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2N301课堂第十四小组

2022N301课堂第十四小组

请大家谈谈自己家乡的非遗民间文学,最好结合自身专业

[ 本帖最后由 王文玙 于 2022-9-14 21:08 编辑 ]

TOP

文学固有其虚构性,但它也的确反映了现实。我的家乡梅州平远县绝大多数人从事农业,所以在我家乡的民间文学中能看到很多农产品的元素,这是我家乡民间文学的一大特点。如在东石镇锅叾飞来石故事中,相传有一位仙人喜欢挑着石头到处走,在路过锅叾村时,他不禁驻足停留,而使他驻足的不是别的,正是这儿的茶树所散发的清香。仙人品尝过乡人给他泡的茶后,一下就爱上了这茶,留在了当地指导村民更好地种茶。而在现实中,锅叾村种茶历史悠久,全村农户家家都种茶并且懂得管理茶叶生产和制作技术,平远锅叾茶以其独有的香、甘、滑、醇等特点被列为梅州八大历史名茶之一。

TOP

广州彩瓷始于明代广州三彩,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成的工艺品,运用中国传统织锦图案的手法,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其形成的图案像“”万缕金丝织白玉”,于是又称广州织金彩瓷。到清代发展为五彩,清二十四年重开海禁,广州成为唯一的官府外贸港口,次年设立十三行,而瓷器也因为欧洲的大量需求成为十三行外销大宗,珐琅彩料和其配置技术在1720年从欧洲传入广州,被使用在广彩上,因此创造了广彩独特的颜料颜色和烧制方法,将西方的“金胎烧珐琅”改创为“铜胎烧珐琅”,之后又把这种方式运用在白瓷胎上,这也是广彩被称为“洋彩”的原因。
广州彩瓷以构图紧密,色彩浓郁,金碧辉煌为特色,在继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吸收了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图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岭南艺术风格,其中,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运用广泛。构图常用花边图案围出形状各异的空格,在其内绘制花卉、景物和人物,呈现出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绚烂图景。

TOP

广州民间文学中最有名的当为五羊传说,传说中,有一年,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烟雾缭绕,仙乐悠扬,随后出现了五朵彩色祥云,其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骑着五色仙羊,每只羊口中都衔着上好的稻穗,仙人们把稻穗赠予人们,并祝愿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说罢仙人便乘云离去,而五只仙羊由于眷恋人间,便化作石头留了下来,保佑广州风调雨顺,这边是广州“羊城”“穗城”的由来。
而清朝时期有位名为苏长春的画家,为这个故事画下了《五羊仙迹图》,以六人全像构图,六人手持谷穗,左二右四,前方两人背对,后方四人正对,画的上方有作者自:五羊仙骑羊,蝗神骑驴,分野之下,能修德政,则蝗神逐蝗于神,种种兆年丰,九谷遍阡陌,故附祀之。

TOP

灯谜

我老家汕头澄海区的灯谜保留了宋代临安“击鼓猜射”的传统开猜形式,独具特色。此外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创作法门达二十余类,谜目有数百种。据清康熙年间的《澄海县志》“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令猜者什百为群,曰灯谜”的记述,澄海灯谜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主要分布于澄海境内,且已流传到东南亚的潮籍华侨华人社区。

[ 本帖最后由 郑洪娉 于 2022-9-14 20:40 编辑 ]

TOP

解缙故事

解缙(1369-1415年) ,吉水县城东门解家人,明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名的大明才子。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屡次上疏,针砭弊政。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解缙故事在解缙生活的明代就广泛流传,出现了解缙故事专集《汇校正解学士诗选》,该书无作者姓名, 是整理口头讲述的刊本,书中记载了“对竹”等故事。
这些故事现实性较强,民间语言丰富,脍炙人口,寓教于乐,流传广泛。在表现方式上,一是大多数结构简单紧凑,但又生动有趣。如题诗,写对子就属此类。二是富有传奇性。这类故事占的比重较大,情节设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语言辛辣幽默,常常把恶势力、丑恶现象作为讽刺的对象,凸现出解缙滑稽而又犀利的个性。三是具有神话色彩。如称解缙为仙鹿下凡,而又及时回到天庭,就是一例,想象丰富,情节奇妙,强烈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良好愿望。

TOP

请大家继续介绍一些自己家乡的民间文学 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

TOP

刘三姐

在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就很喜欢看刘三姐的碟片,所以刘三姐这个故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石成仙。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TOP

民间故事“金花娘娘”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金花仙姑”,因其求子较为灵验,也被尊称“送子娘娘”。金花娘娘是明代以后在广州出现并盛行的地方神祗,既不入佛教,亦不属道教,但在民间却有广泛深厚的信仰基础,形成一种地域性的崇拜活动和社会风俗。
《广东新语》记载:广州多有金花夫人祠,夫人字金花,少为女巫,不嫁,善能调媚鬼神。其后溺毙湖中,数日不坏,有异香,既有一黄沉女像容颜绝类夫人者浮出,人以为仙,取祀之。因名其地日仙湖。
人们祭拜金花娘娘,不仅求子嗣,也视其为“雨神”,逢久旱不雨,也会前来求雨。
民国初年,张广建驻甘时,连年大旱,便从吧咪山将金花仙姑请到兰州祈雨,对乡民说:“要是三天内下雨,我将仙姑请到辕上隆重报答,如果三天无雨,我就将仙姑金身扔入黄河。”祈雨前两天,烈日炎炎,第三天,到中午的时候,碧空万里,仍不见一丝云彩。人们紧张期盼时,一片阴云渐渐蔓延天空,乌云密布,雨水沥沥,越下越大。
人们冒雨去金花仙姑行宫,烧香叩拜,前来朝拜者人山人海。张广建总督也派自己的轿夫前来,请金花仙姑到辕上隆重报答。神像抬到辕门,张广建带手下官员出来迎接,但八台神轿却进不去辕门。有人提醒:“金花仙姑显灵降雨,你曾有言在先,要将金花仙姑的神位提升。”张广建脱口而出:“那就称总统若萨吧!”
后来此事在各地流传开来,金花娘娘的尊号便被称为"灵感金花仙姑总统带雨菩萨慈悲普济元君”,简称"总统菩萨”。
而在民国年间,金花崇拜开始式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移风易俗,几经荡涤,金花崇拜遂基本绝迹,金花庙也大部分被拆除,或改作他用。2009年,金花娘娘传说被列入广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OP

民间故事“我们的祖先是脱壳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过着长生不老的日子,只是每年都要像蛇一样脱壳一次,弄得痛苦难当。
有一天,我们的祖先正在脱壳,忽遇一位仙人化身的老太婆,见到此情便问:“脱壳苦不苦?痛不痛?”我们的祖先便说:“脱至头部眼皮时,痛得实在难受,像这样每年一次脱壳,何年何月才能休止呢?”仙婆又说:“照你说来,长生不老不好?”我们的祖先说:“能愿不脱壳,死了倒痛快。”仙婆说:“好吧,从今天起,你可以不受脱壳之苦,除死无大灾了。”说完,老太婆不见了。
从此我们的祖先便不再每年脱壳了,人世间的人便开始了有生有死的循环变化。
注:脱壳,是我地方言,即蜕皮的意思。

TOP

潮汕中秋节“拜月娘”习俗的由来

潮汕人在中秋节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比如像我们还在读书的孩子要把书本摊开放在月光下,期盼月娘保佑我们学业进步,学业有成;又比如我们会在晚上打开桌子,点上红蜡烛,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一般会有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等。为什么我们会用祭拜芋头呢?相传,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

TOP

本周开始 发帖内容请围绕最终选题展开 可以对选题提出新的想法 也可以从之前的回帖中挑出感兴趣的进行讨论 密切围绕自己的家乡和专业 我们需要在第七周的时候确定选题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讨论一下 资料上说“五羊传说不仅在文化学、民俗学上有重要研究价值,它甚至被历史学家称为“史前拓殖故事”,以幻想的方式保存了远古岭南稻作文化的记忆,对研究岭南农耕文明进化史也有重要价值”。以及“ 五羊传说最初是口头流传,后载入志乘和诗文等地方文献中,成为雕塑、国画、油画以及戏剧舞蹈等创作的题材 ”,证明这个故事的材料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同时和你的专业,和除我以外的另外两位同学的故乡也有一定关系,可以考虑做这个课题(^ ^)

TOP

何仙姑与挂绿

相传,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以制售豆腐为生。明代吴元泰著《八仙出处·东游记》载有:何仙姑者,广东增城何泰女也。传说秀姑诞生时紫云绕室,白光闪耀。她自幼喜读诗书,手不释卷,更兼勤劳秉孝、知礼重德,深得村民邻里赞誉。秀姑年少时,即得仙人梦中指点,后拜罗浮山麻姑为师修道成仙。当地也有秀姑少年时修道,常去往罗浮,家中为其私配婚姻,后秀姑逃婚跳井遗履成仙的传说。何仙姑成仙后,邑中乡绅多建何仙姑祠、庙奉祀之,明末清初尤盛。至今,小楼镇仍保留有清咸丰八年重修的何仙姑家庙,庙内一古井相传为当年何家做豆腐用的,上面刻着“仙源涓涓,饮者万年”。
增城地区盛产荔枝,其中以挂绿最为著名。增城挂绿荔枝原只有一株,且难以扩种,自清康熙年间挂绿荔枝被定为贡品后,数百年间仅培育出第二代72株。增城人认为挂绿是神圣之物,挂绿荔枝最大的特征是其果壳上有一条绿线,当地相传是何仙姑去蓬莱“八仙过海”前为父母织绣花鞋,无意间留下的绿丝带所化成。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将挂绿荔枝这一岭南佳果与何仙姑的形象联系起来,以口头传述方式而形成的民间故事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增城、博罗、龙门等地,众多何仙姑的传说和古迹,已经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TOP

回复 13# 的帖子

同意下,我觉得可以。广州在清朝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广州十三行的历史也十分悠久,这个说不定还可以和国际化联系一下,讨论这个时期国外是如何看待广州的,或者看待五羊传说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