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杨家将: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思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09 | 点击数:5761
 


   ■书名:《华丽之伤》

  ■作者:严优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3月

  ■读家:思伽

  ■推荐指数:★★★★☆☆

  小说家讲故事不断地求新求变,又是穿越又是颠覆,但对于一个受过民俗学训练的人来说,故事就算是孙悟空七十二变,也未必翻得出普罗普公式的手掌心。故事总是类型化的,天下的故事就那么些,关键在于怎么讲。立意不同,手法不同,故事就有了千差万别的色彩和温度。这点感慨,来自最近读的一本小说——《华丽之伤》。

  作者严优北大中文系出身,念书时被刚健清新的民间文学所蛊惑,遂投身民俗学的大本营北师大,原本以为可以静心伏案读书,却不料被带到了广阔天地做田野调查,对故事、文学、民俗的看法也就起了变化。她硕士论文研究的是杨门女将,毕业后没做学术,但也没忘记文学,没忘记杨家将,遂有“北宋大风歌”系列小说——五年前的《小妹挂帅》,写穆桂英;新近的《华丽之伤》,写柴郡主。

  《华丽之伤》中,起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金沙滩杨门救驾,杨令公碰死李陵碑,潘美射杀杨七郎,杨六郎告御状,寇准断案……一切都没什么变化,但看上去又那么不同。这个不同,在于重新开掘话本、评书、戏曲等民间文艺不曾顾及的戏剧性,特别是两性之间的张力,于是,新的视角和理解诞生了。

  《华丽之伤》以柴郡主和杨六郎的故事为主线,但与其说它是爱情小说,毋宁说是一部成长小说。杨六郎,从少年郎到中年汉,天之骄子历尽磨难,死里逃生,成为一个复仇者,又成为一个重任在身、镇守边关的名将。而柴郡主,这个在民间文艺中面目模糊的贤妻良母,更是获得了触手可感的温度。她本是身份高贵、备受娇宠的单纯少女,只因一见钟情,下嫁教养、环境截然不同的杨家。婚姻生活并非岁月静好,她要经受从女孩成为女人的无知和慌乱,要忍耐丈夫出征和守边留下的空白;当她成为母亲,又眼看着儿子违背她的意愿执拗地奔向自己的梦想,她能为自己保留的,只有少女时代那心动的刹那……这一切,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最朴素的秘密。

  《华丽之伤》中的人物,几乎个个有来历,来自民间文艺,甚或于史有征。此书本该有一篇文采斐然的长篇后记,作者本着学术兴趣,对杨家将故事的相关史实、人物,以及民间文艺的呈现,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如果和小说对照,是颇能增加些兴味的,可惜这一版竟因故未能印出。即便如此,在小说的细节上,依然闪耀着作者对历史的兴趣。

  民间文艺与官修正史之间的关系,是耐人寻味的,取舍之间,涉及对“真实”的判断,涉及历史观。杨延昭在史书中记载寥寥,官职也不算高,但《华丽之伤》的兴趣并非都在闺房,它依然不吝笔墨地描绘杨家将抗辽卫国的忠勇和惨烈。我想,这中间隐含着作者的“民间立场”,是对正史一种无声的反驳——杨家将的“历史地位”,是在瓦肆书场中,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中,在漂流的岁月和牢固的记忆中确立的,比起史册上的几行墨迹,它自有一种不可磨灭的坚实。

  但这种民间立场,又并非对民间传奇无条件的认同,或试图将其附会成历史的影子,而是对民间素材加以审慎的选择,淘汰掉过于离奇的,同时尊重、信任和延续民间千百年来积累的判断,情节可以大胆想象,是非善恶绝不含糊,更不做无聊的猜测和颠覆。因此,这部出于女性之手的小说,底色并不柔弱,而是有一种堂堂正正、清新明亮的气息。

  但前方的杀敌浴血,总不及闺房心事展现得那般细密。小说开头,写柴郡主的少女时代,多方铺陈,细腻委婉,从容不迫,很见功力,但随着情节的进展,叙事技巧却渐渐变得单一了。

  严优的“北宋大风歌”已经唱出了两曲,从穆桂英到柴郡主,时间倒流,下一曲的主唱,依然是女性。面貌截然不同的“她们”,都将在她的“新历史传奇”中获得完整的人生,那是历代的杨家将演义遗落的故事。
 

         榕树下:讨论区

 

 

  文章来源: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2011-6-30

上一条: ·[牟钟鉴]从宗教学与哲学看中国神话
下一条: ·[郭英剑]文学史能不能这样写?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 ·[王尧]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张金金]“无份”与“有份”·[杨晓红]附会与挟君自重:民间传说中的帝王形象存在
·[王焰安]韶关客家民间传说类型概说·[孙英芳]作为生活实践的地方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