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和少英]浅论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之交汇
  作者:和少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23 | 点击数:14176
 
由于这两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不少相似的习俗,甚至在日常语汇中也出现了一些相互借用的现象。在东巴经书及纳西语中有许多藏语借词,这一点在前面已提及;下面将略举数例,说明这一带地区藏语中亦有不少纳西语借词:“序刻”:(xu(55,)k (35,))─意指豺狼;“索你”:(suo(33,)ni(35,))一意为明天;“本虽”:(ben(33,)sui(33,))一指“伙头”或村官,系木氏土司统治中甸等藏区时设置的基层组织头目;“巴喇”(ba(33,)la(31,))一指衣服或外衣;“班涛”(ban(33,)tao(13,))一意为甜面饼;“单嘟”(ban55d (53,))一意为青蚕豆。事实上,类似的语言互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加之藏语和纳西语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以至难以分清究竟哪些词原系藏语,哪些词原属纳西语了。这一带的藏族会讲纳西话,唱纳西调和跳纳西舞的情况十分普遍,纳西族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能跳热巴舞及唱藏歌的也是大有人在!
总之,仅从上述一些民俗事象的粗略观察中,便可看出藏纳两族在民俗方面已到难分彼此的地步。这种交汇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对促进两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极作用。
在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究竟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因素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这是当前国际人类学界所关济并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话题。从我们对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交汇的情况的初步考察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注释:
①据1990年人口普查,纳西族为28万人,加上近3年来的增长数,现已超过30万人。
②参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67-269页。
③陈宗祥:《普米族源流新探》,载《民族学与现代化》1987年第1期。
④据《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载:此铁桥建于公元680年,毁于794年。
⑤详见《旧唐书·吐蕃传》。
⑥引自《丽江木氏宦谱》(甲)“牟西牟磋”条。载《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81页。
⑦见《元一统志》。
⑧王辅仁:《西藏密宗史略》,台湾佛教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
⑨载《中甸县志资料》第三辑。
⑩倪蜕:《滇支历年传》。
(11)王晓松:《浅谈(姜岭大战之部)的“姜”》,载《迪庆方志》1991年第2、3期合刊。
(12)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载《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
(13)余庆远纂:《维西见闻录》。
(14)敦大烈等:《纳西族史》(油印送审稿),第613页。
(15)据格勒先生调查及笔者在迪庆等藏区调查札记。
(16)引自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李茂春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17)参见《土官派源流》德格版,第164-165页。
(18)王辅仁:《西藏密宗史略》,台湾佛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19)参见和志武:《纳西东巴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0)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9年第1期。
(21)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8年第1期。
(22)王晓松:《浅谈〈姜岭大战之部〉的“姜”》,载《迪庆方志》1991年第2、3期合刊。
(23)根据王辅仁先生分类,噶举派(白教)可分为塔布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系;塔布噶举又可分为噶玛噶举、拔戎噶举、蔡巴噶举以及帕竹噶举四支系;而噶玛噶举还可分为黑帽系、红帽系以及其它的小支系。
(24)冯智:《明至清初滇藏政教关系管窥》,载《中甸县志通讯》,1990年第3期。
(25)王尧:《藏文大藏经丽江——理塘版甘珠尔经述略》,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6)余庆远纂:《维西见闻录》。
(27)张波:《关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问题》,载《中甸县成通讯》1988年第3期。
(28)参阅清光绪《新修中甸志书稿本·仙释志》等,载《中甸县志资料汇编》(2)第91-92页。
(29)段绶滋撰:民国《中甸县志》,载《中甸县志资料汇编》(3)第204页。
(30)有关此诗碑题诗及照片,参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封二拙照与说明。
(31)据笔者调查,白地有多处寺庙遗址,而东巴教是无寺的,因此它们只可能是藏传佛教寺庙。
(32)参见杨正文搜集的“阿明世系”,载《纳西东巴圣地民间文学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戈阿干亦搜集了几份“阿明世系”,可参阅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其源流考》,载《边疆文化论丛》1988年第1期。笔者手头亦有数份。
(33)此册东巴经年代系李霖灿先生考定。详风李霖灿:《麽些研究文集》,台湾故宫博物院1984年版,第147-149页。
(34)关于纳西族的“素”神究竟何指,目前沿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指家神,有的称生命神。据笔者调查,这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神灵,其涵义要远比家神或生命神丰富。
(35)杨德 :《云南藏族舞蹈》,载《舞蹈论丛》1984年第2、3期。
(36)关于纳西族的“气”观念,可参阅即贵、耕勤:《纳西丧葬习俗》,载《丽江文史资料》第8辑。
(37)关于中甸纳西族的葬俗,详见拙文:《中甸白地纳西族的丧葬礼仪》,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本文原载《民族研究》1995年01期,第27-3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高自厚]论裕固族源流的两大支系
下一条: ·[罗显仁]从彝族文献典籍看水西大方彝族历史
   相关链接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寻访“文化小山村”的纳西族歌者·[杨杰宏]东巴史诗的音乐程式刍析
·[杜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纳西·日月之境:祭天法祖的信仰生活
·[杨杰宏]纳西族口头传统特征刍论·纳西族东巴经典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成果发布
·“发现云南九十年”名家讲堂开讲·探寻人类文字“活化石”东巴文(图)
·[祝勇]西方东巴文化研究鼻祖洛克:中国形象自他扭转?·[李敏]我国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概述
·[杨杰宏]“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视野下的纳西族民俗研究·[斋藤达次郎]纳西族东巴教神话与蒙古叙事诗
·[陈烈]英雄史诗《黑白战争》主题思想的形成·纳西族“东巴纸”被炒作 真正的传承人被边缘化
·[葛芸生]我读《神路图》·从李庄到丽江:一个学者的东巴寻呤
·[杨杰宏]论纳西族东巴教的性质与地位·[英古阿格]一个纳西族老村长的口述实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