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9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我的成长与《格林童话》

《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我最不喜欢的公主代表。可是反过来想,编出这个故事的人对女性有着怎样的偏见啊。一个女人,竟能蠢到这个地步,在被多次告诫危险之后,仍然三番五次地被同一个人骗。就因为她是一个美丽的公主,就能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吗?在我的家乡徽州,女人绝不是这样。女人应该要像《宏村·阿菊》里的阿菊,美丽、智慧、勇敢、善良。
《青蛙王子》:读《青蛙王子》的时候我很搞不懂王子,公主是如此言而无信又以貌取人,为什么他还要娶公主。至于公主,除了身份和美貌之外她还有什么优点呢?难道一个人的出生就决定了她该得到幸福吗?我的成长经历和公主是截然不同的,我也不像王子等待着美丽的爱人来拯救。这个故事唯一能与我的经历联系起来的是诚信的教育。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路边等车,等了很久车都没来,无聊之下我跟妈妈开玩笑说车来了。妈妈一看发现我在骗她,特别严厉地训斥了我:“你竟敢骗我!”从那之后,我再不敢欺骗她,也不敢和她开任何的玩笑。
《睡美人》:睡美人为什么被诅咒?因为国王没有邀请该邀请的人。所以请客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得罪人,否则好事也很变坏事。家里有什么喜事的时候,能请的客人都请来嘛。
《狼和七只小羊》: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学的第一首儿歌《小兔子乖乖》。小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大人也经常告诉我要堤防坏人。每次独自在家,又有大人进来的时候,我都特别紧张,先看看这个人我认不认识,再问问他有什么事没有,总之他不走开或者家里大人还没有回来之前我一定要盯着他。
《灰姑娘》:仔细看了《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发现里面并没有提到午夜12点一切魔法就会消失的情节设定,灰姑娘也不是可怜兮兮地等待神奇动物的帮助。倒是灰姑娘就像个巫女一样,主动地要求魔法的发生。我对里面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两个姐姐为了穿进鞋子,不惜把脚趾或后跟砍掉一截。这个情节可以说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再这之前我是不知道坏人为了抢夺属于好人的的东西是可以付出这样大的代价的。关于灰姑娘的经历我体会得并不太深。倒是我的姐姐在舅舅家寄人篱下的几年颇有灰姑娘的体会。或许她的第一个男朋友最打动她的,是让她有一种将她从灰姑娘的境地解救出来的错觉吧。
《小红帽》:小红帽的故事里面有一些情节和《狼和七只小羊》有些类似:狼都直接把对象吞进去,对象被从肚子里救出来的时候还是毫发无损的,狼的肚子被装了石头,最后不是摔死就是淹死了。幸运的是,我虽然也被人骗过,但还没有遇到那种要害我命的骗子。我不听话的时候,大人总会吓唬我说老虎要来把我吃掉了。从外婆家回我家的路有一个岔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都能到家。每次和姐姐两个人走路回家到了那个岔口,姐姐总问我走哪一条路。我说小路,她就说小路有蛇;我说大路,她就说大路有老虎。虽然我知道她的骗我的,我一般还是选择大路。
《大拇哥》:大拇哥因为身形很小所以在各种危险当中都能化险为夷。我小时候也很羡慕。我经常幻想自己是条美人鱼,在大海里遨游,看各种惊奇和美丽的事物,自己却能安然无恙。从小到大,我也去过很多地方,跑了大半个中国。
《穿靴子的猫》:穿靴子的猫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贫困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反过来看,主人的欲望由一只狡猾的猫满足,这是不是人内心的阴暗面的表现呢?既想得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又不愿自己去做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幻想出一只穿靴子的猫来为自己做这些。
《勇敢的小裁缝》:这个小裁缝颇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又偏偏有点聪明和运气,才能当上国王。这样一个人物得到善终,是不是在教育孩子要学会变通呢?或许中国人是不太欣赏这种小聪明的,我们看重的是“大义”。但我本身的学习经历也与这个小裁缝有些类似。原本我在幼儿园里也不是聪明又乖巧的孩子,只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年纪偏小,老师像让我推迟一年上学,家人和老师协商之下决定让我试着读一年级,若是表现不好就再读一年。从此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凭着一点小聪明保持着优秀的成绩直到现在。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般我们都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的道理。但是我在学习宗教改革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故事说的是,即便宗教改革了,你可以当国王,也能当教皇,但决不能妄想占据上帝的位置。

TOP

关于《白雪公主》的记忆

我小时候看的第一篇童话就是《白雪公主》,我妈给我讲的第一篇故事也是《白雪公主》,至今印象最深的还是《白雪公主》,所以就重点说说这篇童话吧。
最早的时候,我读到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就是原版:白雪公主的妈妈坐在窗台缝纫,不小心刺破了手指,于是许愿希望有一个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像黑檀木一样黑的女儿并且如愿,然后不幸去世;后母嫉妒公主的美貌,四次设毒计害她,而公主第一次被好心的猎人放走,第二次和第三次被小矮人救下,第三次被王子救,并且与王子相爱成了王妃;最后后母受邀参加王子和公主的婚礼,穿上烧红的烙铁舞鞋,一直跳舞跳到死。后来稍长大一点,又看到其他的版本,情节略有不同:有的说白雪公主是被王子吻醒而不是撞到棺材后醒来;有的故事里后母听说白雪公主成了王妃后发疯而死,而不是跳舞致死;有的说后母发疯后指甲头发疯长,变成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然后躲进了深山再也不出来;有的故事干脆省去了后母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计谋,直接让白雪公主跑进森林,然后后母用苹果“毒死”了她;等等。后来看的很多版本大多被大大删减了,我小时候边读边觉得怪怪的,好像失去了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失去了什么。现在想来,也许删减后的故事相对粗糙了不少,我那时觉得“失去”的东西可能是曾经被我无意间注意到的部分,比如像“公主在小矮人的屋子里吃了每个盘子里的食物又喝了每个杯子里的水”这样的细节。之后就上学了,很多年没再读过童话,直到高中毕业时偶然看到一篇“揭秘《白雪公主》真相”的文章,里面说“后母”其实是生母,她许愿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是为了“母凭子贵”,重新得到国王的关注;后来害自己的女儿是因为发现国王和女儿偷情,女儿成了自己的“情敌”;她要公主的肝和肺是想做菜吃,因为肝和肺分别象征情欲和生命,而这正是她所渴望的东西;她得到猎人拿回来的假肝肺后马上又杀了猎人灭口;公主也并非温柔善良美丽可爱,而是任性蛮横,虐待仆婢,让后母穿铁鞋跳舞致死就是她和王子一起出的主意;公主与国王乱伦,躲进小矮人的屋子里后又与小矮人轮流相交;王子是恋尸癖所以想带走公主的棺材,王子与公主之间并没有爱情……天爷啊。这个“真相”完全颠覆了我那么多年对白雪公主的美好印象。美丽的公主身上隐隐出现了洛丽塔的影子,美丽的故事恐怖得让人揪心。也许“白雪公主”给我最大的影响有两个,一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记忆,一个是“真相”留下的阴影,相对而言我还是更偏爱儿时那种美好的记忆。即便那很可能是被删减变形后的假象。
我觉得,小时候读的《白雪公主》让我看到了三种东西:美、善良和希望。那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很美的,有美丽的公主、英俊的王子,还有美丽的爱情,以及“从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的美丽结局——几乎任何一个小女孩都会做这样的公主梦,做很多年,这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向往美的本能。其次还有善良:善良的猎人放走了公主(虽然可能仅仅是因为公主的美貌);善良的小矮人收留了公主(很奇怪那时候怎么没想过公主一个小姑娘家如何跟一群成年男性同居在一间屋子里,公主住那么久难道不换洗衣服吗);善良的公主帮小矮人看家、做家务(长大后仔细读了文章发现这是小时候的自己想当然脑补的,文章里并没有说公主很能干);善良的王子带走了公主并且救醒了她(被王子一句“我会爱公主,没有她我也活不下去”感动得一塌糊涂,还短暂地思考了毒苹果要精准地卡在喉咙的哪个位置才能碰一下就出来);善良的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且邀请后母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小时候以为是以德报怨,直接忽略了后母痛苦的死法)。善良给我的强烈感动似乎把那些恐怖的细节冲淡了。此外,尤其重要的是希望——似乎《格林童话》中所有的女孩子都或多或少地遵循着一个套路:长得漂亮,心眼好,小时候被后母、生母或者其他什么人(以女性长辈为主)欺侮或陷害,受过不少苦,后来在好心人或魔法力量的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对于读故事的小女孩来说就是一种希望、一种憧憬,会让她有一种无理由的坚定的信仰,相信自己一定会遇到一个真命天子,那么即便在遇到他之前可能会受到各种苦难和折磨,也会坚持走下去。其他所有的美好记忆都可以建立在希望之上,因为虽然世界上充满了黑暗和恶,但正因为有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可能成真的影像一直在人的脑海中飘荡,人才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这应该是我从小到大在童话中最大的收获吧。

TOP

童话的成长主题

我觉得成长中的童话需要更新换代。小时候听的童话会对小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觉得以上十个童话中以女性为主角的都是传达这样一种价值观,你只要打扮的美美的等着别人为你牺牲付出拯救你就可以了,在童话产生的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可以对女性进行这样的教育,但在当代依然如此可能是有些过时了。我觉得可以进行一些与时俱进的创新,比如《冰雪奇缘》里面直接把王子设定成了反派,女主角姐妹靠自己的力量走上人生巅峰。

TOP

看到一篇对于童话中公主形象很有意思的梳理 分享给大家

豆瓣影评: 公主简史:你才是公主,你们全家才是公主! http://www.sohu.com/a/120331895_445056

TOP

豆瓣原帖子

刚才那个是转载的,原帖在此。有些豆瓣网友的互动也很有意思~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93398/

TOP

还有这一篇,也提供了一些新视角~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525192/

TOP

《穿靴子的猫》中的成长考验

《穿靴子的猫》是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只聪明的猫要帮助它穷困潦倒的主人翻身,于是它向主人要了一双靴子和一个布袋,穿过荆棘到森林里打猎。它把每次获得的猎物都献给了国王,它用机智和勇敢打败了富有的食人妖魔,最终它帮助主人得到了国王的青睐和公主的爱慕。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长的要素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有困境和机遇。有时候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就像童话中的小儿子,凭他的家境和实力,他是永远难以娶到公主的。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借住外界的帮助,也就是穿靴子的猫。这个故事设定中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就是作者在面对善良单纯和弱势的小儿子的时候明显的偏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价值取向。第二个就是为什么这个帮助的角色不是什么光辉伟大或者强壮的而是看起来百无一用的猫咪呢?作者这样的设定一则使故事在看似死局中获得了转机二则强调了聪明才智的重要性,表面上的弱小不一定是真的弱小,就像穿靴子的猫,而表面上的强大也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愚蠢的杀人魔。国王和公主的出行就是小儿子翻身的机遇,这个时候穿靴子的猫做好铺垫,稳稳的抓住了机遇。
   这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穿靴子的猫和小儿子也有很多成长的品质。其中有好的,也有要斟酌的,下面我来探讨一下。第一个是小儿子的善良和淳朴。在父亲分家产的时候,小儿没有和兄弟们争执,而是接受了看起来最无用的那个财产。在穿靴子的猫提出各种主意的时候,小儿子虽然不是很懂但是会很听话的照做。这些都体现了小儿子的品质。第二个是穿靴子的猫的灵活和足智多谋。无论是设置陷阱捕捉野味还是利用农民的特点蒙骗国王,穿靴子的猫步步为营,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最终取得了成功。第三个是穿靴子的猫精于谋略、目光长远。他在国王巡游之前就多次进献礼物,使国王对子虚乌有的侯爵熟悉起来,每一次他都会走在队伍的前面,提前准备好一切。可以说穿靴子的猫是一个善于设计未来的形象。第三个是穿靴子的猫充满了勇气,虽然作为一个小动物,它在和是人吗的较量中处于天生的弱势,但是它可以克服恐惧,想方设法让食人魔变成了比它更弱小的老鼠,并且一举消灭了他。争议点一:小儿子在故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他只是完全的依赖穿靴子的猫,他并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旦独自面对事情,就会变得不堪一击。争议点二:穿靴子的猫精心的设计其实有投机取巧的成分在里面。他威胁农民,又把虚荣自负的国王和食人魔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应对成长的考验之食人魔。嗜杀成性、强大无比的食人魔是这个故事中决定的反派。它就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座座大山。它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穿靴子的猫对阵它看起来也是必败的,但是猫并没有因此就退缩。反而是利用了食人魔愚蠢和狂妄自大的特点,不费一兵一卒,使食人魔自己消灭了自己。娶得公主归是小儿子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小儿子善于利用外界的帮助,也是非常可取的。
  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既没有穿靴子的猫也没有哆啦A梦,但是我们还有自己的力量和身边的亲友。我们可以成为像穿靴子的猫一样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沉着冷静,仔细分析形式,善于创造条件,我们同样可以获得成长。

TOP

童话与个人成长经历

童话与个人成长经历
关于这些童话故事其实我没有看过完整的版纸质版书籍,大多是通过小时候的动画片或小人书知道的故事梗概。关于《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青蛙王子》一类的王子公主故事,感觉里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我是在田野山间长大的泥腿子,完全没有做过幸福梦幻的“公主梦”。讲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小红帽》的故事吧。
《小红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告诉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后来他伪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来一个勇敢的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在我的家乡也流传着一个类似于小红帽的故事,故事很长。讲的时两姐妹一起去外婆家,在途中遇到一个老巫婆,老巫婆想吃两个小女孩就谎称她是两姐妹的外婆。小女孩很警觉的说:“我的外婆嘴角有颗痣,你不是我们的外婆。”老巫婆急忙捡起地上的一颗羊屎贴在嘴角说:“你再仔细看看,我是不是你们的外婆。”两姐妹看了果然有一颗痣,就相信老巫婆和她一起回家了。晚上的时候,要睡觉啦,老巫婆说:“妹妹比较小和我睡一头,姐姐谁另外一头。”半夜的时候姐姐听见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她发现“外婆”在啃妹妹的脚趾,她发现这个老巫婆不是“外婆”了。姐姐沉着的喊外婆说:“外婆,我要上厕所,你可不可以陪我去。”(忘了)只知道结局是姐姐用烧开的水将老巫婆烫死了。
这个故事现在想起来很不合常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其影响。因为我家也是两姐妹,我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姐姐。在小学的时候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到农村的外婆家去玩耍,而且基本上就我和姐姐两人一起去的。关于外婆家的神秘恐惧以及去外婆家的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这一点一直到我初中才渐渐成熟。另外对于姐姐的英勇以及对姐姐的崇拜一直持续到今日。

TOP

湖北民间童谣

[1]邱刚强:《月亮弯弯:邱刚强民间童谣歌曲集》,华乐出版社1998年版,12-13、71-76页。
[2]金波:《中国儿歌大系 中南卷 2》,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版,1-50页。

TOP

一个彩蛋

上节课老师给我们看了《海洋奇缘》,很好看,下课之后很多同学都还留在教室里继续把它看~
我也超喜欢这部电影,于是做了一点功课,补充一下《海洋奇缘》的相关知识~

Maui(毛伊)是波利尼西亚半人半神的英雄,在南太平洋的各个岛国的神话中都有他的身影。Maui在波利尼西亚神话中属于次神(Auti),喜欢开玩笑和恶作剧,但本质上心地善良,备受人们拥戴。


在毛利神话中,人类原本是神的后代,也像神一样是永生的,直到Maui这一代才发生变化。事情是这样的,Maui是一个早产儿,出生后就被母亲扔进了大海。幸好,一些生活在海中的神灵救起了他,把他藏在海藻中,直到一场暴风雨把他送上了岸边。
后来,Maui的祖父找到他并将他养育成人。
一天,Maui回到母亲的村庄,遇到了自己的四个兄弟。一开始兄弟们对Maui这个外来者心有芥蒂,于是Maui便施展神力,把自己变成丛林中的各种鸟类。就这样,兄弟们一个个叹为观止,不自觉地跪了下来。

与家人团聚后,Maui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早上,妈妈都不见了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勾汉子了。噢对了,我爸特么的去哪儿了呢!?于是Maui化身为一只鸽子,跟踪母亲来到了地下世界。原来他爸是地下世界的门卫,每天干着不见天日的工作。父亲为Maui进行了洗礼仪式,但在过程中他却犯了一个错误,导致Maui命中注定必有一死。(Maui之死的画风比较清奇,我们留待文章最后才讲吧。)
反正Maui父母堪称为坑儿子的最佳典范。

关于Maui最为人传颂的故事当属于他射日……哦不是,扯日的故事。有一天,Maui的母亲向他抱怨说挂在屋外的衣服晾不干,因为白天的时间太短了,其它村民无法完成日常工作。于是,好打不平的Maui劝服兄弟们与他一起出征,连夜往东边的山上爬。等到太阳升起,Maui二话不说就用绳索套住了太阳,然后毒打了一顿,直到太阳答应慢下来……这样,日照时间就更长了,勤劳的人类终于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尽管神力无边,Maui的体型比他的兄弟都要小,而且钓鱼技巧很烂,每次出海都只能钓到小鱼,经常因此被耻笑。为了证明自己,Maui让兄弟们和他一起去钓鱼。这一次,他带上了祖传的神奇巨钩(用祖先的额骨制成),决心要钓到海里最大的鱼……但理想很丰满,现实更是肥胖,Maui并没有钓到大鱼,而是从海底下直接拉起了一座岛屿……后来,Maui多次故技重施,被他钓起来的“大鱼”逐渐形成了夏威夷群岛。


Maui的神奇事迹不止这些 ,由于天空越来越靠近地表,导致人们被压得无法直立行走,甚至将要毁灭地球。于是Maui找到他的父亲,二人合力用身体撑住地面,把天空推回了天上。这样,Maui又一次拯救了全人类(的脊椎)……

关于Maui也有一个类似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伟大故事。当Maui发现火已经在地球上失传,他找到了火神Mahuika,并向她提出一个交易,那就是Maui为Mahuika提供食物和水,作为回报火神要交出她那能生火的指甲。实际上,这是Maui的诡计,因为无论Mahuika碰到什么都会燃烧化成火焰。在骗取了火神的指甲后,Maui化身为一头巨鹰,逃离了Mahuika的追击,但也因此令后者恼羞成怒,把陆地变成了火海。Maui向祖先求助,祈求一场大雨,这才让火灾平息。


Maui取火的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一天,Maui和他的兄弟在钓鱼时,发现附近的一座岛屿上升起了一股白烟。好奇宝宝Maui沿着踪迹找到了一只老母鸡(传说中是一种水鸡‘alae 'ula),原来这鸡持有生火的秘密,被发现时正连忙熄灭火种。Maui于是施计,让母鸡误以为他已经回到了兄弟身边,实际上在旁边潜伏,观察母鸡的一举一动。只见母鸡收集了一些树枝与叶子,很快便生出了火,在旁的Maui依然一头雾水,于是愤然起来抓住了母鸡,逼问生火的要领,被扼住咽喉的母鸡急着大喊:“我母鸡啊!我母鸡啊!”但始终骗不过Maui,为了保住小命,母鸡只好说出生火的秘密,但最后也被Maui用烙印烧光了头顶的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夏威夷水鸡长这个样子……


传说中Maui为了一个名为Hina的女子,打败过邪恶的鳗鱼之神Te Tunaroa。尽管人们对Hina的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Maui的母亲,有人说她是Maui的妻子,连Maui的妹妹也叫Hina,所以反正Hina对Maui很重要就对了。这个喜闻乐见的故事是这样的,Hina在河边打水时经常受到鳗鱼怪叔叔Tuna的袭击(自行脑补鳗鱼捆绑play),不堪骚扰的Hina跑去寻求Maui的帮助,Maui听后大怒,设陷阱捉住了Tuna,并把它剁成了肉碎。Tuna的内脏后来被埋起来长成了椰子树,它的血肉也流浪到海中化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鳗鱼。
(但经验告诉我故事的反派应该是章鱼啊!)


创造过种种神迹的Maui认为自己已经无人能敌的,甚至可以挑战死神,为自己为人类取回永生。但他的父亲却反对他这么做,因为当初可是他亲自向儿子下死亡诅咒的啊。
当然了,Maui仍然无所畏惧,他要挑战的是自己的祖先,活在地下世界的一个女神灵。Maui带上几只小鸟和他一起(有的版本是把他的兄弟变成小鸟),在地下世界找到了沉睡的死神,双腿大张,从中还能看见闪耀的绿岩和黑曜石。
Maui叮嘱小鸟们,当他穿越这个老女人的身体时,一定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不然我就死翘翘了。
接着,Maui变身成小虫,毅然向前方的洞口前进。就在这时,影视剧的套路居然在神话中应验了,与Maui同行的一只小鸟一个不小心就笑了粗来,接着其它小鸟纷纷和应,此起彼伏的笑声惊醒了死神,她两腿一合,把Maui切成了两半……就这样,Maui拯救人类的义举以失败告终,人类从此再也无法得到永生。
(Maui他爸:怪我咯?)

TOP

老师上课说的中国民间传说里女性形象的确很引人思考。我记得以前有个英美文学的老师跟我们说,文学里的中国男性都是一个“被阉割”的形象,当时我还不能理解。现在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去看,好像的确如此。虽然中国也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但是相对于西方的一些民族,我们的女性的话语权更强一些吧。

TOP

回复 55# 的帖子

诶,你是在哪里看到这些关于毛伊的故事的呀?好有意思!

TOP

回复 51# 的帖子

这篇文章很棒耶!

TOP

回复 56# 的帖子

民间文学对女性的实际的比较低下的地位应该也是有很多直接的揭露的...我们在民间故事中看到的灰姑娘、断手媳妇、被休的妻子等女性形象, 命运给予她们的是继母的虐待、生活的艰辛、丈夫的嫌弃。但是百姓都很善良,那些在民间故事中作者们都能让这一类的女性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灰姑娘最后嫁给了英俊的王子,断手媳妇最终长出了一双手臂,而被休的丑妻最后成为福气的化身,嫁给谁谁都会有好运,这样在文学艺术中对现实的命运受难者进行保护,体现了一种女性的同情与关怀。

TOP

民间文学的指涉范围很广,但是现代流失比较严重。就本国而言,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观念变化,“淘汰”了大量本土民间传说故事,但事实上,这些资源尚有可挖掘之处。西方的童话也源于民族根性,但传承的比较好,因为很多不符合现代认识的部分被剔除了,重新注入新元素,成为新时代的作品。如果能够借鉴西方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或许我们本土的民间文化能够比较多样地保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