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马知遥]中国虎文化探源及民间布老虎生存状况反思
  作者:马知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10 | 点击数:13668
 
 
2、各民族虎文化崇拜的表现和精神指向
 
虎文化在中华民族有那么悠远的历史,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通过什么方式延续?其在民间的存在理由又是什么?在当代的中国农村,虎文化仍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辟邪镇宅的虎,这样的虎通常会放或贴在房间的柜子上,或者贴在米缸上,或者家中的门窗上。所以表现方式就有了变化:有的是做成布老虎,有的是通过剪纸有的直接就是年画。民间的虎有的专用在端午节,这一天孩子要身穿绣有五毒的背心,图案基本上是:周围是五毒中间是老虎,意味老虎可以驱除五毒。而且这一天的老虎图案称为“艾虎”,艾是艾草的意思,本来就有驱邪的作用。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普遍有在端午节绣“艾虎”的习惯。只不过“艾虎”的造型各有不同罢了。陕西、四川、两湖、云贵等地习惯在门楣上挂木制的辟邪虎头,或在葫芦瓢上画虎头,称之为“吞口”。在山东河南当地的民间布老虎造型,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虎的眉毛大多是两片艾叶的形状。这其实与艾草能辟邪有一定关系。有的地方老虎的眉毛是两只相对的鸟儿,比如在河南淮阳一带的庙会上,老太们手工绣制的虎头鞋绣样中就有双鸟双鱼相对的图案,象征男女结合、新生命繁衍之意。而在陕西凤翔虎眉中的双鱼是隐藏在强烈的色彩和装饰中的,不细看便不易发现;运城的布鱼尾老虎,不仅虎身、虎尾是鱼的造型,而且还要极明显地在虎身两面各绣一条大鱼鱼尾相连相交。在中国民间过去铺首都是虎头,后世纪不断的演化,变换成各种造型,早已经失去了原貌。不过我们在河南农村发现,很多河南民居的大门上那些铺首很明显保持着虎头的造型,这和其他地方有显著不同。
虎在汉族人家中不仅是保家镇宅的神物而且是能保护小孩辟邪驱害的瑞兽,同时,民间传说也赋予了虎很多人性化的内容,将一只凶猛得大老虎温柔化成为能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朋友。胶东一带流行一种名叫“龙生、虎奶、雕搭棚”的儿童护身符性质的剪纸,最简单的一种就是一虎一孩,虎做笑脸、垂尾、藏爪状,表现了母性的慈爱,腹下一孩仰面吮虎的奶头。这个画面中显示出的虎是人类的母亲的情节令人感动。也充分表现了先人对自然的无上崇敬,渴慕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精神镜像。同时民间关于这个图案和项羽的出生联系到了一起。据说楚霸王项羽当年出生相貌离奇被父母丢弃,结果受到了老虎滋养的故事。从中也可以看到民间对此图案寄予的美好寄托:能够家出虎子,如项羽般顶天立地。除此之外,汉民族的先民对虎一直非常敬畏,早在周代,年终大祭万物就包括祭祀老虎,认为老虎是农业生产的保护神,祭祀老虎是因为它能吃祸害庄稼的野猪。“大概从西周开始,我国的崇虎社会活动出现了习俗性的内容。约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灭商,基本上承继了商制,在国家的礼器上沿用商化的形制,纹饰仍是虎纹、龙纹、凤纹。其宗教活动也依然是原始巫术宗教性质,把龙、虎、凤看做通天的使者和神祗、事事问卜,一年四季都有祭祀。周王每年十二月举行‘蜡祭’,又谓‘罗祭’。‘罗’在彝语中的意思是虎,蜡祭、罗祭便是对虎神的祭祀。”(10)
云南纳西族的门神是牦牛和虎,虎是始祖神灵。虎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虎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落日时开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结束。聚居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自称为“罗罗”,即虎族。男人为“罗罗颇”,即公虎,女人为“罗罗摩”即母虎。每年春节,这里的彝族都要祭虎、跳八虎舞,过八天盛大的虎节。(11)可见,虎作为始祖神灵已经深深进入到彝族文化中。用狂欢化的舞蹈形式和广场文化的方式表达对虎的敬畏和殷勤,这是娱神的方式,自古都是如此。其目的无非是获得神灵的保佑和平安富足。“虎纹戈是巴蜀青铜兵器的重要种类。通过对这些虎纹戈形制及纹饰两方面的类型学研究以及时代的推断,可以发现其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从文化族属上讲,四川地区发现的虎纹戈主要为巴戈,是巴文化的组成部分。巴戈上的虎纹与巴人崇虎有着内在的联系。”(12)巴人崇虎的习俗从兵器中也得到了展示。虎作为其氏族神灵自然需要在战争中给他们的子民以力量和护佑,而“虎尾”作为神灵的一部分自然带有神威,代表了神灵的力量,这符合原始巫术思维,属于接触巫术的一种表现。根据佛雷泽的《金枝》论述,接触巫术在原始社会包括现在都很流行,人们从内心里表现出对神秘生命现象的敬畏。但苗族村民不喜欢老虎。通常蔑视老虎,甚至仇恨老虎。苗族更不饲养老虎。凡是讲到老虎的故事,统统是消极的。“在武陵山区苗族村民看来,最能辟邪的不是老虎而是水牛。在苗族心目中,龙既是水也是牛,故在刺绣中多有“牛龙”或“龙牛”的图案。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特征,与彝族的游牧文化截然不同。”(13)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时也透露出了农耕时代矛盾的存在不仅是政治政权的争夺更有因为民族不同信仰造成的矛盾。对一方图腾的痛恨恰恰显示出民族矛盾和冲突已经到了很深的地步。与中国相比,韩国的历史虽不长,但韩半岛的崇虎文化却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历史记录方面看,仅是朝鲜时代,就有多处有关山上有老虎栖身,都城甚至王宫内有老虎出没的记载。老虎自古以来就被韩民族当作山神来崇拜,而且老虎还被描写为审判人类罪恶的存在。“韩民族的虎崇拜习俗是从山神信仰为中心发展而来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习俗却是以祖先神信仰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图腾文化进行详考,就可发现他们大致是以老虎作为祖先神加以崇拜的特征。其中,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巴人与白虎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白虎可以代表巴人,巴人也可以自称白虎之后。”(14)其实韩国学者对虎文化的这段阐释有问题,中国很早以前的先民们对虎的崇拜恰恰也是将其作为山神对待的。汪玢玲在《中国虎文化》中指出:辽宁各地讳言虎字,皆以山神爷呼之。山神爷的生日民间定为农历三月十六日。由此其实我们可以解答学者曹振峰先生在其专著《虎文化论述篇》中一段阐释,文中写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封为王,他的皇冠为山形冠,至于为什么戴山形冠大概是为了显示其“大也”、“始也”的威仪。金文的“皇”字,便是“大”和“始”的含义,顶上多为山形。以上这段阐释多少有些勉强。其实没有解决皇冠为何要为山形的疑问?为什么大和始就必须为山形而不是别的形状?如果从先民对虎的崇拜,虎在民间为神为狩猎民族最为敬畏的山神,我们就能很自然地理解,为什么皇帝的皇冠要为山形,为什么象征“大”和“始”了。老虎是最强大的,是先民们的保障,是一切的来源。故而为山神,故而用山形。“韩民族的虎头信仰却是其虎文化的原型。人认为老虎是令人非常害怕的动物,它所具有的威严和勇力起者咒术的作用,可以驱除灾厄。在韩民族民间信仰中,随着虎头崇拜信仰的传播,虎图腾的咒术功能也得到了强化:把人日和寅日放在同等地位上:把人日和寅日放在同等地位上来看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四代]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中的时空观
下一条: ·[马知遥]非遗生存的困境解析
   相关链接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
·[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韦布花]文化生存与困境:水族端节嬗变的自我抉择之路
·[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杨煜坤]困境与超越:“轻文明”图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境况思考
·[孙正国 熊浚 刘梦]长阳土家族白虎文化的融合传承论·[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莫非]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生存与传承发展探析
·[金丹妮]村落宗族的当代复兴及生存策略·[苏东晓]《春蚕》:民俗的文学展示
·[唐韶军]论村落武术的三种文化生存态势·[孙正国]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生存智慧
·[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吉国秀 李丽媛]作为生存策略的农村民俗: 变迁、回应与中国社会转型
·[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马知遥]布老虎民间艺术调查手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