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周七月]父母给我们的教益无穷
——在周巍峙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周七月   摄影/图:记者 孟祥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20 | 点击数:4762
 

□ 周七月 (周巍峙同志长子)

  作为儿子,我和弟弟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给爸爸,因为爸爸在家里很不像爸爸。他很少过问我们的身体、工作和我们各自的家庭。我们两人都从事文化工作,他也真没借助他的地位为我们谋求过任何事。他工作太专注了,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看各种各样的节目,有中央直属单位的,也有部队文工团的。外地来京调演的节目他更是一定要看,以表示支持。我们小,妈妈常常演出,家里没人带,他就只好带着我们去看节目,看完戏他要和专家们一起讨论并提修改意见,一聊就是深夜一两点钟。从小我和我弟弟在剧场休息室睡觉就是家常便饭。周末他经常在家里开会。节假日,他更是要到群众文化的第一线去考察和调研,很少和我们在一起。

  他生前,我们就是看他忙。对他的认识,是我们整理他遗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像所有有一点文化的青年一样,我们父亲抱着救亡和启蒙的信念。走向社会开始的选择就是党的进步文化活动。在上海他就创作抗日歌曲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救亡歌曲集《中国呼声集》。参加八路军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了不少歌曲和小歌剧,并参与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作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党领导下的部队各个时期的四大军歌之一。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创作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得以搬上舞台,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他在各个时期用不同地方的民歌填词,宣传革命道理;他甚至译配了一些苏联和波兰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斯科-北京》。

  父亲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最早期的音乐家之一,而且一直从事创作。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文艺领导的岗位上,他有意没有介绍和演出过自己的作品,以致大家对他的音乐生涯和作品知之甚少。我们父亲一生都在为党的事业创作歌曲。我们希望能借这次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将他的一些作品录制并演出一次。

  父亲还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第一批专业文艺干部之一。他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共产党组建的第一支专业部队文化工作团体,抗战时期一直活跃在晋察冀敌后。他的很多战友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各个文化和宣传部门的中坚和骨干。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过华北联大文工团。新中国诞生前夕,他就被总理点名参加中国青年文工团出访苏联和东欧各国。此后,他多次率领文化和艺术团体出国,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形象,为新中国早期的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与了文化部直属的各个文艺院团、文艺院校和中国文联多个专业文艺家协会的组建,并先后担任过一些院团和艺术家协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十五年前夕,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在周总理直接领导和参与下,我们父亲具体负责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文革”结束后,父亲再次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具体负责、组织,创作并演出音乐歌舞史诗《中国革命之歌》。

  父亲为恢复和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起并组织编写十大集成。在一无钱、二无编制、三无经验的条件下,他为此工作了三十多年。父亲常常会担心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结果,他的紧迫心情和付出之大,我们母亲和我们兄弟两人体会最深。苍天不负有心人,十大集成在他去世前终于完成了全部编辑和出版工作。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做到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而我们中国做成了。这是我们父亲生前最自豪的事。

  我们父亲自称“文化打杂工”,他的经历代表了为新中国文化建设奋斗的一代人的经历,也表现出了他们从革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对新中国文化道路的探索和建设,实际上也是一部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史。我们父亲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现在家里的几十本日记,他自己审定的大事年表、文稿和信件,记录了他作为在党的领导下共和国文化开创和组织者的一生。

  我们很希望领导们能支持将他和我母亲的故居作为纪念馆。保存他们的文件并对这一段文化史加以研究。

  整理父亲的信件,发现他内心深处是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尤其是他给母亲的信中,总会提到我们,而且具体入微。

  父母对事业忠诚,对他人平等……给我们的教益无穷。

  今天纪念我们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我们感受到的是站在父亲身边,包括我们母亲在内的为新中国文化贡献了一生的千百名文化老战友和艺术家们。

  他们当之无愧。

  (本版文字由中国文联提供,部分发言刊登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网-中国艺术报 2016-07-2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吴为山]他的谆谆教导使我时刻不敢懈怠
下一条: ·纪念文艺家周巍峙诞辰100周年专题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居素普·玛玛依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纪念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十年座谈会召开
·《民艺》杂志创刊座谈会在京举办·项兆伦: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青海召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非遗传承与网络直播座谈会举行
·西藏民间文艺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蒙古族文学资料汇编》出版座谈会召开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召开·文化遗产与文明交流互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启动实施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三门县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