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清华]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
————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
  作者:王清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5-07 | 点击数:14190
 
1、社会进程的周期性失衡
在哈尼族的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其初期,即从“逐水草迁移”到农耕定居阶段,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平稳的也是正常的,《聪坡坡》中发明畜牧、农业、历法等的记述就是例证;汉文史籍《尚书·禹贡》、《山海经》所载之大渡河流域农业景观,则更能说明问题。但是,哈尼族自从丧失了农耕定居的原居住地后,再也没有得到可供长期稳定发展的基地。这失去发展根据地的人群与社会具有一种无根的性质,就是说整个社会发展所赖以立足的安定环境、生产积累等社会经济基础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哈尼族一再顽强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在《聪坡坡》里我们看到,他们每到一地都试图站稳脚跟,建立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但是这样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可当获得短暂的居留、安定的环境,哈尼族的社会就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出现这样的盛况,“哈尼的寨子一个个增多/象灿烂群星闪烁在天边/最大最亮的水明星有一颗/诺合大寨又平又宽/诺合紧靠南罗山脚/它的财富滚滚不断/赶街的哈尼挤挤搡搡/背上的背箩鼓圆肚子/头人们来到诺合议事/忙出忙进象蜜蜂打转。”
这样的盛况在哈尼族所经历逗留的所有居住地都反复出现。且每次因丧失居住地而迁徙,人口就大量死亡,生产力大量破坏,社会发展进程便告中断。这种严重的具毁灭性的大破坏,在每一次背井离乡的迁徙中必定出现。周期性的大破坏,无情地摧毁着哈尼族每一次积累、恢复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受到极大挫折,甚而出现停滞。
据对哈尼族父子连名制谱系的研究,“哈尼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可能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11)到了唐代,哈尼族社会才出现“鬼主”制度(12)。鬼主制度“是一种部落首领与宗教祭师二位一体的氏族部落制。每一氏族有小鬼主,部落则有大鬼主。”(13)但是,直到本世纪50年代前,这种制度竟然还在西双版纳哈尼族社会中保持着。西双版纳哈尼族的“龙巴头”制度实质上就是鬼主制度。据调查,龙巴头每个家族有一个,是为小龙巴头,九个小龙巴头可产生一个大龙巴头。龙巴头初为选举产生,后变为世袭。龙巴头既管理村寨事务,又主持宗教活动,是集政教于一身的人物。(14)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间的绵长、鬼主制度和氏族部落社会的长期存在,可以看出哈尼族经济基础在周期性的失衡状态中,社会发展的进程异常缓慢。
2、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适应性
长期的迁徙,使哈尼族得以接触众多的民族。在《聪坡坡》里,出现过众多的民族族名,其中不少族名和地名一样是用古哈尼语记述的,因而很难弄清究竟属于今天的哪些民族及其先民,但也有明确的与今天一致的族名,如:“矮山的汉族来了三伙/河坝的傣族来了三帮。”
在与众多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哈尼族文化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在哈尼族文化中,有大量的汉文化因素。例如,如今聚居于哀牢山区的不少哈尼族就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南京、江西等地,这种族源的认同,实际上是与汉族交往的结果;而在节日方面,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节,但由于吸收了汉文化,正月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是他们的重要节日了。在哀牢山区,有很多哈尼族民间故事实际上是汉族故事的翻版,有很多歌曲调子来源于汉文化。傣族与哈尼族是两个民族渊源、种族语言不大相同的民族,但在接触交往中:“阿撮(傣族)教哈尼破竹编篾/哈尼换上漂亮的竹筐/阿撮教给哈尼织帽子/笋壳帽轻巧又凉爽。”如今,哈尼族的干栏式楼房建筑,饮食上的“剁生”(一种生吃畜禽鱼肉的方法)就是吸收了傣族建筑和饮食文化的结果。甚至,载种糯谷和糯食习俗据说也源于傣族的稻作文化。哈尼族文化有着较多的彝族文化特征。过去有人因此认为哈尼族就是彝族。其实,哈尼族与彝族同源于古代羌人,文化上自古就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频繁的交往中,两个民族的文化相互吸收而更加贴近。如今,他们几乎有着共同的节日,极为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互通婚姻、互学语言。因此哀牢山哈尼族中有这样的俗语“盐巴辣子一起拌,哈尼族彝族一娘生,”可见其文化相互吸收和交融的程度。
总之,在长时期的迁徙过程中,哈尼族不但传播了自己的文化,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各民族文化。
文化的吸收和交融,使哈尼族文化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这种文化的适应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平坝农业向山地农业的移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下一条: ·[黄鈜]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相关链接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