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统知识介绍
  作者:WIP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9 | 点击数:6452
 


  7.71 第2章一节论述了知识产权和也被称为民间文艺表达(expressions of folklore)的传统文化表达(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TCEs)。近期,国际知识产权政策讨论更多地关注于传统知识相关事项,特别是传统知识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保护。传统知识越来越被视为知识的内容、实质或思想(诸如传统的某种植物药用技术秘密,或者传统的生态管理实践),而非被视为传统文化/民间文艺表达(TCEs/expressions of folklore)传统文化的形式、表达或表现(诸如传统歌曲、表演、口述或图案设计)。本节回顾了当前就传统知识保护所进行的讨论。这一讨论已处于一个深入探索的阶段,在WIPO和一些其他国际组织内受到积极关注,但对许多国家政策领域来说仍属超前。

  7.72 诸如本土或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持有人强调,其传统知识、构成其环境一部分的遗传资源(如植物)和反映其文化特性的传统文化/民间文艺表达存在整体关联。WIPO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 (IGC)于2001年(原文如此——译者注)建立以全面处理这些事务,也因此处理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表达的保护,以及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

  7.73 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吁产生了复杂的问题。首先,何为产统知识?本土和当地的智力和精神传统所具有的惊人差异,能否归纳于单一定义而不丧失其赖以存在的多样性?而且“保护”意味着什么?保护什么,从什么保护,为了什么目的,为了谁的利益?如果传统知识中存在权利,谁应当享有权利,而其又应当如何执行?

  7.74 涉及到这些问题, IGC的传统知识保护工作突出了与它们的密切关联。例如,存在这样的担心:在知识产权制度下保护传统知识的企图会使传统知识成为第三方资产而使其脱离产生并培育了它的社区,从而剥夺了它们的根本利益。因此社区主张对传统知识的任何保护,都应当捍卫其精神上、科学上和法律上的根源。对许多社区而言,决定知识如何保护的祖传习惯法和惯例对于知识的本身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法和知识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传统知识不可或缺的社区生活、传统时间和信仰——这些根源,难道应当仅仅得到对其所产生的智力和文化成果的保护?


  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制度

  7.75 这意味着,对于传统知识保护的寻求,实际上是对于知识产权制度基本原则和前提根本性的重新估价,以及就如何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正式概念和结构相联系的一项复杂探讨。一些人认为,基于得自传统知识的材料而提出的非法财产权主张,知识产权是在推波助澜。但实践已经显示了知识产权制度是如何加强传统知识和相关遗传资源持有者权利的,并且有助于定义和构筑起其无形资产如何使用以及利益如何平等的分享

  7.76 这要大量依靠对本土和当地社区挖掘更多的实践渠道,并增强其从其选择中获益的能力。由此引发了下列关键问题:

  什么是亟需?是对传统知识创设新的法律保护形式,以加强社区利用现有机制的能力,或在法律制度的发展适应和实践的能力建设之间建立协调纽带?


  传统知识和全球市场

  7.77 由于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日益被察觉,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传统知识和相关的遗传资源已经被用于创造新的工业品、医药产品和农产品。另外,许多传统知识体系,其文化、精神和技术的内容得以幸存而免于作为历史奇珍归入档案——(这些内容)常常被用于对抗现代科技社会影响和冲击:传统知识保留了许多现存社区的生活片段。当然,在国际知识产权中,传统知识是一个新的概念。WIPO于1998年开始着手传统知识方面的工作。而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国际法上认可传统知识的里程碑——缔结于1992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5-03-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延超]转向交易: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计算
下一条: ·王文章: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将有配套法规具体落实
   相关链接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Chiara Bortolotto]“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1年会·[张遵勇]基于民俗视角下的江淮地区牌九、麻将方言术语调查实录
·[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李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
·《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周林]加快制订“民间文艺”版权条例
·潘鲁生:加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刘金龙 张明慧 张仁化]彝族生计、文化与林业传统知识:以云南省南华县为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
·专家: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活着”用着才是真正保护·全面深入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传统自然学·[周林]破解民间文艺版权立法困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