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列维-施特劳斯]赠送祝愿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岁诞辰纪念专辑
  作者: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7 | 点击数:8576
 


1月1日在日本获得的载有神预的票
©大西洋-日本
 

想想看皇帝卡里古拉在宫殿的前厅等候礼物,
还有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对着领主们送给她的丝袜和松紧袜带欣喜不已。
在1955年8-9月刊的《教科文组织信使》中,
列维-施特劳斯凭借一些趣闻,阐述了礼物的起源和社会作用。



 
        赠送新年礼物的故事说来既简单,也不简单。就习惯上的一般意义来说,的确不难懂;套用日本新年时常说的一句话就很好理解:鬼在外、福在内!过去的一年在逝去时会把厄运都带走,预兆着新一年里财富和幸运的降临,这几乎就是一句有魔力的咒语,希望新的一年梦想成真。 

        这样看来,这句日本惯用语与奥维德(Ovide)在《岁月记》第一卷中描述雅努斯节时的用语不谋而合。雅努斯节后来在我国定为一月一日,尽管长期以来,甚至在罗马,这一节日并非每年的第一天。诗人在书中问雅努斯:“白盘中供奉的椰枣、无花果干和甘蜜究竟代表什么呢?”神回答道:“这预示着愿万物都带有这味道。……”。奥维德还在书中写道,新年的第一天,生意人会打开店门,做上几笔交易,象征整年都会生意兴隆。法语中也保留了这一传统,但将意思颠倒过来。对于商人来说,法文动词“送礼”(étrenner)的意思就是做一天当中的第一笔生意。 

        在西方,很难说清赠送新年礼物的习俗的具体起源。在古代,每年的一月一日,古代凯尔特人的德洛伊祭司会主持一个仪式,从橡树上摘取檞寄生,一种能庇护人类的神奇植物,将它们分发给众人。 

        在罗马,从十二月下半月到次年一月初之间的每个节日,人们都会交换礼物;十二月的节日礼物分为两类:蜡烛(现在用于圣诞树)和泥人,或可食用的面团,这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有其他礼物,马提雅尔(Martial)在诗中就曾详细地描述过。古罗马史讲述了贵族从他们的被保护人手中,皇帝从国民手中收取礼物的故事。甚至连皇帝卡里古拉也曾在宫殿的前厅整天亲自收取礼物。  


        伊丽莎白一世的零用钱

赠送新年礼物是贵族仪式大众化的结果
© Danny Machalini 
 

        赠送新年礼物作为异教习俗及古罗马仪式,在很长时期内保留了这些起源的痕迹。整个中世纪,教会都试图取消这一代表蛮族社会残余的习俗,但都未能成功。当时,礼物已不仅仅是农人向领主定期进贡的献礼、阉鸡、新鲜奶酪以及罐头水果,或是象征性的贡品,比如像千金榆一样悬挂在酒坛上方防止变质、扎有丁香刺的橙子或柠檬,或是用金纸包装的肉豆蔻,……礼物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在欧洲某些地区,家畜也在礼物之列,因为人们还用刺柏熏制祭品,并用尿液洒圣水。 

        就像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赠送新年礼物并不是这些习俗的残余,而是贵族仪式大众化的结果,这是现代习俗中常见的情况。在法国,亨利三世和贝里公爵也有收取新年礼物的习惯(如今统统纳入贝里公爵财产中的“奢华品”)。 

        众所周知,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就靠新年礼物来充实她的零用钱和衣橱:主教和大主教以及每位领主要交给她10到40镑,以及各式长裙、衬裙、丝袜、松紧袜带、外套、大衣和皮大衣;她的医生和药剂师要赠送昂贵的首饰匣、生姜和橙树花罐以及其他甜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金属的别针成为备受青睐的新年礼物。这颇具新意,因为直到15世纪,妇女都是用木质别针来扣衣服。至于新年贺卡、带有装饰的字母和图片,从欧洲到日本都在使用。一位17世纪的英国诗人写道:“有人用金色字母写下他们的爱语。”在法国,有图片的新年贺卡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一直备受欢迎。  


        自愿的相互往来


围在列维-施特劳斯巴西探险队成员送的礼物旁边的Mundé印第安人(1935-1939年)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要理解新年礼物的长期存在及其大众化,除了历史故事,还要分析出这一风俗深层的含义。法语有句俗话说:“赠与的方式比赠与的东西更有价值。”在一切原始或文明社会中,有个信念是共同的:从他人处得到的,比从自己处得到的以及为自己而得到的,更有价值。礼物带有附加价值,仅仅因为我们以礼物的形式收到了或者送出。新西兰的毛利人根据这一事实建立起了一整套理论:他们将一种被称为hau的神奇意境引入礼物之中,认为它会永远联系着收礼人和赠送人。在世界另一端,古罗马关于礼物的神话也几乎源自相同的想法。第一个送出的新年礼物应该是绿色的树枝,接受者是萨宾国王塔提乌斯(Tatius),他与罗慕路斯(Romulus)共同统治国家。这些树枝从力量女神(Strenia)的圣木上摘得,因而新年礼物还有一个拉丁文名字:strenae。 

        拉丁人和毛利人一样,认为礼物带有一种特殊的力量。那么这力量来自哪里呢?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社会成员通过从他人那里收到有象征意义的礼物,展现集体生活的本质:这就和交换礼物一样,是在自愿相互往来中建立起来的。别小看这一年一度的聚会,鲜花、糖果、领带和漂亮的礼盒从我们手中交换;借此机会并通过这种朴实的方式,整个社会都了解到社会的本质:相互往来。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8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社会科学对技术文明富有人情味的贡献
下一条: ·[列维-施特劳斯]巫师与精神分析法
   相关链接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
·[张凤霞]从礼物到商品:豫东郸城县年馍的社会生命史·[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
·[郭俊红]妻与雨:给神的礼物与神给的礼物·[段彤彤]礼单中的花馍
·[李全敏]礼物馈赠与关系建构:德昂族社会中的茶叶·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
·[苏静]仪式中的礼物流动·春节:对联与门神的起源
·[高健]无文字的“起源”神话与“无文字主义”·[杜汉华 余海鹏]“金花女神”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