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凯瑟琳.博兰]“我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口头叙事研究中的阐释冲突
  作者:[美]凯瑟琳·博兰(Katherine Borland)著 沈燕译 王均霞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3 | 点击数:5787
 

      对女性主义者来说,阐释权威问题是特别成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常常包含着一种自相矛盾。一方面,我们试图通过在一个忽视抑或轻视女性文化的世界中重估女性视角、女性生活及其艺术以为与我们合作的女性赋权。另一方面,我们秉持一种鲜明的关于结构性条件(structural conditions)导致特定的社会行为的政治观点。我们的很多田野合作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她们恐怕也不觉得这一观点合理。我自己做的有关我的祖母的赛马场叙事的研究,就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即在民俗传承的过程中,有关阐释的冲突是如何出现,或者说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当我们女人有分歧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于我而言,通过让主体为自己说话这种方式克制阐释,即便不算虚假的,似乎也是不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为我们收集的叙事设定了最初的读者,这一事实影响到我们的合作者后续建构她们故事的方式,接下来我们对这些故事的呈现——在特定的标题下,在特定的出版物上—— 又会影响到那些潜在读者对这些文本的解读。再者,女权主义理论对我们的社会提出了有力的批判,作为女权主义者,我们可能会致力于使这种批判尽可能有力和直接。那么,我们该怎样以一种既可以给予女性讲述者阐释方面的尊重又不用放弃我们对其经验进行阐释的责任的方式呈现我们的研究?

      对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简明的答案,但我相信通过反思我们的实践,可以找到一种更敏锐的研究方法论(methodology)。基于这种反思精神,在此我提供一个发生在我和我祖母之间的纷争,当时我正冒险对她的叙事进行解读。首先,鉴于这个叙事的磁带版本足有 25 分钟长,我将对其进行概括。然后我将呈现她在表演中的叙事框架,以及我在解读过程中进行的重构。最 后,我将呈现她对我的解读所做的反馈。通过对故事进行概括,并从我的主观视角对故事进行删减,我早已按照自己的喜好预先对故事“做了手脚(stacked the deck)”,但我祖母的评论强有力地挑战了我在文本阐释权威方面的假设 。

      比阿特丽斯的故事从一个简单的场景设置开始:在大看台上,她发现自己刚好坐在豪德 • 布佐(Hod Buzzel)的正后方,“就是他,”她说,“致使我离了婚,我真的非常恨他。”豪德由他的儿子陪伴着,他的儿子是个县检察官(比阿特丽斯说,“虽然方式不同,但他跟他父亲一样坏——他是个势利眼”)。比阿特丽斯的父亲也非常了解这对父子。

      比阿特丽斯,这个叙事者,接下来就开始解释为了挑选马匹而确立下来的系统。观察者们通常会买一份“记分卡”,上面列着马匹和车夫过去的得分记录,当马走过看台前方,他们还会评估这些马。比阿特丽斯的个人选马系统 主要依赖于她对马和车夫的显在优点的判断。她解释道:

      如果我可以找到一匹正好能取悦我的马,同时这个车夫也能得到我的欢心⋯⋯那么这就是我的选择了,你懂了吗?所以,这个特别的下午⋯⋯我发现了这一点。由于这并不经常发生,但无论如何,我发现了⋯⋯完美,就我个人而言,而且我绝对相信,那匹马是会赢的。

      比阿特丽斯决定将赌注下在一匹不出名的马上,它叫林恩•斯达(Lyn Star),由一位年轻男性驾驭。她知道这名年轻男性的父亲在这场比赛中驾驭着另一匹马。她的父亲和布佐父子则都挑选了布莱克 • 莱什(Black Lash),这匹马因其速度而著称。

      后续的活动表现出叙事模式固有的潜力。在轻赛马比赛中,车夫坐在位于马后方的一个二轮、单座车厢中,这种比赛是以一系列的三次分组赛(three heats)的形式来进行的。换言之,当天下午,同一组的马车要互相分别进行三次比赛,再以同样的方式轮流与其他三组马车进行比赛。通常,车夫们独自行动,独立与他们的对手们展开竞争,但是一位父亲和一个儿子在同一赛场上出现,这让比阿特丽斯意识到一种可能性,即他们两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合作。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每一次比赛包含着三个阶段:挑选一匹马并放下一次赌注,好好观察比赛,再回收中奖的票。关于这次所讲述的特殊的比赛,这对父子的重复性策略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性元素,而比阿特丽斯将希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

      每一次比赛,这位父亲都会迅速跑到 前面,为其他马设下一个速度,而同时他儿子就会驾驭着马一直跟在他后面大步跑。当马跑到第二圈,它们开始自行行驶,此时,父亲就会挪开位子,让他儿子的马车跑到轨道上来(跑道的内侧车道),这就迫使紧挨在一边的布莱克 • 莱什不得不跑到外侧车道并一直在旁边追赶。这个过程中,这种作战策略得到应用,而戏剧性的张力正是通过这种变量生产出来的。在第一场分组赛中,林恩 · 斯达领先了布莱克 · 莱什一个鼻子的距离。第二次比赛中,它与布莱克· 莱什不分伯仲。第三次比赛,父亲的马经过前两轮的表演,已经虚脱,逐渐落在了后面,此时只剩下林恩· 斯达和布莱克· 莱什之间的角逐。但因为林恩· 斯达一直跑在内侧车道,事实上车夫还从未真正驱赶过马。而这次当他真的开始驾驭马前行时,就领先了布莱克· 莱什半个马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徐春伟]明明是织女被迫嫁牛郎,怎么成了追求自由爱情故事?
下一条: ·[毛巧晖]文化交流与民族特性的凝铸:基于京族口头叙事的考察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子健]浅析泰伯形象的政治隐喻意义·[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