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作者:张丽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5-06 | 点击数:14068
 

四、疫情对公共民俗实践的干扰和带来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广泛地影响了公共民俗项目和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工作。疫情给公共民俗机构以及他们的合作者带了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就像印第安纳传统艺术的乔恩•凯所说的:“新冠疫情下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本身的了解,对于公众在疫情之下对于公共民俗相关活动的态度不确定,我们的个人生活和工作计划也似乎充满了变数,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什么时候能恢复常态。”因为公共民俗面对公众的性质,规划性和确定性非常重要,很多公共文化活动都需要提前好几个月甚至提前几年开始准备和筹划。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习惯于提早规划项目和活动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家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这要求他们打破原来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具备更大的灵活性。

  疫情下联邦民俗机构和印第安纳传统艺术、密苏里传统艺术项目等各州属公共民俗机构的项目和活动,包括学徒计划、国家薪传奖庆典和巡展等,都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已经制度化的项目是州民俗项目的常规实践活动,项目的时间安排都是大体固定的。公共民俗学家一般按往年的时间表和节奏来做准备工作、推进计划以及进行人员和机构之间的组织协调。因此,新冠疫情以及3月中旬宣布的“居家令”让很多公共民俗学家措手不及。乔恩•凯描述了新冠疫情如何打断和扰乱了他们计划好的活动和安排:

  “我们有一些工作需要我们走出去进行面对面的研究。我们本来计划好了采访艺人的田野工作,但因为疫情我们取消了这个计划,既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同时作为公共服务人员,我们也不想给其他人带去风险。所以田野作业被打断了……还有我们的薪传奖和学徒计划庆典也是计划好的,我们打印了邀请函,确定了日期,也安排好了出席讲话的人,并且制作了奖杯,大家都做好了准备。庆典活动的日期本来安排在学校因为疫情关门后的第二个星期。活动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但我们最终没能举办这次活动,我们不得不取消计划。我们已经印出来的邀请函发出去了,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迅速给大家发信,我们自己的办公室也很快将关闭。我们发信告诉大家活动被取消了。我跟艺人们说我们将会重新组织这次活动,在秋季的时候再办。现在我再来看这个情况,我甚至都不确定我们是否能在秋季举办这个活动,我觉得我们秋季没法举办。”

  公共民俗学家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鼓励社区和其他机构的参与,并积极参与到社区其他活动中以扩大影响和更有效地连接社区。很多公共民俗实践并不是独立项目或活动,而是与艺人、社区或其他机构的合作项目,或者是其他活动的一部分。这使公共民俗活动受益,但也使其受制于其他机构和活动的安排。比如,印第安纳传统艺术每年会在印第安纳州集市布展,邀请艺人做展演并制作纪录片影像。今年的印第安纳州集市被取消了,印第安纳传统艺术与州集市相关的活动也被迫取消。乔恩•凯说这是这二十年来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他认为疫情迫使公共民俗学家做出改变:“人们可以私下聚会,但作为民俗学家来说,现在我不觉得我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庆祝我们的遗产或看展演。这使得我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在面对疫情带来的干扰和不确定性时,公共民俗学家要从被干扰的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思考如何“开发新的系统、能力和(迎接)新的挑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下一条: ·[陈勤建]非文学的民间文学
   相关链接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熊威]物的流动、消费变迁与生活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武汉农村香烟消费为例·[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刘春艳]疫情下的田野调查:对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再反思·[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喻颖 李佳]刺绣工艺在新冠肺炎疫情宣传与叙事应用·[讲座综述]美国公共民俗学两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