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陈家祠粤绣坏了,只有苏绣绣娘能补
  作者:记者 梁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5 | 点击数:18076
 

·岭南记忆: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个老广州的脑海中,或许还依稀有关于粤绣的记忆。当年的状元坊,就是刺绣行扎堆的地方,垂下的重重帷幔之间,看得见潮绣中斑斓艳丽的戏服,或者绣着“花开富贵”图案的广绣披肩,一针一线中散发着岭南的气味。但粤绣离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远了,新一代广东人更喜欢素净淡雅的颜色,喜欢“低调”的装扮,“状元坊”变成了蕾丝裙和卡通T恤的代名词;我们乐意在牛仔裤上钉几串珠片、涂几笔鸦,但在衣服上绣一处“花开富贵”,总让人觉得有点怪诞。

  所以今年一月,陈家祠珍藏的一件清末民初的女式丝织背心被时光腐蚀,丝线松散、色彩剥离的时候,请来修补的是苏绣的绣娘——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高级修复专家黄俐君。包括广绣传人陈少芳在内的艺匠,看过这件服装,都只能遗憾地摇摇头,“绣可以,补不了。”

  

  收藏于陈家祠的潮州刺绣,当工作人员在陈家祠的屋檐下徐徐展开,这幅刺绣经历几十年的春秋依然栩栩如生

  

  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师从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的学生正在绣着自己的作品

  

  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师,一直致力于广绣的传承、创新,
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正在手把手的教自己的学生,她的手已经是伤痕累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09-03-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贵州岑巩特色“傩”文化
下一条: ·陆丰皮影难寻唱演俱佳艺人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胡玉福]我绣故我在:广绣爱好者自我认同的意义建构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
·独守匠心的加拿大独木舟工匠·非遗与人文图典:景德镇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