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周兴泰]古代辞赋与中国叙事传统
  作者:周兴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8 | 点击数:7659
 

  卒章显志的叙事范式

  赋之所以为赋,不仅在于铺采摛文与设辞问答,它还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卒章显志。所谓卒章显志,指作者在进行了充分详尽的铺叙的基础上,于赋的末尾进行述志与讽喻,或流露爱憎褒贬、是非曲直等情感,或表达讥讽指摘、劝谏引导等意图,或展现自身的个体人格、理想怀抱等。

  荀子《赋篇》以隐语的形式,对礼、智、云、蚕、针等物进行了详尽的渲染铺陈,末尾附有“佹诗”与“小歌”,乃曲终奏雅,浸透了作者的牢骚与讽喻。受此影响,汉赋作者也通常在篇末披露自己的思想襟怀,以达到讽喻的目的。如枚乘《七发》,最后归于“要言妙道”,讽喻诸侯子弟腐化享乐的生活,引导他们走向正道。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作为都邑赋的典范,其在赋末表达对帝王奢侈豪华、荒淫腐朽生活的讽喻之意也很明显。

  纵观整个辞赋发展史,后世那些优秀的辞赋作家很好地继承了这种“卒章显志”的传统,并由此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文辞警策,如苏轼《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赋的卒章显志,正如热奈特所说的“副文本”,是为正文本服务的,它揭示了正文本的主旨,起到了补充主叙事、为主叙事增色添彩的作用。没有它,正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可能要大打折扣。同时,在故事叙述的结尾,叙述者现身说法,从幕后走到前台,饶有兴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价值判断,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中国古人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发扬一直未曾中断,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蒲松龄《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叙述的自由,彰显出叙事主体的意识。卒章显志是古人心中经典恒久的叙事范式,后世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中几乎都以讽喻性的诗句结尾就是很好的例证。

  基于口头韵诵传播的听觉叙事

  听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相互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中国古代先民对声音异常敏感,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聆听着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丰富声音,由此逐渐形成一种高超的听觉辨别能力,其体现之一就是他们对拟声词的运用达到了娴熟自如的地步,《诗经》中对各种声音的描摹,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伐木丁丁”、“筑之登登”等,就是明证。更有甚者,中国古代有些文体在其兴起演变的过程中与人类的听觉之间存在种种紧密关联,而这突出体现在辞赋身上。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主要是从“诵读”的传播方式上来把握赋的。先秦时期赋诵文学的发展,同瞍矇之流的艺术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瞍矇都是盲人,他们比常人对听觉信号更为敏感,对各种声音信息的记忆力特别发达,所以他们所“赋”、所“诵”在当时主要指诵读韵语,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但仍具一定声调节奏的口诵传播方式。

  俗赋作为一种口诵文体,源远流长,它源于先秦时期的民间讲诵技艺,而后一直稳步向前发展,如1993年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神乌赋》,王褒的《僮约》、扬雄的《逐贫赋》,魏晋时期曹植的《鹞雀赋》、左思的《白发赋》,唐代《晏子赋》、《韩朋赋》、《燕子赋》等。俗赋听觉叙事的性质异常突出,主要体现为:具有叙事繁复细化,即将事件掰开来反复讲述的特点;在社会下层民间以口头韵诵传播的方式存在,是最适于讲述、最易于记忆的;大量采用当时通俗的口语俚语。

  随着赋从口诵文体向书面文体的转变,文人赋长期占据赋坛的主流,其听觉叙事特性同样鲜活突出,只不过它已将重心转移到了对外部世界声音的传神描摹上。这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赋家对“音乐”的描摹已从简单的“拟声”进化为“听声类形”,如汉马融《长笛赋》对笛声的绝妙比喻:“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泛滥溥漠,浩浩洋洋。长矕远引,旋复回皇。”马融已有意识地运用“以听通视”的通感手法,将本来诉诸听觉的笛声转化为可见可知的视觉形象。这种例子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比比皆是,如嵇康《琴赋》、成公绥《琵琶赋》、萧刚《筝赋》等,赋家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打通了耳朵与眼睛之间的界限,让无形的声音变为有形的视象,由此听觉叙事达到一种更为高级的境界。

  总之,在人的叙事能力由稚嫩而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辞赋因对外部客体世界的精细描叙,使人的叙事思维大步向前跨越,从而架设起中国文学由表现主观向反映客观转变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4日 第660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董乃斌]建构基于中国叙事传统的本土叙事学
下一条: ·[吴怀东]“小说”源流与唐传奇的民间口说传统
   相关链接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王威]新媒体语境下的口头传统演述
·[马志远]丁兰刻木故事的结构分析及其叙事传统·[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