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艾菊红]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 以澜沧拉祜族的旅游业发展为例
  作者:艾菊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18 | 点击数:6233
 

  三、拉祜族的文化再生产与民族身份的想象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在将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产品时,文化必须与大多数群体的文化构成差异才具有吸引力。在这个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拉祜族的文化必须是“奇异的”、“少数的”、“原始的”、“古朴的”,如此才能满足来自都市和大多数群体的游客对于异文化,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在这样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具有权力话语的地方政府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的指导下,主导着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希望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包装和塑造,使其具有可表演性和展示性。而地方知识精英作为行动者,他们熟悉民族文化,也了解哪些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展示的舞台化文化产品,因而他们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文化进行包装和塑造,成为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者。当然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当地人在这样的行动实践当中也并不是毫无作为,他们作为行动者之一,也参与到这样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与地方精英“合谋”推动着文化的再生产。同时当地人将这些重新生产出来的文化展示出来,使再生产出来的文化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有一种想象,比如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活泼外向的,因而拉祜族族的形象就从“害羞”和“内敛”被塑造成“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游客所扮演的是另一行动主体,游客也与当地人和地方精英一起,成为行动者,共同合谋来推动文化的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拉祜族作为少数群体与旅游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族群关系,就是看的主体与被看的对象,即看与被看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群体关系。14 在这样的文化展演过程中,游客与拉祜文化展示者双方在不断强化着各自属于不同群体的意识,拉祜族是与游客的群体,或者说与大多数群体不同的异邦的群体。而这些再生产出来的拉祜族的文化特征,也就成为拉祜族与游客群体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因而成为拉祜族的共同文化认同。在这样的文化展演过程中,由于“我”与“他”的不同时刻在提醒人们看与被看双方的不同,不断刺激人们的身份意识,从而使民族身份不断得到强化。

  同时在澜沧本地,当澜沧政府以拉祜族文化开发旅游业的时候,必然突出拉祜族与其他民族的相异之处,那么拉祜族的一些文化元素就在这样的文化再生产当中被刻意放大和凸显出来。原本在多民族聚居地区,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成分很多,但是这时,文化有了清晰的边界,原本民族之间模糊的地带在逐渐消失,民族之间的边界在逐步清晰。比如拉祜族的“扩塔节”,其实和汉族等民族的春节是同一个节日,节日期间的风俗尽管有所不同,但相同的地方更多。为了凸显拉祜族的“扩塔节”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春节,于是祭祀天神厄莎,相互拜年等风俗就被加以创造和改进,以显示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然而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尽管由于过分强调多民族聚居地区各自文化的独特性,使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清晰。但同时,无论是“扩塔节”还是“葫芦节”虽然是拉祜族节日,但是节日期间,并不是只有拉祜族才进行节日的文化表演和展示,而是澜沧所有的民族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当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游客对拉祜族的文化消费并不仅仅局限于拉祜族,而是针对整个澜沧的各民族,因而游客对于澜沧拉祜族的文化消费也成为一种地方性认同。

  当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着力打造“世界拉祜文化中心”的时候,所考虑的并不只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而是世界整个的拉祜族。对澜沧拉祜族的文化再生产,期望塑造一个“典范的拉祜族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再生产,构建起全世界的拉祜族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联系,塑造全世界拉祜族的共同文化特征和身份特征,从而成为地方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机。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拉祜族作为云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之下,确立起来,成为与其他55 个民族一样的中国的民族之一。拉祜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族群边界在国家的民族话语体系下固定下来。同时,作为民族身份的重要要素之一——文化特征也在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典范的拉祜族文化”,尽管这种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并非单一只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在国家民族政策的话语体系下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进入到21 世纪之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文化作为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的介入,以及政治和社会的缘故,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再生产和文化消费过程中,不断彰显和塑造自己的典范文化,从而进一步强化民族边界和自我的身份认同。

  注释:

  1.翁乃群: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 以纳西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为例》,王铭铭主编: 《人文世界》第一卷,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年版,第12 ~ 24 页; 宗晓莲: 《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 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2 期。

  2.麻国庆: 《全球化: 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4 期。

  3.Max Werber: “What is Ethnic Group”,in Montserrat Guibernau,John Rex ( ed. )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and Migration,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7,pp15 - 26.

  4 Charles Keyes: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in Charles Keyes ( ed. ) ,Ethnic Change,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p5.

  5.(英) E·霍布斯鲍姆,T·兰格: 《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2 页。

  6.( 英) E·霍布斯鲍姆,T·兰格: 《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6 页。

  7.( 英) E·霍布斯鲍姆,T·兰格: 《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11 页。

  8.( 英) E·霍布斯鲍姆,T·兰格: 《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4 年版,第16 ~ 17 页。

  9.《新澜沧县旅游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第61 页。

  10.王磊裔: 《拉祜族口传文化的族群认知功能及其流变: 以葫芦故事为例》,《民族论坛》2014 年第2 期。

  11.( 英) E·霍布斯鲍姆,T·兰格: 《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4 年第1 版,第7 页。

  12.翁乃群: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 以纳西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为例》,王铭铭主编: 《人文世界》第一卷,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年版,第12 页~ 24 页。

  13.《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第61 页。

  14.麻国庆: 《全球化: 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 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4 期。

  (文章原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3 期第42 - 47 页。引用请参照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陈益龙]乡土重建:中国乡村社会的秩序转型与文化矛盾
下一条: ·[张多]女娲神话重述的文化政治——以遗产化运动为中心
   相关链接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
·[罗瑞玉]文化再生产:信息时代非遗“出圈”现象探析·[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毛心韵]儿童绘本与地域文化的再生产·[贺少雅 孙英芳]民间礼俗的生成机制及其文化再生产
·[马晴]从食俗到节庆·[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
·[何绮珊]宗族重构和身份认同·[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
·[刘惠萍]民间信仰的正典化与现代化·[黄景春]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
·[沃尔夫冈·卡舒巴]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彭伟文]从武馆到工会,从师兄弟到阶级兄弟·[胡玉福]鲁锦织女、社会生命与身份认同的自叙与书写
·[蔡郎与]文创视野下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金泽]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