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下)
——尹绍亭谈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作者:尹绍亭 《中国民族报》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3 | 点击数:11286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系列报道]
 

文化保护需要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图为月湖彝族文化生态村开展的文化活动。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商品开发价值,图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开发的民族工艺品 (尹绍亭供图)

  在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所倡导的民族文化保护模式,是提倡文化的“就地保护”,即主张文化不脱离其产生、培育、积累、发展的环境,不脱离其创造者和拥有者,使文化在其植根的生态环境中,主要由当地人而非外来者来进行利用、保护、传承和发展。

  在保护文化的过程中,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行,世界上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文化的破坏和文明消亡的事例不胜枚举;反之,只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保护也不行,许许多多的事例业已证明,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所以保护得好,其实便是依靠了该地方的文化保护。所以,“文化”和“生态”虽然是两个概念,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文化和生态和谐共生,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理论周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尹老师, “民族文化生态村”这个名称一经使用,便广为流传,许多进行旅游开发的村寨,也争相使用这个名称。您能解释一下“文化生态”的真正含义吗?

  尹绍亭(以下简称“尹”):“民族文化生态村”主张根据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以“生境适应”的原理去认识文化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进行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通过文化的就地保护,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互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3方面来理解该词的含义: 首先,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保护,不是一般的提法和一般的做法。它既不像博物馆和图书馆那样,把物质文化集中到城市中进行收藏、展示和研究;也不像艺术家那样,去民间收集绘画、音乐、舞蹈、影像等各种艺术素材,利用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也不像研究者们通常所做的那样,通过田野调查,研究解释各种事项的文化意义,而是提倡文化的“就地保护”,即主张文化不脱离其产生、培育、积累、发展的环境,不脱离其创造者和拥有者,使文化在其植根的生态环境中,主要由当地人而非外来者来进行利用、保护、传承和发展。

  其次,文化需要保护,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然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行,世界上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文化的破坏和文明消亡的事例不胜枚举;反之,只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保护也不行,许许多多的事例业已证明,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所以保护得好,其实便是依靠了该地方的文化保护。所以,“文化”和“生态”虽然是两个概念,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文化和生态和谐共生,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再次,在人类学中,“文化生态”是一个广为使用的概念,而且它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文化理论流派——“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这个学说的倡导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朱理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文化生态学吸取了生态学的理论,认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仍然是适应的关系,但是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却不完全属于生物适应的范畴,除了生理的遗传适应之外,还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适应手段,那就是文化的适应。例如农耕民族,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直接地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包括着以生产技术为基础、以土地制度为保障、以宗教礼仪为调适手段的复杂的“文化适应”方式。将文化视为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生存手段,把社会发展、文化变迁视为文化与环境适应互动的过程,这就是文化生态学的“文化生态”概念内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年3月13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上)
下一条: ·[万建中]歌谣学运动的代表性成果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王晨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
·[宋俊华 倪诗云]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