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作者:记者 姜红   摄影/图:记者 姜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11 | 点击数:4045
 

  人文与科技相互交融

  朝戈金表示,人文与科技在未来应该会携起手来。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发展,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技术得以分析、保存、档案化,为传统文化在目前及未来的复兴和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科技进步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让艺术、人文思想的传播更迅捷、方便。今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假如人类能够从体力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人的精神需求会更多。科技与人文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科技的进步可以促进人文科学发展,人文科学也希望拥抱科技,通过科技发展自我。

  阿勒-纳西夫提出,如今人文与科学的合作越来越多。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一方面它与气体排放、低碳等具体技术性问题相关,另一方面,人们还要思考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它同时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需要二者合作。在抗击气候变化问题上,跨学科研究还有待大显身手。

  “在现代生产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金惠敏称,在当前社会,科技和人文都可以创造价值。例如,工业设计加入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美学价值;科技产品除了可以满足实用需要之外,也可以满足精神需要。很多科技产品除了不断更新技术,还要不断改进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安德明认为,科技与人文的互补与融合,既是一种趋势,又是当务之急。长期而言,二者尽管有冲突,但是也在冲突当中相互支持与补充。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得以向前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8月11日 14:2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徐力恒 陈静]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下一条: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欧洲人文学术会议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
·[斯蒂芬·麦克萨尔]人文科学的非预期价值·[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奥撒格哈尔]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
·[阿达玛·萨马赛扣]人文性或者说如何满足人类对人文的渴求·[马尔可洛娃]我的面庞,我的土地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成立·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程武:让互联网站在人类思想的河流上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FFS)在比利时列日宣布成立·格塔丘·安吉达:人文科学的价值,正在于赋予世界以意义
·“人文性”把人与人连起来·世界人文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
·朝戈金研究员连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程武:与人文共享连接的力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