均说屈原大白天显灵给欧回。可是,随着宗教观念的淡化,后人无法相信白日见鬼这样的事情。后来的传说一般都是讲屈原“托梦”给祭祀他的人,让他们包粽子。这是民间传说适应社会发展而发生的改变。因此,这些传说是不同时代社会民俗生活的真实反映,并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它们的情节虽然不是历史上的事实,但是情节之中包含着当时生活的事实。同时,传说情节巧妙,具有艺术吸引力。它们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自从这个传说出现以后,原本以辟邪保健为唯一目的的端午节习俗开始出现纪念古代圣贤的因素。端午节原本只是体现人与自然节律之间的关系,但从此以后,也开始体现出人与人的关系,渗透了社会道德思想。这是端午节习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3-22 16: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连山]端午辟邪的涵义
下一条: ·[孙正国]互动演化:当代端午民俗的文化思考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