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传统纸扎──逐渐消失的生死符号
  作者:记者 王勇幸 马向新/撰文;记者 巢晓(除署名外)/摄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3 | 点击数:28433
 


传统纸扎大屋

在纸扎一条街上,记者从店家处了解到,广州现时仍在坚持做传统纸扎的只有一人。
在店家阿明的介绍下,记者终于找到了这位广州最后的传统纸扎艺人——
陈姨,并且来到陈姨在陈家祠附近的纸扎工场。
 

77岁的坚守,只因担心后继无人

 

图为陈阿姨在做房子里的家具、配件。 


 
图为陈阿姨在扎房子的骨架 

  (上接C01版)“我今年都77岁了,我不做这一行在广州又失传了。子女呢又不太愿意学,其他学徒我又没有精力没有心机去带,看着这一行失传又觉得很可惜,所以就一直坚持着做,希望有人可以做接班人。”采访陈姨的短短两个小时中,这句话她至少重复了三次。

  陈姨的纸扎工场设在陈家祠附近的一栋民宅的二楼,她称之为自己个人手艺的工作室,目前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并没有进行工商税务登记,主要是接各种订单,全国各地都有。除了陈姨外,工场还有一名二十余岁的学徒阿欣,阿欣是陈姨的亲属,刚学纸扎不到一年,陈姨寄望她是自己的“接班人”。


  三家老字号,只有一家还在做纸扎


  这间面积不大的工作室里堆满了陈姨的各种宝贝,学徒阿欣不断从阁楼、柜子里拿出各种应全国各地的订单定做的传统纸扎给记者看。陈姨和阿欣向记者介绍各式纸扎品,“这个轮椅是哈尔滨一个顾客定制的,现在刚刚做好框架,正在糊纸,和真的一模一样,还能推得动。还有这对传统的衣箱,佛山的客人定制的,要求样式和老人家生前用过的一样,要一大一小,也是完全按足顾客的要求做的”。

  除了这些通过香烛店订制的散客,道教三元宫是陈姨最大的主顾,每年一度的旧历七月盂兰节需要大量的纸扎,要求也最为严格。

  陈姨出身纸扎世家,父辈是广州第二甫(现光复北路一带)三家老字号传统纸扎店之一陈苏记的经营者。当年同时驰名的另两家纸扎品店的后代,一家现在主要做竹扎狮头,前两年曾被广泛报道,而另一家的手艺人已经九十多岁,早已经不动手了。陈姨介绍说,“我们家解放后还在做这行,直到1958年合作化搞公私合营,还是做纸扎。到了1963年,当时政府取缔封建迷信,不准我们再做先人用品,我就进了狮虎厂,负责做狮头和文化公园的节庆灯饰等。直到改革开放后,不少香烛店家告诉我市场对纸扎有迫切需要,一些同行也劝我重新做,不要让传统手艺失传。于是我就办了提前退休,重新做起了这行”。


  纸扎西关大屋,工艺考究要搭“四梁八柱”


  传统纸扎和现时小印刷厂印制的纸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纸扎是有骨架的,以最常见的大屋为例,印制纸品完全是用硬纸印上图案折叠而成,而传统纸扎则要先用竹篾搭起框架,这个框架讲究“四梁八柱”,再糊上彩纸,然后做内部装饰,最后粘上家具、花园和佣人,完全按照建房子的程序来做。用陈姨自己的话就是,“我们做的大屋能站得稳,台风吹都不破”。

  从样式来看,陈姨制作的大屋和印制纸品也有颇大区别。传统纸扎大屋分两种,一种是带有岭南特色锅耳顶、趟门的西关大宅,另一种是带花园的新式洋楼别墅,还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精加工。印制纸品则多是单栋小楼,形似城中村的握手楼。

  “过去我们做纸扎都要求是实物大小,所以要讲究稳,现在虽然是等比例缩小了,不过这些讲究都继承了下来。”陈姨介绍,在1958年以前,纸扎大屋往往真的有两三层楼高,而轿车也是要求和真车大小一致,不但能开门、车轮能动,还要能坐人,所以对框架稳定性要求很高。现在与实物一样大的纸扎多是日用品,如拐杖、轮椅、家电、乐器等,要求做实物大小的纸扎大屋的客人少了。不过去年陈姨还曾做过一个实物大小的大屋,她说:“顾客要求和先人生前住的住宅一致,于是我就上门去看过,画过图纸,两层楼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照原样复原,做了半个月。”上个月陈姨刚做完一个实物大小的轿车,也是参照真车的样式制作的,陈姨工艺熟练,用了四天就做完了,收费不到一千元,顾客很满意。


  传统工艺,每一步都有独家秘方秘技


  做传统纸扎,第一步是要设计,传统的大屋、桥梁、轿车这些传统样式由于做惯熟练,不需要特别设计,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少新的要求需要陈姨重新设计的。最近陈姨印象最深刻的是年初制作一个萨克斯风纸扎。陈姨一方面让阿欣上网查资料,把图片打印出来参考,自己也到乐器店看过实物,最后做出来顾客也相当满意。

  第二步就是要将竹篾扎起来扎成框架,扎竹架这一步也很讲究。首先是选竹,为了可以充分燃烧,竹篾必须充分干燥,但又不能太脆弱,要韧性好。“广西竹最好,”陈姨介绍说。至于如何将竹弯成需要的角度又不折断,陈姨就说:“这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了,只能是做得多慢慢摸索出来。”阿欣学了近一年,她总结为“手感”两字,她说:“最主要是多做多练。”扎是用一种特别的纱纸(绵纸条)去扎,陈姨说:“纱纸的韧性比较好,燃烧时也不会有异味。其他家也有用编织绳去扎的,编织绳一来扎得不够牢固,二来燃烧时有异味,对健康不好。”

  第三步是糊纸,陈姨总结为:“纸要薄,糨糊要粘性好,而且干得快。这样才能保存得长久和牢固。”记者观察陈姨的糊纸过程,平均糊一张纸的时间都在十几秒内,糨糊干得尤其快而好。为此,记者特地问了糨糊从哪里买的,陈姨说:“这糨糊是祖传秘方,加上自己的经验改良而成,是一种特制的混合粉末熬制而成。”记者特地试用过,两张报纸厚度的彩纸用这种糨糊粘上,3秒左右就已经粘牢干透。糊纸所用的彩纸和一般儿童制作的手工的彩纸外观无异,陈姨强调选纸一定要韧性好。

  第四步是装饰,以西关大屋为例,装饰包括外墙、家具。外墙装饰主要是一些有好意头的装饰以及表现砖雕、浮雕等细节。家具则是事先做好的,放入屋中。传统屋中的家具主要有一套红木家私、八仙桌、旧式大床等,现在根据顾客需求,也有风扇、空调、电视、电脑、音响都有。

  完成这四步之后,一件传统的纸扎作品就基本上完成了。陈姨和阿欣会用报纸将这件纸扎认真包起来,防止蒙尘,再等顾客或香烛店来取货。


  传统纸扎,要走高端路线


  说起传统纸扎行业,陈姨担心会在印刷厂批量生产的冲击下,促使传统工艺的失传。据介绍,传统纸扎这一行的利润并不高,像陈姨这样的熟练艺人,平均每日可以做一间大屋或一辆车,售价百余元,虽然成本低廉,但每月的收入也就是三千元左右。对此,陈姨说未来的发展有两大方向,一个是追求个性定造的纸扎纸品,这一类的纸扎的价格会越来越高;另一个是一些低价产品,这就需要产业化发展,她儿子也有这个想法,未来可能开办有流水线的工厂,降低成本。  (下转C03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2009年4月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青田鼓词 走出“深闺”入耳来
下一条: ·倾听海草房里的历史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刘铁梁]疾病、生死与民间信仰·[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郭立东]横滨中华义庄水子供养的初步调查与研究·“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张小燕]纸扎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演变脉络探析
·凤凰纸扎:篾骨纸裱的彩绘精灵·[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