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作者:王杰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1-08 | 点击数:37364
 

二、顾颉刚先生的研究方法

  顾先生是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第一代学院派教授,正是他们那一代学者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研究规范,因此,我们今天评估他的学术成就,必须从他的现代化的“学问观”说起。顾先生说:

  研究学问是一件极难的事,起初要搜集材料,后来要从繁难的材料里求出简单的系统,这才是真实的学问工作。没有材料的系统是假系统,就是从许多专家的研究结果撷取出来的系统也只能算常识,说不到学问。

  由此可见,“搜集材料”与“求出系统”是顾先生理想中真正的“学问”的两个标准。让我们来看看顾先生是如何搜集材料的,又是如何分析研究的。

  (一)民俗材料的搜集

  如前所述,顾先生立意要研究民众文化,可惜文献记载中的“民众文化”少得可怜,因此,他说,“我们要认识民众文艺也罢,要认识民众心理也罢,反正不能不去寻材料。从最真切的材料上加以最精细的整理,方能有最公允的批评”。顾先生对于民俗“材料”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那么,他所谓“真切的”材料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材料”才够得上“真切”?

  在搜集编纂“吴歌”的阶段,顾先生说,在家乡的时候,他也曾亲闻家乡人民在夏夜里乘凉时唱“对山歌”,去乡下时听摇船的人唱“四句头山歌”,在上海与北京欣赏京戏,“回来后,就要把演员的唱工、说白、做工、武工以及服装、道具作几个月的咀嚼”。顾先生又恰是因为热爱戏曲而转向故事研究,因故事研究而转向古史研究。从顾先生的学术回顾中,人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对于这些表演艺术的热爱,他才改变了自己的阶级自豪感,转而重视起“人民群众的文学创作”。

  除了自身的兴趣与爱好,顾先生最早搜集吴歌,直接的原因则是为了响应刘半农等为创造新体诗而借鉴民歌的倡议。正像格林兄弟当年搜集童话故事一样,顾先生除了亲自去搜集吴歌之外,还动员了家人与好友来参与搜集的工作。然而,在顾先生那里,吴歌就等于吴歌的歌词;尽管他深知吴歌是唱出来的,但他还是有意无意间把吴歌的表演性信息给抛弃了,而且,把吴歌简化为吴歌歌词来搜集与记录,这么做,他似乎从来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显然,在搜集吴歌的材料时,顾先生所谓“真切”,就是指亲自动手搜集材料,或者如果材料是他人代为搜集的,他自己作为委托人,至少是对被他人记录的材料有着“真切的”的感受。因此,在记录与发表吴歌的时候,顾先生为了方便读者,为其中难解的方言加了注释,这就涉及到了音韵学、文字学和当地风俗研究的问题。《吴歌甲集》也因此呈现出了其作为材料的学术厚度。但无论如何,顾先生也意识到了,“这种歌词写在书本上看,固然觉得很单调,但在他们清夜高歌的时候,我们听着实在是非常美丽的。”。的确,我们今天阅读它,完全不知道它是谁唱的,怎么唱的,在什么语境下唱的,对谁唱的,也不知道它与哪些民间文艺类型共存于何种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如果说在吴歌研究阶段,顾先生毕竟还可以意识到“吴歌”的现实存在形式,知道它是不限于歌词的。但等到研究孟姜女故事的时候,顾先生已经完全投入到“整理国故”的总体工程中去了。他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比较研究文献记录中从杞梁妻到孟姜女演变的轨迹,这些材料自然极度缺乏语境信息。这时,他所应用的材料,基本上仅限于文献资料中文字所传达的“信息”维度。等到他接下来从地理的、横向的角度来考察该故事时,他跟与他对话的学者们,大都同样只是注意搜集该故事的文本信息。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顾先生也承认,民众文学——歌谣与故事——是口头交流的传统,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既不关心民众是如何讲述的,也不关心记录者是如何把这些被讲述的内容记录下来的。在他所搜集与使用的材料中,他只关心已经被记录好的民众文学的文本,我们权且把他的这种材料观称为“文本与文字中心主义”。他的这种搜集与处理材料的方式与观念,既是时代局限的反映,也是其思想观念之不彻底的体现。

  (二)分析方法与目标

  顾先生有关歌谣与故事的比较研究,首先是相关文本的历史传播研究。他在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方面的雄厚积累,奠定了早期民俗学研究工作的基调,这种历史的、回溯性的工作方式,正是他最早的学术取向。当他的《吴歌甲集》出版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同志,都跟他讨论当地类似歌谣的问题,顾先生个人的研究兴趣便自然地从历史起源与传播的视角,转向了空间移动与交流的视角。他综合应用了历史的与地理的材料,两种视野相辅相承,相互阐发,共同服务于他的比较研究的总体目标,其最典型的体现是他的孟姜女故事研究。

  在这里,顾先生自觉地区分了孟姜女故事的“历史系统”与“地域系统”,他明确地称之为“纵的系统”与“横的系统”。显然,开展历史与地理维度的比较研究,其基本的前提是大量地占有文献材料;而历史与地理维度的比较研究也不是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少在越来越追求“学问”之专业化的顾先生那里,获得某种知识体系才是他的最高目标。他说:

  如能把各处的材料都收集到,必可借了这一个故事,帮助我们把各地交通的路径,文化迁流的系统,宗教的势力,民众的艺术……得到一个较清楚的了解。

  尽管顾先生自叹材料尚不够完备,但他仍然努力地从已经获得的材料里归纳出某些初步的“规则性”的结论,比如,他尝试着从历史发展的文化政治中心来勾勒故事的变迁与转移;从文化思潮的转变来解释故事中母题转变的前后关系;从流传地来分析故事中风俗的转移。此外,他也强调了民众的感情与想象的需求等问题。顾先生无疑在这些方面收获了重要的成果。

  多年之后,顾先生说:“虽然从五四运动以来,搞了些民间文学,但因为受了当时胡适派以及清代朴学家的影响,只想从民间文学里做考据工作,因而走上了岔道”。他还曾说过:“考据原即是研究学问的方法,无论研究什么学问,就是实做某种学问的考据工作。”由此可见,尽管顾先生兴许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考据家”,但“考据”本身对于“学问”的重要性,他是完全推崇的。众所周知,顾先生对于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有高度自觉的,他说:

  我的工作,无论用新式的话说为分析、归纳、分类、比较、科学方法,或者用旧式的话说为考据、思辨、博贯、综覈、实事求是,我总是这一个态度。我确信这一态度是做无论何种学问都不可少的,希望在这一个态度上得和有志研究学问的人相互观摩,给专事空谈的人以一种教训。

  “这一态度”就是被众多民俗学家所极力称道的“科学方法”——搜集材料与系统分析——它构成了顾先生的“学问”观。凡是认同这一态度的便是“同志”,否则就是“专事空谈的人”(在顾先生眼里,鲁迅先生便在此列)。当有关“学问”的意识被提升到某种高度时,顾先生“民众文化”的思想观念,便被降格为某种有关“民众文化”的知识;研究者也就从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转变为现代学院派学者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下一条: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相关链接
·[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王加华 李燕]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朱振华]以民众为本位:当代节日志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追求
·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张士闪]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