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今后将不再公布代表作
  作者:Agnès Bardon & Stephen Roberts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2 | 点击数:475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 Foto Luigi
The Patum of Berga

    Rieks Smeets先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科科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4月20日[2006年──CFN编辑注]开始生效,他就此接受了采访。 
 

 
    Agnès Bardon和Stephen Roberts对Rieks Smeets先生的采访 


    如何用非常简洁的措辞来界定口述及非物质遗产? 


    回答: 与其下个定义,不如回顾一下这种遗产所覆盖的领域:它涉及传统音乐和舞蹈;传统戏剧;口头叙述的故事或史诗等;有关自然和宇宙的传统知识;关于手工业的各种诀窍;有节日气氛的仪式和活动,比如狂欢节。一般说来,这是一些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对采取这种文化形式的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人们有一种延续感和一致感。 

 

 

© 教科文组织/N.Burke
Rieks Smeets,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科科长

   在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当中,有西班牙贝尔加(Berga)市的烟火节。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例子,因为全体居民,包括儿童,都应邀参加。儿童们参加庆祝活动,像成人一样在街上游行,但装扮成古罗马小斗牛士。就这样,他们学着模仿成人的举止,成为这一文化遗产未来的表演者。


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于4月20日[2006年──CFN编辑注]开始生效。这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回答:1972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涉及古迹和自然遗址,但其实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考虑非物质形式的人类遗产。这个想法得以具体化并最终形成今天开始生效的公约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生效使这个想法得到巩固。

    产生的变化是,今后有了一个得到众多国家批准的一个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首先,该公约有利于引起国际社会对非物质遗产的关注。其次,它使得保护非物质遗产成为可能。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和社区。教科文组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鉴别各种不同形式的非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这些遗产。最后,该公约的通过为筹集补充资金,以便更多地资助与非物质遗产相关的各种计划和行动提供了可能性。
 



 

© 蒙古国非物质遗产国家中心
Morin Khuur传统音乐

 

  文章来源:教科文《信使》2006年5月刊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哥伦比亚发扬传统
下一条: ·马达加斯加扎非曼尼里的圣木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