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刘锡诚]尺素史影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6 | 点击数:8426
 


  我调离文艺报社的那一天,事出匆忙,没有顾得上清理办公桌和文件柜里的东西,一股脑儿都拉回家里来了。一封封作家书简,无意间成了我的一笔珍贵财富。在写作《在文坛边缘上》的时候,受到现代文学家孔另镜先生《现代作家书简》和林焕平先生《作家学者书信集》的启示,陆续把几个纸箱里装着的作家书简敲进了电脑,名之曰“新时期文学书简”。这些来自各地作家、编辑家、出版家的手书,虽然属于私人书简,却都是或因事而起,或有感而发,记载着文坛的真人真事,流露着当事人的真情实感,并无任何的矫情和虚饰。

  1982-1983年间,为编辑《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我与王元化先生有过不少通信。翻检书篋,他给我的信件,保留下来的还有8封之多。这些信札里记录着20世纪80年代冯牧、阎纲和我三人编辑《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时的一些情况。而作为《文艺报》工作人员的我们所主编的那套文学评论丛书,至少体现了80年代版的《文艺报》主持者们的一种时代思想和文学理念。

  80年代版的《文艺报》、或曰新时期版的《文艺报》,已经过去30年了,其历史功过、成败得失、是非曲直,留待后人评说。但我坚信,当年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恢复和坚持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文学为人民代言,倾吐人民的心声;在文学理念上,要树立评论与创作是文学双翼的新格局。评论要有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既不再是“哨兵”,不是站在创作的头上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也决不是寄生的“木耳”,不是创作的附庸。为此,除了日常的约稿编辑工作外,我们还筹划编辑作家作品选集、举办评奖选优、举办读书班培训评论队伍、编辑评论丛书等,梳理和总结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经验,以期作为办刊、推动文学运动的辅助。我们编辑了《文学:回忆与思考[1949-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录了62位作家写的创作经验类的文章,可以认为是1949-1979年这30年文学创作经验的一个总结;《女作家作品选》(上中下卷,花城出版社1980-1982年出版),选录了72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大致可以窥见此前中国女作家的阵容和创作概貌。启动了中篇小说评奖并出版了《1977-1980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1980-1982年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

  接下来,我们计划编一套包括健在的、有成就、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的丛书,以展现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成就、总结文学理论批评的经验。1982年5月前后,我的这一构想,得到了同事兼评论家阎纲和主编冯牧的赞同,和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袁琦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和阎纲共同拟订了老一辈评论家的约稿名单和中年评论家的约稿名单。第一步是先出老评论家的选集。老评论家是:罗荪、冯牧、王元化、荒煤、胡采、萧殷、洁泯、黄秋耘、朱寨,共9人。这个约稿名单定下来后,由我起草了一份稿约,我们俩人分别与作者联系,写信和致送稿约。按分工,王元化是我的约稿对象,我给他发了一封约稿信函。

  认识王元化,记得是1979年8月11日,在上海巨鹿路675号《上海文学》编辑部。那次见面,在场的,有编辑部的李子云、周介人,还有吴强、罗竹风、王元化。王元化是我十分崇敬的文学理论家。前一天,我们刚刚在上海友谊剧院听取了陈沂对上海市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创作座谈会与会人员的讲话。对他的讲话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又恰逢某权威期刊的柯某到上海来,全面肯定和强调坚持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说:台湾选了我们20篇作品,要给每位作者5000元奖金,相当于大陆一人五年的生活费,我们不能被敌人利用!他的谈话,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这次见面的话题。王元化针对柯某的话说:“二战中,苏联剧作家柯涅楚克写了一个剧本《前线》,希特勒大演而特演,斯大林也给予肯定。不能认为敌人肯定,我们就要反对!”王元化的这番话铿锵有声,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次会面后,吴强邀请我到梅龙镇酒店去吃午餐,其他人作陪,席间大家的话题很广泛,谈得很是投机。

  王元化收到我的约稿信后,给我回信称:

  锡诚同志:

  手书奉悉。

  承嘱编选一本文学评论辑(集),编入您几位编辑的《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丛书》,自当从命。七月底前我可将编好拙作送上请您几位审定。在编选拙文时,我当尽量遵照来函所示各要点,可能未编入集内的新作会多些,也许将超过1/3。

  本年第三季度我原定将“四人帮”粉碎后之新作交上海文艺(出版社),其中包括古典文论研究及美学论文等。其中也可能选入一些文学评论性文章,但此书将于明年第四季度才可出版。不知您对此事有无意见。盼示。

  又同此函同时邮挂寄拙作《向着真实》一本,请批评指正。

  匆此 即颂

  撰安

  王元化 (1982年5月)二十七日

  在收到他的这封回信的同时,也收到了他寄赠的新版《向着真实》(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一书。此《向着真实》是30年前署名方典的《向着真实》(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再版。如《改版说明》所说,这本书是他的“一个历史阶段所写的论文选集”,虽然改版时作了些增删,却保留着《向着真实》这个书名,也仍然坚持几十年来一贯的文学理念,即:“‘写出真实来!’斯大林同志说的这句话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文艺上的许多错误,不正是因为忘了它才滋生蔓延起来的吗?那么,坚持现实主义,向着真实努力,这是必要的。”这本书对于了解和研究王元化的文艺思想,很有价值。所以,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他在信里所说的已给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那本书稿,就是后来他赠阅的《文学沉思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文艺报》副刊 2009年09月26日00:4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老照片里的专家们
下一条: ·[马昌仪]钟敬文早期对民间文艺学的求索
   相关链接
·[罗庆春]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亚洲文化论坛第40讲]吕正惠:从当代台湾文学的历史想象谈“历史感与文学研究”
·史长义:民间文艺传统与当代文学创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