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黄剑]日常实践的分化与回归:生活文化嬗变的机理分析
  作者:黄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1-02 | 点击数:9391
 

二、城市化和市场化背景下日常实践的分化

  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的日常实践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其内容、主体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实践空间和实践主体逐渐从地方社区生活中转移出去,不再限于社区中进行,也不再限于由共同体成员亲自承担,实践内容也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因而呈现一种明显的分化态势,其集体性和统一性明显下降。这种分化对于地方文化发展、共同体维系以及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日常实践分化的主要表现

  首先,实践空间由融合走向分化。随着职业分工的细化和多样化,现代职业体系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传统的“三百六十行”,人们工作的地点也不可能再局限于社区周边区域,大多是在远离社区的专门场所上班,大部分人成为通勤族。如是,劳动空间和生活空间不再叠合,而是从社区中分化出去。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产业的兴盛,大量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涌现,人们热衷于出入酒吧、商城、餐馆等各类消费场所。也就是说,人们原先的休闲娱乐空间也从社区中分化出去,社区相较于消费场所而言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社区生活于是变得单一和沉寂。而且,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无须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沟通交流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时空,这就是所谓的脱域化,人们进入社区公共空间的必要性大大下降,社区生活的内容被进一步抽离。

  其次,日常实践的外包化。外包化是指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务以服务购买的方式交给专门的人员去做,社区成员不再事必躬亲,而提供服务的人很多并不是熟悉的共同体成员,因此社区的互助性集体行动大大减少。这种外包现象在传统社会也存在,但是没有现在这么普遍,职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没现在这么高。前现代社会只会把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动交给专门人士去做,而现在任何活动都可以花钱请人来做,从简单的水电安装维修到复杂的修路建房都有专门人士提供服务,人们倾向于请人做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可以享受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因为专门人士服务效果比自己动手做得更好更快。因此在农村社会催生了雇工市场和租赁市场,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帮工模式。某些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高,例如做宴席、修建房屋、收割农作物等,一般都是花钱请人来做,理性化的雇佣关系可以不受熟人关系的限制,也可以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劳动能力高低和劳动内容来确定工资。某些活动则可以用机器来取代人力,尤其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上涨,租用机械设备反而更划算,但大部分村民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购买机械设备,因此就催生了收割机、挖掘机、打井机等设备的租赁市场。

  再次,民俗活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民俗活动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日常生活文化和实践,必然会随着日常实践的环境和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日常实践分化的趋势,民俗的基本要素、意义和功能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民俗活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是日常实践分化的典型表现,民俗活动的空间由最初的社区空间转移到商业空间,民俗活动的主体也由社区成员转变为专职的表演者或策划者。民俗活动由社区成员的亲历活动变为购买获得的职业化服务。

  空间是民俗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和其它传统日常实践一样,民俗活动的常规区域是人们居住的社区,它发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进行展演。在自己所属的生活空间进行民俗活动有利于营造熟悉、真实的情境,传统民俗活动的地点选择往往是“就地取材”,在住所或社区公共场所举办祭祀、宴席等活动,这就充分地把民俗活动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融合在一起,保持了民俗活动的地方性、生活化特质。民俗活动空间的在地性给社区成员参与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凸显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大部分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由当地居民构成,展演者和旁观者是互相熟悉和亲近的关系。他们在活动中彼此配合,甚至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共同完成那个神圣、欢乐的过程,因此展演者和旁观者的角色是互构关系,也是一体的关系,他们都在民俗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保持主体意识。

  现代社会商业化和职业化的趋势把民俗活动从社区生活中抽离出来,经过选择、改造之后移植到商业场所,例如酒店、旅游景区等,活动的组织者也由社区成员变为专职从业人员。除了服务购买方,参加活动的人则完全成为了旁观者,因为活动的核心环节已经外包,所以他们不需要深度参与其中。例如现在很多婚礼都外包给婚庆公司在酒店举办,婚礼的策划、组织等环节均由婚庆公司负责,喜宴这个环节则由酒店全部负责,新人和其他参加者只需按部就班地听从安排就行,无需投入很多精力亲力亲为。在社区之外的陌生空间举行民俗活动,造成了活动及其参与者与原生社区的疏离,他们未能在自己所属的空间中自然地演绎日常生活的意义,未能在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之间做到自如切换和充分融合。参与者在一个脱离真实生活场景的空间例行公事,按照程式化的编排去完成那些活动环节,这些活动祛除了地方性和家族性色彩,成为一种大众化、标准化的消费文化。无论是消费场所的人生礼仪活动,还是旅游景区的民俗表演活动,经过商业化操作之后,均成为了非日常的、非原生态的市场行为,民俗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表达和社会认同功能。商业化、舞台化的民俗活动失去了乡土性,过滤了深层文化意义,丧失了生活本身的朴素、生气和活力。

  (二)日常实践分化的主要影响

  日常实践的分化顺应了现代社会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提高了日常实践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使民众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常实践的分化也是导致地方社会及其文化衰落的重要动因。

  首先,实践空间的分化大大减少了人们互动交流的机会,人们都有各自独立的活动空间而很少有时空的交集,他们忙于各自的生计或社交活动,不再频繁进入社区公共空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脱域化的互动更是进一步疏远了他们的关系。实践的外包化使得传统的协作变得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只需雇请专门人士来解决就足够了,过去那种为了“大事小情”而把亲朋好友召集起来协作的情况越来越少了。随着日常生活中相互依赖程度的降低,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会逐渐淡化,生活共同体也逐渐松散。加上人口流动越来越普遍和频繁,地方社会的成员越来越不固定,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和社会整合模式。

  其次,实践空间的分化抽空了社区生活的内容和意义,人们把生产劳动和休闲娱乐等重要的活动转到专门的场所,社区的价值和意义大大下降,社区生活被边缘化为可有可无的剩余物。而地方文化生成的大部分基础和动力就是来自丰富的地方生活,人们有了深度的依存关系才会产生富有意义的角色、事件或物品,而社区生活的空洞化导致那些地方性知识、规范和风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致使地方文化发生、发展的氛围和动力都明显不足。此外,日常实践的外包化减少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原来属于地方文化中的知识和技能被专门人士进行专业化和职业化改造,而封存于从业人员之中成为稀缺资本,普通民众掌握的日常生活知识和技能则越来越少。概而言之,人们不再需要亲自掌握实用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来满足物质性需求,因为可以购买专门人士的专业服务;也不需要去制定和遵循各种繁文缛节去调节社区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和复杂了;更不需要自创作品来娱乐精神、表达情感,因为有专门的娱乐消遣场所来满足他们的精神性需求,更何况地方社会越来越缺乏可供创作的素材。因此,日常实践的视角可以用来解释地方文化式微的社会机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刘守华]走向故事诗学
下一条: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
   相关链接
·[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
·[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王海宇]从国家话语到日常实践:城市社区的邻里政治
·[刘铁梁]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邢莉]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
·[于学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文化研究·[尹虎彬]论小传统对价值观重建的意义
·[张多]让你的身体熟悉这片土地·[菅丰]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第三条路”
·苏独玉 田兆元 朱雷:文化是表演仪式,更是日常实践·[萧放]从成年礼的传承变异看传统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示范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