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广西柳城:山歌年年唱春光
  作者:梁丽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30 | 点击数:11079
 

 

 民间山歌搬上舞台。郭志生 摄

      在广袤的柳城沃土上,到处都有民歌的旋律,一字一句、一腔一调,祖祖辈辈面传身授,一代一代润色增光,大家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唱在嘴里、响在山间。

      18世纪,该县就已有山歌手在民间传歌,由于受到唐代刘三姐故事的影响,柳城山歌曾有过较长的传歌历史和感人的传歌故事,出现过歌王黄三弟和广西著名的第一个山歌王方寿德及广西歌王黄亚桥,柳城成为盛产歌王的“摇蓝”。

      千年古调韵芬芳

      柳城民间传统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汉族的七言律诗同宗同源。受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故事的影响颇深,历经数朝传唱至今,仍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柳城民间传统山歌种类较多,以柳州方言唱的汉族山歌为主,还有壮话唱的太平壮欢、仫佬族语言唱的仫佬族山歌和百姓山歌、客家山歌。形式上有独唱、联唱、对唱。对唱也叫做“赛歌”、“斗歌”,壮话称之为“唱比”,是最能显示歌手才华的形式。对歌时,歌手无需打底稿,都是即兴口头创作,开口便唱,出口成歌,你唱我和,用词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竞技性。柳城民间传统山歌为七言四句,由两句构成,重复发展成四句,一、二、三句尾押韵。

      柳城民间传统山歌具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格式结构严谨、平仄规范,赋、比、兴表现手法生动准确,唯民歌中所独有。它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价值,山歌已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是人们交友择偶、传播知识、宣传时政、劝人从善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

      古榕树下“大舞台”

      “妹讲千里寄封信,给哥守等到如今;好比水牛磨灯草,白白操坏这条心。”在东泉镇对河礼堂码头歌圩,绵长悠扬的曲调扬起来,爱好山歌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自发地来到榕树的青石板下,不时在此上演一场场小型民歌会。民歌悠扬,歌者热情,听者投入,榕树下的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浓烈的热情,欢快喜悦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离榕树不远就是镇里的市场,商贩们在此供应村民日常所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记者问路过的林阿婆:“阿婆会唱歌吗?能不能唱两句来听听啊?”得知记者来了解山歌,60多岁的林阿婆没有丝毫扭捏,几乎不加思索,张口就唱了起来:“来逢遇面了味够,欲去又不在得路。在路不能坐得久,勿作日头落暗朦。”

      在柳城,东泉对河礼堂码头歌圩、大埔老市场歌圩、古砦仫佬族乡歌圩等都是“顶呱呱”的民间传统山歌歌圩。以东泉对河礼堂码头歌圩最为出名,每圩日均有观众1000人以上,没有媒体狂轰滥炸的宣传攻势,无需舞台明星的装扮派头,在歌圩这个天然舞台上,放下锄头的农民用歌声收获田野之外的精彩。

      歌王皆为“泥腿子”

      柳城人爱唱,也真唱出了名堂,土生土长的黄三弟、方寿德、黄亚桥便是广西地区家喻户晓的“歌星”。如今,在桂中一带提起这三位歌王,喜爱柳城传统山歌的人们无不赞不绝口、拍手叫好。

      黄三弟的入室弟子方寿德,家住凤山镇南丹村,从小跟随师傅唱山歌,得到师傅的口传心授,成为广西极具影响的一代歌王。1992年方寿德带领徒弟黄亚桥在广西山歌大赛中,力挫群雄,夺得了第一个“广西歌王”称号,黄亚桥也荣获“歌师”称号。1997年,方寿德带领弟子黄亚桥在来宾摆擂台,再次挫败过五关斩六将的河池地区队和柳州地区队的联合猛烈攻擂,一举夺得“擂主”、“副擂主”称号。这次 “华山论剑”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歌王方寿德与河池地区队的山歌对唱:

      河池队:打完兵仔还剩将,炼完铁水还剩钢;

      打完老鹰剩老鸟,今天轮到打歌王。

      歌 王:河池老弟你莫狂,莫要出手打歌王;

      你是豆腐做门坎,轻轻一踩就成浆。

      歌王方寿德创作作品有280000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歌王传》,198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叙述了黄三弟在柳城民间传歌的传奇故事,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柳城县新闻中心;作者: 梁丽娟)      
 

  文章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9年04月30日 14:46: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桐乡民间故事:高手辈出 期待焕发新生
下一条: ·[刘文峰]合阳跳戏
   相关链接
·[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
·[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陈泳超:《白茆山歌的现代传承史:以“革命”为标杆》
·[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韦柳相]广西百朋镇酒壶山传说价值论述
·[黄桂秋]广西宾阳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王洁]“海门山歌”研究现状及展望
·[陆慧玲]2010-2018英语国家广西民俗研究述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在广西桂林开幕
·[王维娜]“有情”与“无情”:长汀客家山歌主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学与研究团队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黄瑜]广西三江和里“三王”神诞仪式形成和传承研究
·[王宪昭]广西瑶族盘瓠神话田野调查引发的思考·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
·乡野天籁——“白茆山歌”北京高校行·[姚紫薇]吴文化视野下白茆山歌的民俗文化特质
·[陆慧玲]广西壮族天琴现代唱词浅析·[陈洋洋]广西师公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