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郑传寅]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作者:郑传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8 | 点击数:18078
 

  节日民俗环境对戏曲文化传播的影响首先在于——帮助戏曲大批量地集结观众。

  节日,特别是大众节日通常是固定在某一日期上的,千百年来形成的节日风俗习惯,构成一种特殊的民俗环境,能使千差万别的个体在同一时间内作出大致相同的行为选择。譬如,正月初一出门拜年,三月清明祭祖扫墓,中秋之夜举杯邀月,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围炉守岁。节日民俗环境所独有的无形而又巨大的力量,对于需要众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内走近戏台的演剧活动是大为有利的。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就是说,即使贫困如乞丐,每逢佳节亦不宜忙于生计,而应休息和娱乐。节日禁忌又从信仰方位,对每逢重大节日必须休息和娱乐的心理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节日禁忌客观上对节日期间的生产活动、家务劳动作了有效的限制。譬如,我国许多地方有春节忌讳煮生食物的禁忌,年前即把节日期间要吃的食物全部煮熟,食时加热即可,取“熟顺生逆”之意。古人以为年节煮生,一年百事不顺。《燕京岁时记》载,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忌以生米煮饭。我国南方有年前煮好一大箩筐米饭(俗称年饭)的习俗。北方农村年前蒸好大量馒头,许多家庭一直到元宵节才能把它吃完。正月十五以前又忌动土、忌动刀剪,有的地方还忌扫地、忌担水。总之,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都被限制了。不少乡村又有新年“出地方”的习俗,意为逢年过节不应呆在家里,而应该离开平时经常活动的天地,到离家不远但又较少去的地方(如寺庙、集镇)走一走,看一看,否则就不吉利。这样一来,节日出门“观戏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了。节日民俗环境的“囿人”之力能使“举国之人辗转沈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但又不给人以被拘限的痛苦。相反,它还能给人以乐趣,使人心甘情愿地被其所“囿”。因为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事,可以求得同周围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习惯成自然的方式,是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的行为,因而是令人愉快的。另一方面,通过“入乡随俗”的方式去“复活”健康而古老的习俗,是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性格的认同、确证,足以唤起崇高的民族感情和深邃悠远的美好情思,足以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满足。因此,为节日民俗环境所“囿”,一般没有痛感而多有快感。

  在我国,特别是在“炊烟四五点,山民三两家”的乡村,要想靠行政手段去“组织”大批观众,其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即使这种办法可行,恐怕也无法使人们和戏曲结缘。戏曲欣赏需要愉愉快快地去,随随便便地看,高高兴兴地回来。如果实行强制,赏心乐事也就变成了苦差。节日民俗环境足以“囿人”而又不给人带来痛苦的特点,对戏曲观众的大批量集结非常有利。它帮助戏曲观众克服了生计所累和居住分散的巨大困难。旧时戏曲演出所出现的老少咸集、万人空巷的盛况,与节日民俗环境的“囿人”之力实未可分。

  节日民俗环境对戏曲文化传播的影响其次在于——增强戏曲对观众的吸附力。

  节日民俗活动构成了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某项活动或某种事物一旦成为节日民俗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人的吸附力必然会大大增强。以饮食文化的传播为例,月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能算是上好的点心,唐以前,它只是一种带馅的圆形饼食,北宋时加进酥与饴,已成为一种甜饼食。苏东坡有诗咏月饼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留别廉守》)[10]尽管如此,它仍不是特别令人喜爱的食品。直到今天,我们也并不觉得花样翻新的月饼有多么好吃。可是,我国古代许多好的点心早被历史遗忘,而这种带馅的饼食却越做越精,久盛不衰。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时月饼已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开炉饼”等十多个品种,现在月饼的花样就更多了。究其原因,显然不单单在于月饼自身的品质。依托于节日,是月饼能够盛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每届此节,千家万户都以月饼应节。这一天假如缺少月饼,即使用的点心比月饼要好得多,其节日之乐也定然锐减。汤圆、粽子、年糕等食品的传播也是如此。同理,演剧活动一旦成为节日民俗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戏剧对观众的吸附力就会大大增强。这从戏曲人物画的传播中可见一斑。我国农村春节有贴门神和以绘有人物的画纸装饰居室的习俗。唐以前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作门神。唐玄宗以后(据传是因为玄宗梦钟馗捉鬼而食),以钟馗为门神。宋代末年开始以唐代名将秦叔宝(琼)和尉迟敬德(恭)作门神。明清以来,由于戏曲的广泛传播,许多戏曲人物被刻印出来作为门神。元宵节要糊扎灯笼,戏曲人物又被画在各式各样的灯笼上而广为传播。戏曲人物之所以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一个主要原因是节日民俗环境使然。戏曲在一个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十分困难的农业大国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而长久的传播,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与戏曲演出活动成为许多节日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节日民俗环境对戏曲吸附力的强化,有很大关系。正因为戏曲演出活动依托于节日,节日“观戏场”成为节日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尽管封建统治阶级屡加摧残,但戏曲却紧紧伴随众多的节日,活跃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相反,戏曲一旦同节日民俗相剥离,或者节日民俗一旦淡化,戏曲对观众的吸附力就会大为减弱,戏曲文化的传播必然发生障碍。脱离传统节日而依靠行政力量举办戏剧艺术节,即使是在今天,其效果也不会是特别理想的。由此可见,一种艺术的盛衰,不单是艺术自身的原因所能完全解释;同理,一种艺术的振兴,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 节日民俗与戏曲文化形态

  节日作为连接戏曲创作和消费的传播媒介,绝不只是被动的“运载”工具,它不仅增强了戏曲对观众的吸附力,强化了戏曲文化的辐射力,同时,对戏曲文化形态的生成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戏曲对喜剧美的迷恋

  自近代以来,关于我国古典戏曲中有没有悲剧,一直聚讼纷纭。有些学者下过“中国无悲剧”的断语。这一结论未必全然符合我国戏剧史的实际。王国维就曾说过,“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第十五册《宋元戏曲考》)[11](P.74)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古典戏曲剧目中喜剧、正剧多而悲剧少。勉强可以算作悲剧的“民族悲剧”(这里不含贬意,我并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就是“耻辱”。我国的戏曲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戏剧样式,这恰恰是值得自豪的),与大悲大恸,以惨烈引发恐惧的西方悲剧迥然有别。我国戏曲中的“悲剧”性作品,绝大多数是亦悲亦喜,悲喜中节的,其结构与从顺境转入逆境的西方悲剧不太相同。戏曲中的绝大多数剧目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洋溢着“乐天之精神”(第五册《红楼梦评论》)[11](P.49~51)的喜剧和正剧。这一特色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它与国人的思维方式、循环发展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中和之美的审美崇尚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此外,这一特色的形成,与戏曲演出多在佳辰令节、喜庆宴集之时,亦不无关联。

  我国古代一些地区虽有丧葬演剧之俗,但丧葬只是诸多个人节日中的一个,丧葬演戏远不如喜庆演戏为多,而且丧葬时所演的戏并不一定就是悲剧,大多是超度亡灵的“佛戏”。老人的正常死亡被视为“喜事”,此时所演的剧目有的也带有喜庆色彩。除此之外的许多节日特别是大众节日无不充溢着喜庆气氛。这些以喜庆为突出特点的节日制约着戏曲艺术生产,对戏曲艺术提出了趋吉避凶、增寿添福的喜乐要求,最终铸成了戏曲喜多于悲的特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5-7-8 21:47

上一条: ·[瞿学忠]仇池山巅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下一条: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重阳节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彭佳琪 王晓涛]再造竹编村:从竹器制作者到竹编传播家·[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刘天旭]浅论影视与民俗文化传播·[李牧]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王卫华 孙佳丰]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代传承 ·[谢灵睿]元杂剧中的岁时节日民俗
·[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叶舒宪]文化传播: 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王晓涛 朱吏]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当下问题研究·[刘启振 王思明]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
·[穆昭阳]“指阅”时代的非遗文化传播·[舒燕]语境化与民间传说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张多]“我就是圣诞老人”:美国俄勒冈州的圣诞节与民众生活
·[舒燕]非遗视野下北京传说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王宇栋]民间传说与文化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