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阮宝娣 祁庆富]关于羌族释比文化实地调查的收获和体会
  作者:阮宝娣 祁庆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9 | 点击数:14202
 

 

六、记录、资料整理

1、口述历史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释比口述历史资料、羌族释比文化等资料的整理、分类和论文初稿的撰写。第一步,忠实记录原始资料。在田野调查中,对10位释比进行了口述历史的调查,并录制了约50小时的调查录音资料,刻录成光盘;整理出40万字内容。我将调查中录制的所有口述历史、羌族释比文化等内容,完全按照录音进行文本记录,共记录了近40万字的文本。第二步,照片资料的分类。将调查中拍摄的照片资料,按照所反映的内容,并配合文本资料的内容进行分类。第三步,分析研究。对释比口述历史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理清羌族释比文化的内容、释比文化传承状况、释比的生存状况、释比文化的现实状况等脉络。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进行研究。

2、祭祀仪式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祭祀仪式调查中,采用录像资料、照片资料、录音资料三种记录方式,记录了祭山会、还家愿两种仪式的全过程、唱经、通明内容等,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本形式。

3、释比唱经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释比唱经是用羌语唱诵的,在调查中,采用录音的方式,将所有释比唱经录制成录音资料,然后请释比按照本人的理解翻译汉语。并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唱经录音内容,进行国际音标的记音。释比唱经的录音和翻译工作,在田野调查过程就已经完成,国际音标记音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是在田野调查结束后逐步完成的。

4、释比图经《刷勒日》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释比图经《刷勒日》的记录采用录像资料、照片资料的方式,记录了目前发现的两种《刷勒日》。由于目前健在的释比,已经基本上无法解读《刷勒日》的意义,仅有三位释比尚能大致说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意义,因此将这部分解读的内容进行了录音,并整理成了文本资料,作为后续研究和解读的参考。

5、释比法器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用照片资料的方式,先将释比的法器记录下来,然后对法器的材质、尺寸等进行记录,再用录音的方式将释比对法器的说明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本资料。

6、释比占卜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用录音方式,记录释比对占卜种类、方法、作用等的解释和说明;用照片资料和录像资料的方式,记录释比占卜的过程、细节等;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本资料,照片和录像资料分类整理。

7、丧葬仪式资料的记录和整理。

参加了释比余明海的丧葬仪式,拍摄了全过程的录像、照片资料,同时用录音的方式将丧葬仪式中的丧葬歌、对歌等的录音资料。

七、几点体会

1、羌族释比文化是民间信仰文化遗产的一个个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关注民间信仰,调查民间信仰。

羌族释比文化源于羌族民间信仰,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释比唱经是释比文化的核心内容,唱经中既有民族哲学思想、民族创世史诗、民族英雄史诗等内容,又有民俗文化、音乐、天文地理知识等。民间仪式、崇拜活动、法术、咒语等也都包含民族风俗、舞蹈、传统医药知识等内容。由于羌族历史上没有创制自己的文字,释比文化由羌族释比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口口相传,释比文化的内涵都保存在人的大脑里,会随着释比的离世失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关注民间信仰,调查民间信仰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内容。

2、阐释人类学深描论。深描的前提是深入调查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Geertz ,Cliffod)在他的名著《文化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8]一书中指出,特别强调“深描说”。深描的前提是深入细致调查。在羌族地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释比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理清释比文化的脉络,才能够进行释比文化的“深描”,分析构成宗教象征符号所表现的意义系统,将这些系统与社会结构和心理过程联系在一起。

3深入必须身入心入(体验)。

在羌族地区进行了多次释比文化田野调查比较成功的关键是做到了“心入”。要想获得“深入”的田野调查资料,仅仅“身入”是远远不够的,至关重要的是“心入”。换句话说,不但要亲自进入调查地区,与当地人居住在一起,更要想法设法融入调查者的生活,与被调查对象融洽相处,用心理解和体会调查对象的文化。

4、真实性原则:客观立场,主位关注。

在田野调查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从个案调查入手,客观地观察、记录所调查的文化内容,并随着调查的深入,由点到面,扩大调查的范围,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资料。同时,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5、建立信任感:调查对象的认同

获得调查者的信任,是调查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调查对象都相当敏感,调查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调查对象借以判断和认识调查者的依据。调查之初,应该从一些轻松的家常话题、日常琐事等入手,与被调查释比有了适当的交流,互相之间的陌生感减少,在气氛愉快的情况下,逐渐进入主题。对被调查者所说的内容,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并认真记录,不提质疑性问题。调查进行中,适当关心被调人的生活情况,说话有亲切感,逐渐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

6、口述史:传承人是重点。

口述史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方法,是以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保存和研究口头资料,是将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具象化和方法化,将历史对于记忆的依赖性引入历史研究的实践操作中。口述历史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它力图通过回忆来获得关于过去事件的丰富证据,从而记述回忆者自己的历史。

羌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释比文化的内容都保存在传承人——释比的记忆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采用口述史学的方法,将释比们记忆中关于释比文化的资料搜集起来,才能重新构建羌族释比文化的内容和历史发展脉络。释比作为传承人,是口述史调查的重点。

7、传承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口头的,却与“物质”,即传承物息息相关,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就有清晰地体现。与物质遗产、遗址、遗迹、文物、典籍等相对应的无形遗传、口头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那些以民间文学、民间文艺、民俗文艺、传统的表演艺术、民间科技、民间技艺、民间知识、民间工艺等为内容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都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中,还要重视相关实物的搜集和调查。

 

(选自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 清朝嘉庆10年(1805年)刊印,清同治(1862-1874)时曾做了增补。后由汶川县史志办罗晓林等校注,汶川县史志办于2004年1月作为内部资料出版发行。
[2]祝世德在民国三十三年修成,后由汶川县史志办罗晓林校注,1997年10月作为内部资料由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
[3] 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出版。
[4] 商务出版社,1936年11月出版。
[5]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年出版。
[6] 原载于《边疆研究论丛》1941年本,后收入李绍明、程贤敏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7] 吕大吉、和志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8]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的单位选择
下一条: ·[王明珂]历史语言研究所与早期湘西苗族调查
   相关链接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
·[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
·[卞世香]关于羌族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
·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林继富]十年,非遗保护的羌族经验
·[马小鸿]文化空间视角下羌族瓦尔俄足节文化的传承·震后8年,羌族文化美丽重生
·王明珂谈人类“村寨”中的女巫恐惧 ·[张朴]羌族边缘区人口的演变及构成特点
·[焦虎三]羌族服饰发展概要·[陈春勤]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综述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焦虎三]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
·[焦虎三]传统与回归·[周毓华]羌族族群记忆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