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
——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博士专访
  作者:[美]墨磊宁(ThomasS.Mullaney)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1 | 点击数:8795
 

  舒瑜:您有没有考虑过,中国的民族识别和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分类有什么不同?

  墨磊宁:我个人认为,在19世纪,美国民族学部做这个分类的时候是非常不科学的。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这个情况我不太清楚。他们应该是按照语言和当时比较流行的体质的方法进行分类的。你们需要知道,对我而言,当涉及到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没有爱国主义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在生活中,我肯定有爱国主义的感情,但是,在做研究的时候,就一点没有。当涉及到权力如何运作,即权力和知识的关系的时候,我认为,实际状况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一方面,不能凭空制造一个民族;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分类。

  有些人归根结底是不注意分类的,他们认为分类就好像是一扇窗户,可以直接看到外面。分类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有这样一个过程,当你制造了一个分类之后,就能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像这个分类,这是肯定存在的过程。比如,为什么每一个电影都是2个小时?为什么没有8个小时的?12个小时的?就是因为和市场有关系,和经济有关系。这是一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一个导演,你不需要劝他做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他己经知道他要做的就是这样。最初的原因和经济有关系,但是,现在大家己经忘掉了原来的关系。这就是你从内心里做的事,即让世界与分类完全一致。这个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当聚合过程发生的时候,原来的分类法就会变成无形的,直到你看不见为止。无论你怎么找,你都找不到,你就在分类法的里边,你无法看到分类法本身。

  舒瑜:刚才您谈到,您在大学的时候是学的国际关系,当时,您对中国的新闻传播比较感兴趣。那您有没有想过,在西南也可以做这样的研究?为什么您到西南来之后,就选择了做族群方面的研究,而没有延续以前的研究?

  墨磊宁:这是西南研究很大的一个问题。大家到了这里,就都想研究少数民族。

  舒瑜:那您是否认为研究少数民族就像一个限制,大家来到西南就都关注族群?

  墨磊宁:上大学的时候,我意识到地方报纸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大家都只是注意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或者《中国青年报》等。我认为,在西南地区做新闻传播的研究是可以的。我将来的计划还是很模糊,但是,如果我选择现在想到的这个计划,那么,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云南,到处都可以做。这个计划是非常非常难的,就是我想研究事物是怎么消失的。我对disappearance(消失)非常非常感兴趣,但是,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无法用中文写出来,比如,语言是怎么消失的,资料是怎么消失的,城市是怎么消失的,等等。

  舒瑜:您对现在海外学者所做的中国西南研究有怎样的评价?

  墨磊宁:我觉得张兆和和露易莎•歇恩(Louisa Schein)是最好的。何撒娜在会议上的发言里把露易莎说得太简单了,说她是制造民族的。在她的那本书有关苗族性别和文化表征的书里面,的确有一章叫“制造民族”,但她对这个过程是非常了解的,不是凭空做的。我觉得今天的解释太简单了。露易莎和张兆和是海外做西南研究的学者中我最佩服的两个人。

  另外,我也不同意今天对当代国外学者的西南研究的一些评价。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确谈到的是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但是国外的学者对西南地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我认为张兆和和露易莎的研究很不错。当然,还有郝瑞,他就像是海外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的先驱一样。除了他写好几本书和文章以外,他最关注的是国际性的对话。今天,在一个幻灯片里面,有一页是关于萨伊德的东方学,接下来的那一页就是郝瑞。看这个演示的感觉,好像就把郝瑞算作了东方学的一部分。其实郝瑞特别讲究地方的和田野的调查。他指导的学生非常多,比如张兆和、彭文斌等,另外还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现在很多都已经当老师了。

  舒瑜:您怎么看待在民族分类这个过程中,国家、知识分子及当地人对民族分类不同的态度,或者说不同的路径?

  墨磊宁:民族分类涉及到的有三类不同的communities(群体):国家、知识分子以及当地的上层人士,当地的老百姓对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在做民族识别的时候,没有时间做访问,也没有做田野调查。你知道,1954年的民族识别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就六个月。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在时间这么短的情况下,做田野调查的机会不多,只能请当地的干部——比较上层的(干部)来做访问。只能很快地问他们,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他们是怎么称呼你的,你的语言是什么,等等。之后回到昆明,整理材料,给出意见。所以,我认为,这三种不同的人群非常重要。因为在民族识别之后,还有很多所谓的民族工作要做,做这些民族工作一定要靠当地的上层人士来做。如果他们反对你的这个民族分类,民族工作就不好做;如果他们同意,(民族工作)就比较容易(做)。所以,在当时,他们很重视当地的上层人士对民族识别的看法。

  舒瑜:今天我们在会议过程当中也提到了苏联。在国内,似乎一直觉得50年代民族识别的标准就是按照斯大林提出的标准定的。

  墨磊宁:没有,一点都没有。在我快要出版的书中,我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地域、文化、经济(四个要素);一方面是按照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判定他们是民族,还是部族或部落或氏族。第一方面是很普遍的,除了斯大林,谁都会注意到这四个要素,包括马林诺夫斯基,包括每一个人类学的学派都注意到了这些。而第二方面非常重要。因为,当时在云南的少数民族都还没有达到资本主义这个阶段,那么,如果按照斯大林的理论来看,他们就不是民族,而是部族,或者是部落,或者是氏族。毛泽东反对这个看法,并且林耀华也反对。但是,在当时,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他们不能直接这样讲。我看了林耀华的一个讲演,大概是在1954年5月或6月的时候,他在研究部做了一个发言,直接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我们到底要不要把中国的少数民族分成民族、部族、部落、氏族,他说,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不能这样做。

  我那本书的第三章谈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当时的民族分类其实和苏联没有什么关系,和英国的关系还更大,和英国及欧美国家对待自己少数民族的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比如,在苏联,他们在做人口调查之前,写出了民族分类的表格,大家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但是,在中国,在1953年的时候,民族识别都是按照“名从主人”的政策来做,在这方面是和苏联不同的。并且,做民族识别的过程和苏联也没有任何关系。严汝娴老师说的是对的,我觉得和苏联没有任何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赵世瑜:新的中国通史新在何处
下一条: ·国务院新闻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相关链接
·[秦和平]“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王明珂]由族群到民族:中国西南历史经验·[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