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年会学术报道

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年会学术报道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       ——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年会报道
        2016923日至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和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2016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各个高校与研究机构263位会员参与了此次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盛会,收到正式论文120余篇。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何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由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扬、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郑升、《民族艺术》主编,学会常务理事(协办单位代表)许晓明致开幕辞。


    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主要议题有:艺术民族志的书写范式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个案研究,设计与日常生活。围绕讨论的主题,第一天有九位学者做了主题发言,他们是: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学会特邀专家罗伯特·莱顿教授,发言题目是:《门神与灶神:我们能从故事讲述方式的变化中学到什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研究员,发言题目是:《遗产资源论观点的提出——一个与艺术人类学理论相关的思考》;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学会副会长张士闪教授,发言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荻野昌弘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艺术与城市:以景德镇为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学会特邀学者项阳研究员,他的发言题目是:《艺术人类学中国话语与艺术传统深层内涵》;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学会常务理事赵旭东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中央音乐学院、三峡大学楚天学者,学会常务理事杨民康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到学科方法论跨界研究——兼涉中国民族音乐学从对象学科向思维学科转型的几点思考》;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类学系(学会特邀专家)马里安·赫罗特
教授,她的发言题目是:《日常设计、历史和人类学:基于女性作家观察资料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会常务理事李立新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日用作为设计的
原道”——兼谈小道致远论》。

    上午的主题发言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带头人,学会副会长廖明君教授主持,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学会副会长何明教授评议,下午由《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社主编,学会常务理事马云华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学会副会长纳日碧力戈教授评议。

         24日至25日会议分为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俗与表演艺术研究造型艺术研究三个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5日下午,是会议总结和闭幕式。在会议总结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学会副会长色音研究员总结了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组的讨论内容;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学会副会长纳日碧力戈教授总结了造型艺术研究组的讨论内容;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学会副会长张士闪教授总结了民俗与表演艺术研究组的讨论内容。最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院做大会总结发言。学会自成立以来,广大学会会员奉行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知的理念,在方李莉会长的倡导下,坚持从田野中获得一手资料,使研究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成果能为国家发展所用,拿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论文,在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中互相交流与成长。学会的另一个特点是,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都是学术界的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是引领学会发展的灵魂式人物,在会议期间他们承担着大会主题发言,会议的主持、评议与总结等方面的工作。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使许多年轻的学者们受益匪浅,每次会议都能从中得到成长,许多来参会的年轻学者即使没有来得及写论文,或没有获得发言的机会也愿意来旁听和学习,这也是学会越来越充满活力与越来越昌盛的根本原因(学会成立十年,现已有会员950人,基本是大学老师和国家研究机构的学者)。
     

     在会议的主题发言中,方李莉研究员提出的遗产资源论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她在发言中提出:在人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消失,但前提是:它要被融入到当代的生活中,成为活的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及艺术的一部分。如何做到?首先就是让这些遗产成为建造未来政治文化经济和艺术的资源,成为新的文化生长的种子和基因。她还认为:文化生态的平衡是动态的,就像生态系统的演替性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一样。她认为:所有的文化遗产就好像是上一轮文化生态系统留下的基因和种子,成为新的一轮文化生态产生的基础。在演讲的过程中,她还通过大量田野的案例谈到了在当代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中,作为文化母体的历史遗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还以屠呦呦、莫言、谭盾、蔡国强等人的科学发现及艺术创作为例子讨论了这一问题。这样的理论对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建出具有原生性的中国现代文化,现代艺术,包括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她还认为“艺术是社会的感知系统,具有一定的先锋性,故能最早体现出这一规律,这也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项阳研究员,赵旭东教授,杨民康教授三位学者的发言都与如何撰写中国本土人类学艺术民族志有关,这也是所有会员都非常关注的内容。其中项阳教授提出了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切入撰写艺术民族志,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普通的文化人类学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区别等问题。他认为,我们要学习西方的理论,但也要关注到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特点。他还认为,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的撰写不仅要进行深描,还要进行深挖,要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构成以及有其意义世界构成的完整体系,这是由中国的文化历史的形成过程所决定的。另外,赵旭东教授从中国的山水画入手讨论中国本土民族志的写作范式,中国的山水画既是自然的山水又是文化的山水,他以中国的山水画为范例,从而提出是否可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以景造意,人与自然与景融为一体的特殊思维模式。这种追求思想情景和宏阔的人与自然境像的书写模式,是否可以给中国式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带来启发?这样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杨民康教授则从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讨论了中国艺术民族志的写作问题。他认为,传统的西方民族志往往是在静态的封闭的社区中进行的,而中国历史悠久,民族边界复杂,有许多的民族是跨国家的,如蒙古族、朝鲜族、泰族、苗族等等,像这种跨国界的音乐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如果将其固定在某一个地区是很难统观其全貌的。因此,有关这样的研究不仅是动态的,可能还是游走式的。在发言中他借用了赵旭东教授提出的线索民族志的观点,认为这样的方法也许可以解决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问题。他们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志中国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这次会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张士闪教授在他的发言中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的问题,认为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具体的社区中来保护和发展,认为只要国家政策得当,民众的传统文化会有很强的适应与更新的能力的,一定要用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非遗的保护问题。李立新教授从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的角度讨论了日用设计和日用审美的问题,提出要同时关注到日用设计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最朴素的用具往往是最美和最实用的,他是以来讨论哲学,讨论人生价值。以上两位学者都是从民众的生活出发,讨论了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给予参会的学者们深刻的启发。
     

    另外,还有来自英国的罗伯特·莱顿教授,来自日本的荻野昌宏教授,来自荷兰的马里安·赫罗特教授,他们从各自国家的文化背景出发,为与会的学者们增加了对域外人类学界的了解。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
      

    除大会主题发言的学者们的观点外,在小组讨论中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有的学者从艺术史与人类学的互动历程中,看到彼此是如何从分流到合流的趋势;还有的学者从格尓兹的理论来探讨艺术学和人类学研究艺术的不同视角,其深入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一个是重视其中的意义世界,另一个重视的则是形式和技术。还有的学者用艺术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来研究当代艺术,将当代艺术中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合为一个整体,寻找到其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的互动方式等。以前这一类的讨论并不多见,因此,也是这次会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另外,以国家非遗保护为界限的后民族文化后民间文化的讨论,从去年开始延续到今年还在不断深入地研讨,这也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总之,会议围绕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这一主题,做了为期三天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在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常务理事会,通过了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大学举办的决定,并定于2017年举行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评审活动,希望能得到会员们积极参与。会议结束了,各自的研究和讨论仍然在继续,大家都期待着明年的会议将会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1925c7.asp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