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施爱东]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
——以长辛店地名传说为例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01 | 点击数:6453
 

五、以“辛”代“新”起于“百日维新”失败

  “长新店”与“长辛店”之间的替代,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这种突然的变化提示我们,由“长新店”更名“长辛店”,一定是发生了一个不得不改名的事件。

  创刊于1872年的《申报》为我们精确定位更名的时间节点提供了可能。我们首先使用“长新店”作为关键词检索《申报》,发现该报在1898年之前几年,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报道,1898年当年仍有4条与“长新店”有关的新闻,其最后一条出现在1898年6月9日。[31]

  从《申报》看,“长新店”一名在1899年突然中止。相反,“长辛店”一名的出现恰恰始于1899年,如:“天津访事友人云,由津沽至牛庄一带铁路,现已筑至金州。每日开驶火车,附搭货客,颇觉日长炎炎。其卢汉铁路择地长辛店设立总局,已经营缔造,大兴土木之工,并拟修造洋楼,以备西人栖止。”[32]

  此后数年间,大凡与长辛店相关的新闻,基本都与卢汉铁路(或京汉铁路)相关。由于铁路是当时最受关注的新闻点,而长辛店又是京汉铁路上最著名的站点,京汉铁路“总局”所在地。所以,“长辛店”一名随着反复出现的铁路新闻迅速成为一种共同知识。从1899年到1949年,《申报》涉及长辛店的报道多达1304条,只有5条使用了“长新店”,其余均为“长辛店”。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基本可以认定改名的时间节点是在1898年下半年至1899年之间。虽然有人认为,在华北地区,许多村名都经历过由“新”到“辛”的衍变[33]。但是,名称改得如此突然而果断,决不可能是自然的衍变,而只能是强悍的外在力量,这种力量只有一种,就是行政或者媒体的力量。问题是,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有必要弃“新”就“辛”呢?

  这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维新变法,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止,变法一共维持了103天。政变之后,新法、新政都被废止,维新派遭到捕杀,甚至连带“新”字都受到诛连。比如两朝帝师翁同龢乃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曾因维新失败而大幅删改自己的日记:“翁同龢自戊戌罢归后,为避忌讳,将日记中所载与维新活动有关的人物、事件等作了改动,其中有挖改之处,亦有将整页剪下重新改写之处,此类挖改在手稿中均有明显痕迹。”[34]

  当然,我们没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说明由“新”改“辛”跟“百日维新”的失败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肯定的只是“辛”名之所以能够以紫夺朱,是因为盛宣怀总办的“铁路总公司”将该地站点定名为“长辛店”而不是“长新店”,该站名在1899年卢保铁路通车之后名声大噪。而盛宣怀“向以善于对那拉氏恭维逢迎闻于当时”[35],或许正是因为盛宣怀考虑到了长辛店在中国铁路事业上的重要意义,知道慈禧太后前往西陵必经长新店,而慈禧太后又是个特别迷信,禁忌多多的老太婆,为了逢迎慈禧太后的欢心,避免在站名上出现“政治不正确”的词汇,故意将本该为“长新店”的站名改成了“长辛店”。

  无论以上猜测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长辛店”取代“长新店”一名的确立,是与卢保铁路(后来成为京汉铁路的一部分)的建成,以及该铁路站点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和铁路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关的。所以说,“长辛店”一名的迅速传播及其影响,既是近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国社会巨大冲击力的表现,也是现代传媒舆论影响力的象征。

六、“历史”是话语霸权,“传说”是矮化标签

  通过以上关于长辛店地名来历的知识考古,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当地关于长辛店地名来由的传说,无论是泽畔说,还是常新说、长行说,或者两村合并说,全都是文人墨客的“合理想象”。这些想象的解说被形诸文字,反复转载,广为散播,逐渐成为当地的共同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地方传说”。

  对于传说与历史的关系,主流的传说观认为:“由于传说往往和历史的、实有的事物相联系,所以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实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特点。”[36]这一观点是以“历史性”作为标准来讨论传说的可信性,其预设前提就是认为“历史”是实在的、可靠的事实。

  我们在许多场合都能看到历史学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斥责“传说不能代替历史,因为历史需要的是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的佐证,传说只是在历史上某些人事基础上加以编造后口耳相传而已”[37]。

  在传说面前,历史无疑更具话语霸权和优越感。历史犹如一个价值坐标,可以用来衡量传说的实在性、可靠性。传说依赖历史而获得身份定位,可是,历史却往往将传说打入冷宫。正如通过本文的历史考证,“泽畔店不是长辛店”的结论彻底否定了已经流传多年的“长辛店古称泽畔店”的说法。“是”与“不是”是两种互相排斥的判断,在这里,历史对传说的打击和排斥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在于,我们在现实中如何区分谁是历史谁是传说?那些既有的解说文本,并不是先天地自带了“历史”或“传说”的标签,标签都是作为评论者的我们给贴上的。正如本文所标示为“传说”的那些“地名来历解说”,在作者的原文中,基本都是自许为“历史”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中的这段话:“(长辛店)名称来历:元代称泽畔店,明代形成长店和新店2个村落,清代长店与新店连接,称长新店,后衍化成长辛店。”[38]按照本文的考辨,这段说明中几乎没有一句是可靠的历史,因此只能归入传说。但这个标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作者们决不会接受的,他们是在综合各地史志的基础上精心编纂而成,是言出有据的严肃写作。

  那么,“长辛店元代称泽畔店”到底算历史还是传说呢?在邢锦棠先生看来,他的《长辛店地名考》就是一篇严肃的历史考论。虽然他使用的材料是《日下旧闻考》中的二手资料,但资料本身并没有错,《元史》的确有“卢沟桥、泽畔店、琉璃河并置巡检司”这段话,而且在卢沟桥与琉璃河之间,可能的“泽畔之店”似乎也只有长辛店,邢锦棠的推论并非没有道理。无论从史料引用还是逻辑推理上看,我们似乎都应该把《长辛店地名考》视做一篇历史论文,把“长辛店古称泽畔店”视做历史知识。

  反过来看,本文上述“以‘辛’代‘新’起于‘百日维新’失败”的推论也不是没有猜想的成份。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说明由“新”改“辛”跟“百日维新”的失败有直接的关系,即使“盛宣怀向以善于对那拉氏恭维逢迎闻于当时”的引文依据,也是引文作者刘一峰的个人揣测。从这个角度看,本文的历史考辨与邢锦棠《长辛店地名考》本质上是一样的。要说是历史,大家都是历史;要说是传说,大家都是传说。

  所谓历史,也即“过去的事实”(《现代汉语词典》)。但是,历史并不能以事实本来的面目而存在,只能表现为“对过去事实的叙述”。正是在这里,历史和传说有了最关键的共同点,因为传说是“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现代汉语词典》)。尽管过去传说主要表现为口头传承,而历史主要表现为书面叙述,但在数字传播的时代,其形态上的差别已经湮灭了。

  无论传说还是历史,都是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事实的解释、说明,或描述。同一则民间传说,如果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就成了历史,如果被干宝收入《搜神记》,就成了传说。即便如此,传说和历史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再也没有人认为《史记•高祖本纪》所述刘媪与蛟龙交合而生太祖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反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潮的影响下,《搜神记•毛衣女》则被注入了新的“历史使命”,新余市政府不仅组织专家学者落实了仙女下凡地的具体位置,还重构了仙女的具体形象,赋予她贤妻良母的高尚品德。

  本文开篇所提及的长辛店名称来历的四种“传说”,每一种都包含着部分的历史真实,或者指向其商旅通衢的特征;或者指向其紧邻永定河,水患无常的特征;或者指向其历史上曾经分别叫做长店和新店的事实。每一种传说都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都契合了长辛店大街的部分历史特质,符合现代人对于长辛店大街的怀古想象。而且,这些传说大多出自官方文本,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可不就是权威发布?可不就是历史知识吗?

  事实上,一则故事被视做历史还是传说,往往取决于故事的源流、讲述的方式,以及讲述者的身份、地位等。以“传说1”为例,这是网上流传最广的长辛店得名传说,“百度百科”以及长辛店地方网站都采信了这种解释,这段话最早可能出自知名北京文史专家户力平先生,他2007年发表在《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中用了这段话。同是这段话,本文的引文出处注释为“户力平”“北京晚报”,读者会倾向于认为是一种历史知识;但如果引文出处注释为网友“平凡韩雪”的“新浪博客”,读者就会倾向于认为是一种传说。

  一般来说,由文史工作者讲述的,以论文或著作形式发表的解说,更容易被人视做历史;由普通群众讲述的,以口述或网帖形式发表的解说,更容易被人视做传说。可是,文史工作者的身份是相对的,户力平、邢锦棠都是知名地方文史专家,他们在当地群众眼里无疑是专家学者,但在职业历史学者眼中却只能算地方文化工作者;他们的历史叙事在当地群众眼里可能是历史知识,但在职业历史学者眼中可能只是传说。同样的职业历史学者,地方历史学者和北京历史学者的身份也有差别,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北京历史学者嘲笑地方历史学者“地方本位”,言下之意,其知识生产也只可备为一种传说。

  历史和传说的分野,更多的是一种话语权的分配,是一种层级压制的关系。当我们标榜自己的叙述是“历史”或“历史研究”,而将对方界定为“传说”或“野史”“一家之言”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竞争、压制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罗强强]认同·迷失·重构——台湾穆斯林文化认同的思考
下一条: ·[王晓涛 朱吏]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当下问题研究
   相关链接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宣炳善]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陈泳超]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穆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贺照田]制约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几个问题
·[施爱东]五十步笑百步:历史与传说的关系·[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雷亮中]影像民族志: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与实践·[徐力恒 陈静]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高丙中 李立]用民族志方法书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炳善]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知识生产与话语表达的新格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