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刘锡诚]历史的壮举 关键的一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的六条标准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4 | 点击数:4712
 

  (四)当地独有的作品和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是否搜集到并记录下来了?

  如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小调一类作品,其地域特色就特别明显,大多以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为本事,在流传中多所附会,成为口头文学,离开了当地的“水土”,是不可能成活的。因此,在注意搜集广泛流传和有普遍意义的民间口头文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当地独有的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

  (五)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在普查中所搜集到的民间口头文学材料,是否是直接从讲述者的口头忠实记录下来的?过去搜集并发表过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物)民间文学作品,是否按忠实记录的要求经过重新审核、甄别或复查过?

  为了把今后将要编纂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这座宏大工程建立在翔实可靠的民间文学材料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必须把紧忠实记录关,要求所有材料必须是按讲述者讲述的原貌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的(笔录或录音),而不允许在记录过程中就按搜集者的意图随意加以修改。对于过去搜集和发表的民间口头作品,应逐一重新审核、甄别或复查后,作出判断,决定取舍,既不可一概吸收,也不可一概排斥,具体作品要作具体分析。

  (六)普查中搜集记录的民间口头头文学,是否加注了附件材料(讲述者、讲述环境、作品产生和流传变异情况及其他)?

  要求有必要的附带材料,是民间口头文学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民间口头文学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流传衍变的,是“层累地造成的”,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传承者和讲述者,都会叠加上或改易一些细节、元素、人物、甚至情节。对于一篇作品来说,在讲述时,讲述者与讲述环境对于作品的口述文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山东省民间文学集成培训班、1986年3月召开浙江省第二次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修改而成的。——作者附注。)

  (原载《民间文学》1987年第2期)

  [1] 晓华《交流各地工作情况 介绍普查试点经验——省集成办召开第一次集成经验交流会》,浙江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通讯》第5期,1987年4月10日,杭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恒]戏曲地域文化研究离不开传播学、接受美学视角
下一条: ·[刘锡诚]谈谈民间故事的记录、整理及其他[1]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