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牛郎织女故乡山东省沂源行
  作者:梁凤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5 | 点击数:5500
 


七夕传说 (资料图)

沂源织女洞外景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这个传说究竟缘自何处?经专家多方考证,发现出自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

  西周时期的《诗经·大东篇》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译文:看那天上的银河,照耀灿灿闪星光。鼎足三颗织女星,一天七次移动忙。纵然织女移动忙,没有织出好纹章。牵牛三星亮闪闪,不能拉车难载箱。)据专家考察,大东的位置在泰山以东,临淄、曲阜一带,核心位置正在今天的山东沂源县燕崖乡。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发源地,燕崖乡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与传说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沂源的牛郎织女传说也因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近,笔者来到享有“中国爱情圣地”美誉的沂源,一探牛郎织女故乡的究竟。牛郎织女景区距县城15公里,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织女洞、牛郎庙、情人谷、神清宫等20多个景点组成,地貌的特征逼真地显现了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在天成像,与地成形”的奇观。

  笔者首先来到燕崖乡牛郎庙旁的千年古村——牛郎官庄,村里五六百口人大部分姓“孙”,以牛郎的后代自居,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附近的大贤山上石碑很多,历代文人墨客登临后留下许多诗文摹刻,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关联。走进牛郎庙遗址,笔者得知这座庙宇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后始具规模,为一幢二层阁楼式建筑,青砖碧瓦,彩绘斗拱。殿内设有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边是一尊卧着的金牛,院内古柏参天,清幽别致。如今牛郎庙早已坍塌,仅存遗迹。

  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高8米、宽7米、长约10米,传说是西王母囚禁织女的地方,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又名织女仙阁。它依山凭势而建,系二层楼阁式建筑,洞内陈设有织女等彩色塑像。洞中存有古碑数块,年代最早的可上溯到宋代。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层上,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楼阁第二层的前脸上,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正可让脉脉含情的织女临窗端坐,与河对岸的牛郎隔河相望。洞口一侧立有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立的石碑,上刻沂水人王松亭所题《登织女台》诗,诗云:

  高攀石凳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

  纵知机杼此中有,哪信鹊桥渡后闲。

  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

  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

  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

  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诗碑为云溪处士孟天荣书丹,一手行草字体流畅飘逸,为意境雅丽清新的诗作增色不少。

  织女洞上面虬枝倒挂,下面沂河畔风光无限。笔者发现洞旁有块石碑,为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所立,上刻“织女洞重楼记”。碑文记载:“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是说唐代时有人从此经过,听到洞内有札札的机杼声,以为织女在织布,所以就修建了织女洞。织女洞南面的峭壁上,镌刻着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县白锡元手书“钟灵毓秀”四个古朴大方、遒劲有力的大字。

  崖上与山下,盈盈一水间的两处古建筑,演绎了遥远星空中银河岸边的动人故事,显示了先人们独有的匠心。天空有银河,地上有沂河。这一天作地造之巧合,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梁凤英 文/图)

 

  文章来源:中新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8月05日 08:14

上一条: ·壮族“七月香”戏水节
下一条: ·东莞望牛墩看拜七仙女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