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陈金文]中国民间“动物与人”故事的生态文化价值
  作者:陈金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15 | 点击数:6785
 

  我们认为“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具有生态文化方面的价值。该类型的民间故事中人们由己及物,认为鸟兽与人一样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有自己的爱好憎恶,进而以为鸟有鸟言,兽有兽语,把鸟兽用他们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简单声音,视作与人类的语言一样可用来交流的工具。古代社会人民大众通过“识鸟言兽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表现他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表达了他们通过通晓“鸟言兽语”,与大自然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理想与愿望。

  目前,人类这种通晓“鸟言兽语”的愿望,已不再是纯粹的空想,而是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现在,自然科学界已经有人研究动物语言,甚至在个别大学还开设了动物语言学专业,专门培养动物语言研究人才。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语言是成系统、成体系的,是文明的产物、思维的产物,因而动物不可能拥有与人类相同内涵的语言。但动物也要交换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因而它们有一套奇妙的动物语言。有人把动物语言分为声音语言、超声语言、气味语言、色彩语言、行为语言等。

  人们还把对动物语言研究的成果逐渐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譬如,空中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一些机场就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惊恐的叫声,以便驱散它们。有人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和调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可见古代社会人类通晓“鸟言兽语”的幻想已经部分地变为了现实,而随着人类对“鸟言兽语”的破译,人与动物旧有的生态关系也必然会有改变或改善。而古代人类“懂鸟语的人”类型的民间故事等所表达的通晓“鸟言兽语”的理想和愿望,正是人类进军动物语言学这类科学研究领域的原初动力之一。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动物与人”主题之下,并列出“动物报恩”、“老虎报恩”、“蛇报恩”三个故事类型。本人以为“老虎报恩”、“蛇报恩”类型都可以归入“动物报恩”类型故事,同时,本人还认为“动物报恩”故事中的“动物”不仅仅局限于老虎、蛇等某几种动物。

  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该类型故事中最早载之于文字的大概是《隋侯之珠》的传说。汉许慎注《淮南鸿烈解》云:“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大江中御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许慎在《淮南鸿烈解》中较早地具体介绍了《隋侯之珠》的传说。在《淮南鸿烈解》之前,“隋侯之珠”便已时常在文献中被提起。《庄子·让王》云:“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以“隋侯之珠”与“千仞之雀”做比较,说明把握问题要分清轻重。《文子·符言》中云:“老子曰: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如得事之所由,得和氏之璧,不如得事之所适。”文子以为“隋侯之珠”虽然珍贵,但不如探知事物的根由更有意义。《韩非子·解老》云:“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物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以为“隋侯之珠”为至美之物,故不需再加修饰,表达了其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就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隋侯之珠”的传说可能在战国时期就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

  另,《后汉书·杨震列传》注引《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该传说讲杨宝因救了一只黄雀而获得好报,荫及后代子孙。也是一则较早见之于文献记载的动物报恩故事。

  总之,动物报恩类型的故事在战国时期就可能已经产生,到两汉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了。目前,该类型故事在我国民间社会仍流传甚广。现在流传于民间的动物报恩类型故事,主要有“蜈蚣报恩”、“老虎报恩”及“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等几个类型。钟敬文最早将蜈蚣报恩故事归纳为一个类型,丁乃通则称其为“蜈蚣救主型”。顾希佳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情节单元:

  1.一年轻人(书生)救了一条蜈蚣(或蟾蜍、蛇、青蛙等),以后一直喂养它,带了它上路;

  2.途中听一声音叫他名字,他答应了。别人告诉他:“这是恶蛇(或妖精),半夜会来吃你的。”

  3.他要把蜈蚣放走,蜈蚣不肯离去。

  4.夜里恶蛇袭来,蜈蚣与其搏斗,杀死恶蛇,蜈蚣也中毒死去。

  该类型故事可见之于多个地区的民间文学集成资料,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记录的《蜈蚣与书生》的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上海黄浦区故事分卷》中记录的《青蛇报恩》故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西玉林市民间故事集》中记录的《蜈蚣山的传说》等,都属于该类型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陈泳超]从感生到帝系: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
下一条: ·[毕雪飞]“诞生”与“出世”:中日幽灵育儿故事比较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