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作者: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   译者:吴秀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6 | 点击数:6940
 

图3 奥斯陆的歌剧院,2014(摄影Wolfgang Kaschuba)

图4 被包装起来的柏林国会大厦(摄影Wolfgang Kaschuba)

  在最近的十年,市中心地带则出现了不折不扣的“地中海化”:系统性地让棕榈树和沙滩出现在城市中,城市沙滩、街头咖啡馆、躺椅、吊床、实况转播场所、晚会举办地等设施让城市的一部分慢慢地成为露天舞台和度假地。许多人虽然在话语中不无自我解嘲的意味,却带着极大的乐趣加入到这一新的都市表演中:这出戏叫作“现在我们来表演蔚蓝海岸(里维埃拉)!”尽管高纬度的地理位置以及比较低的气温,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必要时也可以用上通过公平贸易渠道购置来的毯子(柏林)或者不那么环保的电暖器(巴黎)。

公民社会——乌托邦

  与“自上而下”的城市改造并行不悖,自20世纪70年代也开始出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都市化。都市项目和公民运动经由新的社会网络和政治活动而出现,人们占据城市空间、重整其原有的形式、赋予这些空间以新含义和新功能。一种遍及全球的“城市性”(citiness)从中脱颖而出:这是一种普适性的城市知识,它将新的都市生活格调与新“乌托邦”连接在一起,其组织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或者街头,在这里聚乐晚会与政治的界线似乎终于被抹去了。我们的城市风景终于不再让人感到如库哈斯断言的那样毫无生气,相反是活生生的、有魔力的。至少对于那些有意在文化上发掘城市世界这一充满魔力的一面、并且也有充足财力的居民和观光者来说,的确如此。在这两个群体当中有这种愿望和能力的人,其比例如今都在快速增长。

图5 柏联邦总理府旁的沙滩,2013(摄影WolfgangKaschuba)

  都市空间作为文化实验场的功能并非全新现象,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若干世纪以来,欧洲城市的发展主要靠人口流动和移民,也就是说,人、理念、物品、价值的移入和交换。在跨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城市终于变成了“移民”地,成为社会相遇的空间,成为文化混合的区域。城市、流动性、外来因素在历史发展中彼此间的关联作用,已经成为马克斯•韦伯和格奥格•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思考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西美尔曾经指出,要将外来者作为核心性的都市主体:与观光者不同的是,他们今天来到城市,明天还会留在这里;在很多方面,明天他们也还会是“外来的”,不会走进当地人的世界、让自己入乡随俗;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尝试着将自己的“不一样”变成当地生活的一部分,其形式也可能是坚决不入乡随俗。我们慢慢地知道,这种情况似乎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流动性和移民是城市的系统性外在关联因素,这在历史上已经体现为两种都市认同感:地方性的、容纳性的城区传统,以及同时存在的开放都市性,其根基在于城市社会异质性。这两种动力让城市的社会组合出现永久性的张力,这也给城市文化带来特殊资本:社会差异与文化上的多样性,给人们对于传统与创新、顺应与冲突、融入与隔断的经验带来了富有产出性的诸多层面。

  当下城市文化和城市社会的建设正是基于这一历史资本,大城市变成了晚现代时期的某种特殊偶像,日益增多地汇集了开放的文化纹理以及通行的象征含义。这些具有偶像性质的晚现代世界大都会如纽约、巴黎、伦敦、北京、甚至也包括柏林,为许多二线、三线的城市所抄袭、所模仿,它们也尝试将自己的市中心“都会化”“文化化”为某种有远大抱负的新形式,其目的在于产生认同感效果,以利于造成形成共同体的社会效果。这种行动策略显示出,在(德国的小城市)埃森或者巴登-巴登也不乏大都会的做法:举办大型的通俗文化活动、突兀的建筑物、将街区历史化与展示化、都市海滩和都市花园。所有这些活动也许型号小一些、花费低廉些、更费力些,然而它们带来的情感作用、在凝聚集体感以及提升认同感上的作用却一点也不少。

  无论如何,这一趋势映射了全球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文化国际化的日渐增加,当人员流动、移民、旅游业显示出的可持续性交流效果已经初步凸显出来时,国际性文化交流便开始了。如今,互联网带来的可能性又步入全球文化交流行列当中,并成为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角色。认知与想象——开发城市文化有赖于此——有了全新的交流模式,这让我们的时空坐标发生了极端改变。似乎一切都是无限的,几乎都可以同时派上用场。“真正”生活在纽约或者巴黎,并不意味着能比在埃森和巴登-巴登能得到更多信息和知识,尽管在参与“本地的”活动和获得本真性方面还仍然有一些小小的优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
下一条: ·[张兴宇]从梅花拳“拜师礼”看近现代华北村落中的礼俗互动
   相关链接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朱慧慧]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历史溯源与空间建构
·[马晴]从食俗到节庆·[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
·[明新胜]从我收集并编著《淅川移民与民俗文化》看新时期城乡建设中留住记忆留住历史的必要性·[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
·[刘璐瑶]黑龙江地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移民情结·[何绮珊]宗族重构和身份认同
·[陈小妹]个案解读嬗变节庆背后的琼北村落文化·[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
·[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
·[黄景春]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沃尔夫冈·卡舒巴]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
·[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