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专家呼吁保护中国少数民族说唱艺术遗产
  作者:记者 吴晶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4-12 | 点击数:4936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吴晶晶)雅库特、乌钦、达斯坦、赞哈调……这些现在人们听来十分陌生的名词,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少数民族说唱形式的代表。专家呼吁,这些面临着生存困境的少数民族说唱艺术遗产亟须得到抢救和保护。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0多个民族拥有80余种说唱形式,它们拥有独立的音乐唱腔体系、特殊的唱词押韵方法、不拘一格的表演手法,极具艺术魅力。但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大部分说唱形式和曲目已经很少为人所知,有的甚至已经濒临消亡的边缘。

    现存的少数民族说唱艺术遗产包括并称中国三大说唱史诗的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还有蒙古族的乌力格尔《嘎达梅林》、好来宝《燕丹公主》、满族长篇说唱《尼桑萨满》、鄂温克族雅库特《十五岁的阿拉泰·崇保尔夫》、达斡尔族长篇乌钦《绍郎与岱夫》、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史诗《阿尔帕米斯》、维吾尔族达斯坦《艾里甫与塞乃姆》、白族大本曲《白王的故事》、水族双歌《龙女与渔郎》、侗族说唱《吴勉王》等等。

    中国曲协研究部主任魏秀娟介绍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一些少数民族曲艺形式经过抢救整理得以出版,或者被重新搬上舞台,焕发出了新的艺术活力。“但是目前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社会重视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魏秀娟表示,少数民族曲艺来源于群众的集体创作,曲艺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让这些少数民族珍贵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但有关专家也指出,少数民族传统说唱作品的挖掘是一项艰辛的工作,而整理已采录成的原始资料使之系统、完整,并尽可能符合其艺术原貌,也十分不容易,存在着对该民族说唱艺术本质、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完)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5年03月14日 13:48:5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保护和抢救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成效显著
下一条: ·青海积极抢救少数民族民歌
   相关链接
·专家呼吁保护民俗应从其内涵着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