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岭南大讲坛]叶春生:广州春节习俗与广府文化
  作者:岭南大讲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0 | 点击数:20484
 

第三个我要说的,广府民俗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

  广府民系人口众多,幅员广大,整个珠江三角洲并西江、北江、东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乃至广西的钦州、梧州、南宁等地区,多是操粤方言的,其人口占广东人群结构的70%以上。下面我也是列了三点。

  第一,历史传承地位。广府民俗根在中原,它是在大量吸收中原民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甚至是中原文化的直接再现,比如说吃饺子,还有人群结构,大部分是从珠玑巷过来的,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假的,我姓叶,我发现珠玑巷有三家叶氏宗祠,我问哪一家是真的,随便找一个屋子挂一个牌,希望你捐一点钱,所以要考究一下,看哪一个是真的。很多风俗跟中原是相同的,然而由于地缘、人群结构的关系,加上语言、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广府民俗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形态。它善于吸收外来民俗的影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表现出企图超越传统的导向。

  过去广东人务实不讲究穿,穿的很随便,过去人们说广东人是“顾食不顾穿”,现在变成了“要靚不要命”,不断引进千姿百态的时装,应该说广东的时装在全国也是有引领地位的。广东人选择比较多,而且追随时尚的心态跟内地人有一些不同,比如说刚刚改革开放时,喇叭裤穿进来,广东人也有穿的,但是过几个月没有人穿了,我到北方看,喇叭裤正在北方流行,并且在那里流行的时间比较长。半导体收音机刚刚传进来,广州也有,后来很快也就过了,到内地一看,很多人为了显示他的富有,拿着一个双声道的收音机,在街上晃来晃去。前几年报道温州是全国最富的城市,富的流油,我是93年去温州的时候,温州姑娘戴着很大的金牌在路上走,都是真的,要追一个女孩子,要送一个真金的金牌,显示一下,挂着。但是广东人不这样,即使有,也不会挂在外面,挂在衣服里面。这是不一样的。八大菜系粤菜是后起的,但是博取中西饮食之所长之后,今天的粤菜是比较闻名的,潮州菜也是比较闻名的。到北京去千万不要吃白斩鸡,酱油是不咸不甜的,我去北京他们请我吃白斩鸡,说你们不是喜欢吃白斩鸡吗,我说我们广东人吃的跟你们不一样,是要吃那些没有结过婚的小母鸡。这些方面都是有自己的特点,还有广东地区四大名镇、四大名园,广东政治、经济的优势,还有便利的交通,向外辐射,波及整个岭南地区。

  第二,交融辐射地位。广府文化处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民俗也不例外,民俗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不是对等的、兼收并蓄的,因此辐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岭南画派、摄影、音乐等等,对岭南地区都是有很重大的影响。西方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方面的许多风俗,经过广府地区传入内地,如饮食方面,广州是最先开设西餐厅、咖啡馆,引进西式美点的商业城市,什么荷兰水(汽水)、冰淇淋等一概引入,在娱乐方面,歌舞厅、夜总会次递而来。衣着方面,西装、领呔、燕尾服、荷兰帽,“是的棍”(手杖),也逐渐推开。还有比如说“打波”(打球)、“士多”(商店)。我孙女的网络语言比我多的多,今年小学毕业,11岁了,很多网络语言都是她给我翻译,还有打电脑,也是她给我打。

  第三是表率典范地位。由于广府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文素质较高,广州又为历代郡治、州治、省会所在,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是吸收中原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第一站,又是向岭南各地辐射的源发点,广府地区的器物、艺文以及风俗习尚,均为整个岭南地区所效仿和追求。许多地方都以“广州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为自豪,广府民俗成为岭南民俗的表率和典范。如中山的小榄、封开的江口,甚至广西的梧州、云南的河口,都以“小广州”自称。广州“饮早茶”的风俗,早已普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由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始创的中山装,也早已成为我们的“国服”。广州的年晚花市,中山小榄、佛山、江门、湛江、梧州都有举办,还有广州人的运吉风范。还有上门的话,不要空手而来,因为广东话“空”同“凶”,不太吉利。关公的刀不应该竖着拿,而应该是拖着,而且放关公的地方不要面向东,这是一个忌讳来的,向东就打败仗了。这些东西不管好坏,只要广州人一做,那么在全省各地就会很快推开,可见它在岭南的民俗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春喜庆民俗的内容,虽然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变化,但其深沉的内涵没有变,祈年、庆丰、祝颂、娱乐,不少事象传承千年,历久弥新。拜年风俗年年不同,年晚花街趋时变奏,龙狮技艺日益高超,年宵食品花样翻新,但都不离一根红线,在欢乐祥和中透出一种礼仪仁爱的光芒,这就是传统的根脉,必须守住,让其生生不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最多姿多彩的、多元一体的民间节目——中国年。每逢春节,都有几千万人从各地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这种年的情结,是亲情、乡情、民族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隆重的节日。现在我们国家也是准备把春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相关工作的办公室。就象韩国申请端午祭准备了三十年,有大量的资料,我想我们要做这项工作的话,也是需要做大量的准备。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南都讲坛 2008-04-18 11:16:4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师大讲座]真锅昌弘:日本中世纪歌谣中的都市和农村
下一条: ·[GSCAA学术讲坛]中村富十郎:日本歌舞伎《劝进帐》
   相关链接
·讣告:叶春生教授逝世·[施爱东]叶春生:民俗学是用脚走出来的学问
·叶春生:《进出蛮荒五十年》·[叶春生]民俗主义视角下春节习俗的“真”与“伪”
·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再度呼吁:别把“七夕”过成“情人节”·叶春生:春节如何超越圣诞
·叶春生:《叶春生民俗学论集》·叶春生 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上、中、下)
·[叶春生]广东禾楼舞:巫文化与傩文化结合·叶春生:春节──传统与现代
·[叶春生]民俗学视觉的斯诺命题·[叶春生]崇敬仪式的演绎与张扬
·“叶春生教授民俗学研究五十年座谈会”在珠海举行·[叶春生]日本的“妖怪学”
·[叶春生]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叶春生]龙母传说与民间传统的关系
·[叶春生]浅论雷歌的文化意蕴·[叶春生]打造多元的中国年
·[叶春生]端午节庆的国际语境·[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 使其永保于民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