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黄永林 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
  作者:黄永林 余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2-20 | 点击数:8781
 

四、基于全息化和虚拟技术,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官体验

  “全息”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的“holos”,意义为“全部的信息”。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柏提出全息成像理论,全息技术由此备受关注。在大数据时代,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播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使得人类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全息化”,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全息技术支撑下全息媒体融合视频与文本、游戏与学习、触摸手控、H5富文本等,力求从技术上使内容呈现形式愈加多元、更为立体,用户体验更加丰富。媒体智能化技术发展促使受众体验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过去的文字阅读体验,到现在追求“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信息的感知性需求增加,对信息消费体验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的全息手机就是采用计算全息显示技术的一种创新型手持终端,配合空中交互功能,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浮在屏幕上的全息效果,是视觉和触觉上全新的体验。

  首先,利用信息全息化传播技术集成文化遗产,将受众带入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全息环境。

  全息传播的本质就是智能媒体技术的运用,智能媒体通过全息拍摄、数字摄影、动作捕捉、立体扫描、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高保真地还原全息原貌,不仅能对传承人个人技艺和经验实行真实有效的保存,而且也能实现对整个创作过程与环境的保真,将受众带入到一个原汁原味的全息环境。全息视听技术要整合和处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海量信息,制造光效、音效、水幕、烟幕、场景移动、全效剧场等极为复杂的效果,就必须用光影、环幕、巨幕、全息声、无人机、无人艇、虚拟音乐、全景移动装备、沉浸式空间等多类型的设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摄录设备同时制作和传递。传统的人工设计和人工操控根本无法处理这样复杂的信息,唯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技术的强大支持下才能实现。当人类建立起一个数字化手段复原、再造文化遗产的视听形态时,就形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延伸、叠加、变化和进入的符号化非物质世界,从而可以用诉诸理性和经验的知觉,更加深刻地影响大部分人。比如世博会信息通信馆的“五合一沉浸式梦幻剧场”,通过观众正前方一块21米高、11米宽的弧形超大荧幕、头顶上32块“神奇屏幕”,配合下雪、座椅震动、涡流效应等特技效果,再加上气势恢宏的音响,诉诸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包括了多立体互动体验,为更加丰富的主题叙事创造了条件。这些炫酷的科技都是利用英特尔积累的技术,与文化艺术进行深度融合所创造的最新成果。信息全息化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格局,形成一种全景包裹的视听氛围,让观众也成为剧场和演出的一部分。

  其次,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追求“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中国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指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从技术特征角度,按照不同处理阶段,可以分为获取与建模技术、分析与利用技术、交换与分发技术、展示与交互技术以及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将呈现虚拟现实系统智能化、虚实环境对象无缝融合、自然交互全方位与舒适化的发展趋势。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多媒体、全媒体、智媒体、超媒体的交互,现实与虚拟场景的叠加,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感知和认知体验,它能引发受众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将这些智能媒体技术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将有效提高互动的质量和效率,这不仅为公众带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新的交流体验,也会增进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其三,虚拟展厅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可以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宣传和布展方面提高了用户互动性,也激发了用户的兴趣。不同于传统的静态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将民间文艺和工艺等信息传播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管理,再以活态的方式进行呈现。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在虚拟的空间中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和文化意象空间,将带给受众最直接的感知和体验。由英国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及剑桥大学“康河计划”联合主持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是全球首个中英双语的昆曲数字博物馆。该项目十分重视昆曲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汇集了中国江苏“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英国剑桥大学所保存的昆曲藏品,呈现了大量珍贵影像与文献资料,还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眼镜实现在剧场、戏台、园林等多重实景360度观赏昆曲的效果。为了让年轻一代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昆曲之美,项目还邀请了服装、珠宝、绘本和图书装帧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推动了海内外人文交流,吸引了广泛关注。

  移动互联时代实现了场景的重组,5G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不断叠加,使人类进入到“时空的穿越”和“虚拟的世界”,用户的体验将更加真实,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马知遥 刘智英 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下一条: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