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保护古村落亟须行动
  作者:记者 楼乘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17 | 点击数:4413
 

马头墙是赣皖民居的标志。

  马头墙是赣皖民居的标志

  继2006年在浙江西塘发出“西塘宣言”、2001年在广东花都、2012年3月在广东梅州之后,4月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又在江西吉安召开“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下半年还将在山东举办北方古村落保护论坛。

  古村落不只是老建筑

  在古村落保护现场会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王振忠教授认为:老建筑是有形的文化财产,是古村落中最可展示的人文景观。但古村落不只有老建筑,它代表着的是一种日渐消逝的生活方式。老建筑固然是古村落必不可少的要件,但能够反映老建筑历史纵深感的文字资料同样也值得重视。遗憾的是,不少古建筑被保留并被世人发现,但相关的文字资料却流失了。这使得不少的古建筑永远失去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古建筑徒具形骸,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不应停留在古村落就是老建筑这一层次,应当进一步深入发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提升古村落开发的层次,这需要历史学者、文物工作者、建筑学者、旅游工作者等诸多方面的精诚合作。

  作为古村落的主人,各地的古村落除了悉心保存古建筑外,应尽量保留、收集与本村落有关的历史文献以及各种生活和生产实物,在这方面,各博物馆、档案馆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通过留存民间文献,真正建立起古村落档案,发掘村落文化内涵,形成个性独特的乡土记忆,激发村民爱村、爱乡土的感情。而作为学者,通过细致的学术研究,亦可为旅游开发、文物保护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从而促进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

  村民才是古村落的主人

  有专家尖锐地指出:古村落的保护比保护故宫还难,因为农村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如果当地人了解到现代生活是啥样子,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会把老房子拆掉重建。泰和县县长李军说,在政府引导下,他们在当地成立村民理事会,由理事会来协调一些问题。比如规定了在古村落范围内不能再建新建筑,新规划出一片区域专门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慢慢地,村民们自己也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古村落的保护是自觉的,是发自内心的。这些都是他们的祖业,人为去破坏古建筑的事再没发生过。”

  不少专家在论坛的发言中呼吁:村民是古村落的主人,古村落保护不单单是政府行为,是民间力量,村落保护的真正主人要有话语权。

  政府应鼓励“活态保护”

  针目前不少古村落只有老人和小孩,村民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加速了村落的颓败和老房子的倒塌。有的开发商甚至直接买下村庄的管理权,在几个路口安上栅栏门就开始卖门票,搞粗糙低级的旅游,糟蹋了古村落的现状。针对此现状,不少专家提出应有政府投入资金,搞“活态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万建中教授在参观了吉安的钓源古村后说:这里的村落建筑保存完好,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在这里悠然地生活,生活气息很浓。这样的保护充分尊重古村落作为综合性文化空间的属性,让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融合与统一。村民们不仅是生活在这些村落里,也在这里工作,保护着历史遗产。为此万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激进、实则有理的思路:政府要给村民发补贴,让原住民愿意住在古民居中,就是最好的保护。他们以生活的方式工作着、保护着古村落。原江西省文联主席、渼陂古村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刘屹烈认为:古村落的保护不是去恢复古村,而是要想法子让还存在的东西“延年益寿”。花多少钱修出来的都不是古村落。我们政府应该拿出一点政策来鼓励人们重新回到古村居住。

  深圳商报记者 楼乘震 文/图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2012年05月1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徐升国]数字出版:手机为王?
下一条: ·古村之急:活态保护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