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壮大城市综合实力
——访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专家学者
  作者:记者 徐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24 | 点击数:12329
 


文化是城市底气所在、实力所在,也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
昨日,中国顶级民俗专家学者齐聚洪城,召开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共商民俗文化发展大计,共绘民俗文化发展宏图。
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部分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倾听他们纵论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刘魁立:让市民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昨日,在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现场,记者见到了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他穿着深色西装,打着条纹领带,戴着金边眼镜,气质儒雅。他说,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增强民众的生活幸福感。

  “中国民俗文化就像一条千年流淌的‘母亲河’,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我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生生不息地融化到我们民众血液中,深深植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刘魁立看来,实现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看重的是它们所体现的民间文化内涵,因为这些内核的东西损失起来是很快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于这些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就显得更加珍贵。保护民俗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刘魁立说:“人类发展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授得来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这些文化遗产,就会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其意义大大超过了保护遗产本身”。

  南昌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近年来,南昌城市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刘魁立认为,从民俗的角度应该看到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项事业,因此,打造文化大市、文化强市,应该更多地让人民群众来参与。而民俗,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包括需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自己的民俗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自觉意识,这些都非常重要。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基础。如何培育它、关注它,如何让它在今天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不仅仅是创作出几个剧本,或者是有几个像样的舞蹈,有这样的剧本和舞蹈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关键的是南昌市所有的百姓过得幸福,使他们的文化生活,非常的有色彩,大家的幸福感非常强,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梅联华:南昌民俗文化要走向全国

  “打造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民俗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昨日,出席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的南昌民俗文化专家梅联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民俗文化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国以民为本,俗以民为先’。”梅联华说,这里的俗就是指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民俗是文化的根源,是老百姓的生活根源,它散落在民间,是活动状态而不是静止状态的,像“年夜饭”、“放鞭炮”流传至今。去年,我市作出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重要决定,梅联华认为,这对南昌民俗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南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南昌有4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联华认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需要对瓷版画、安义唢呐等这样的“非遗”品牌进行整合,产生全国性的影响,让全国了解南昌的“非遗”保护工作的进步。

  梅联华表示,我们民俗博物馆承办此次年会,其实就是我们南昌民俗文化人对南昌打造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一次呐喊,举办这次会议,让全国的文化专家走进南昌,让思想在南昌交流,让新理念在这里搅动。

  近年来,南昌的文化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场、博物馆等新文化基础设施纷纷亮相。作为南昌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谈起近年来馆内的变化时说:“博物馆在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我们民俗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从过去每年二三万人参观到现在每年十多万人参观,每年观众倍增,充分说明市民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文化消费倾向有了崭新的变化。我们南昌市民不仅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还能够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昌日报 2009-12-20 10:54:52

上一条: ·第六次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即将在京召开
下一条: ·捍卫民间 中日学者在衢作民俗调查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