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重点项目成果(中国民族报系列文章)

苗族:源于中华大地,遍布世界各地

中国民族报 2016年4月1日

  □ 吴楚克 徐德信

  苗族,在我国称苗族,境外一般称”赫蒙人”(Hmong)。苗族源于中华大地,历史悠久,迁徙不断,如今散布世界各地。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苗族人口达到了942.6万人,是我国人口总数位列第五位的少数民族,仅次于壮、回、满、维吾尔四个民族。国外的赫蒙人大约有160万。

  一、苗族的历史

  众所周知,苗族源于我国北方的三苗部落,其始祖蚩尤与炎帝、黄帝同时存在,后蚩尤部落被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联军打败,开始了其史诗般的迁徙历程。苗族从中原、江淮开始迁徙,或南下进入湖广地区,或向西迁到贵州、四川等地。到明末清初,苗族人的一支——赫蒙人到达中越边境地区,开始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我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丛林密布的边境地带和游离于国家政治的边缘,使迁徙于此的苗族人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但随着国家政权的逐步建设,边境地区被标以国界,生活于山林中的苗族人被划入了不同的国籍。

  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的协调下,大批中南半岛的苗族难民进入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导致苗族人今天散布世界的格局。

  苗族有语言,但没有统一的文字。一般认为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内部又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方言,分别是东部(湘西)方言、中部(黔东)方言和西部(川黔滇)方言,其中西部方言内部差别最大,使用人数最多。此外,我国还有上百万的苗族人使用汉、侗、壮、布依等民族的语言。由于缺少文字记载,苗族人一直靠手口相援来传承和保留民族传统。

  我国境外的苗族自称“赫蒙人”,是在文化上具有同质性、易于通过自称和语言确立相互认同的群体。国外有学者认为,赫蒙人是一个不同于我国苗族的族群,而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赫蒙人是西部苗族的一支,我国境外所有国家的聚居苗族都属于赫蒙人支系,因此都是苗族。

  二、境外苗族生存状况、文化特点

  1. 越南的苗族

  在越南,苗族主要分布在越南与中国、越南与老挝交界的各省。越南苗族除少部分从老挝进入外,主要通过我国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进入,时间从明末清初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中叶。即便在今天,文山州与越南北部的苗族也来往密切。据“越南在线”网站资料介绍,越南的苗族人主要分布在河江省、老街省、莱州省、山萝省等省份,大约有100万人。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苗族人口居第八位。

  关于越南苗族的支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普遍的一种支系分类是将其分为5个支系:“白苗”,自称为“蒙豆”;“黑苗”,自称为“蒙那”;“红苗”,自称为“蒙西”;“花苗”或“青苗”,自称为“蒙冷”或“蒙佐”;“汉苗”,自称为“蒙刷”。

  苗族迁居越南以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越南传统文化。在服饰方面,越南苗族主要透过服饰颜色和特殊的刺绣表达民族历史;在节日方面,越南苗族将越南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都要通过唱歌、跳舞、荡秋千等活动庆祝三天。

  在社会生活中,越南苗族与其他民族一起为越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越南政府一直以来也较为重视少数民族问题,制订出了一些比较合乎少数民族特点的政策、措施,对各民族的尊严和平等权利给予了一定的保障。例如,在苗族人数占优势的地区,苗语被认为是通用语言,政府还帮苗族人创制了一套文字。21世纪初,越南政府正在帮助民族地区实施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比如帮助他们建水井、修公路、盖房屋、发展教育等,苗族作为生活在越南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同样在这些发展机遇中得到了实在的益处。

  2. 老挝的苗族

  苗族移居老挝大约发生在19世纪,主要是我国的苗族经由越南进入。老挝苗族是老挝第三大少数族群,据2008年老挝人口普查数据,老挝境内苗族人口达51.5万人,仅次于克木族、普泰族。在老挝的华潘、川圹、沙耶武里、丰沙里、乌都姆赛、琅勃拉邦、万象等省,都有苗族分布,其中以川圹、华潘两省最为集中。老挝苗族虽然人数众多,但始终被认为是外来民族,是“没有祖国的乞丐”。

  1954年,美国接替法国殖民老挝后,在老挝组织苗族武装四处活动,企图颠覆老挝政权,严重破坏了老挝的社会稳定,直到1973年美国势力从越南和老挝退出。1975年,在老挝的政治改组过程中,部分老挝苗族因曾经帮助过美国军事行动而开始遭到迫害,导致老挝苗族大规模地涌入泰国,人数达10万之众。

  3. 泰国的苗族

  泰国北部和中部的十几个府都有苗族居住,其中以清迈、清莱、达府、难府、碧差汶五个府的苗族人口最多。泰国究竟有多少苗族人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根据泰国山民研究中心2002年的统计资料,泰国北部的9个山地民族中,苗族人口有15.4万人,占山地民族总人口的16.52%,是位于第二位的山地民族,分布在泰国北部12个府的253个村寨,共约2.46万户。

  苗族人大约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泰国,一部分沿着泰国—缅甸边界前进,到达泰国夜丰颂和清迈府,有些甚至由此移出泰国进入了缅甸;还有一部分沿着泰国—老挝边界南下,逐渐散居到童仓、波纳、帕府等地。与其他山地民族相比,苗族人来得晚,住得最高,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少,生产方式也最为落后,只能实行刀耕火种,农作物产量最低,所以他们迁移的频率也比较高,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最短的不足一年,最长的不到20年,而通常以七八年比较多见。

  泰国的民族政策的核心是同化,即弱化民族身份的分类与差异。针对包括苗、瑶、拉祜、阿佧等9个民族在内的泰国北部的山地民族,泰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比如开展对山地民族的人口登记工作,接纳他们加入泰国国籍;要求他们忠于国家,遵守法律;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向其传播佛教信仰等。泰国“山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在思想意识方面同化他们,在目前强制同化不可行的情况下,更多地坚持一体化策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同时允许他们维持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4. 缅甸的苗族

  苗族在我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四国跨境分布,其中缅甸苗族人是最少的,迁入时间最晚,产生影响也最小,有关资料记载较为缺乏。学术界普遍认为,苗族进入缅甸有两支,一是从云南迁越南受阻于东京平原,故转而向西经老挝和泰国进入缅甸;另一支则从云南西部直接进入缅甸果敢地区,后逐渐向西和向南迁。有学者撰文称,缅甸苗族约有1万人。

  5. 西方各国的苗族

  在我国和中南半岛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还散居着一部分苗族人,这些人主要是作为难民被西方国家大批接收的。

  苗族人真正大规模迁移到美国是在越南战争之后。第一波迁移始于1975年年底,是因为战争从泰国的难民营迁移至美国。然而,根据1975年的《印度支那移民和难民援助法案》,只有3466人得到庇护。1976年5月,另外1.1万名苗族人被允许进入美国。到1978年,大约共有3万名苗族人以难民身份移民到了美国。这一波苗族移民主要是男性,与苗族首领王宝(Vang Pao)的秘密军队直接相关。第二波移民发生在1980年,由于《难民法案》的通过,第一波移民的家庭成员能够进入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和明尼苏达州建造了大型社区。至2012年,有26万余名苗族人居住在美国,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9.1万人)、明尼苏达州(6.6万人)和威斯康辛州(4.9万人)。

  美国苗族说的是苗族西部(川黔滇)方言,又有两种次方言,分为“白蒙”和“绿蒙”。这两种次方言相差较小,能够相互听懂。美国的苗族生活贫困,有3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主要是因为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但是苗族融入美国社会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据美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24岁以上的苗族人受过高级中学教育,7%的苗族受过高等教育。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即美国苗族人面临着本民族文化衰退的局面。因此,一些社区通过创办组织、出版报纸来保护苗族人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并于2012年联合微软公司开发了赫蒙语—英语翻译软件。

  除了迁徙到美国的苗族外,西方其他国家也有少量苗族分布。根据学者萧春雷2000年统计的数据,苗族在法国有1.3万人、法属圭亚那有8000人、英国有3000人、德国有2000人、澳大利亚有2000人、阿根廷有3000人、加拿大有3000人。这些迁移,使苗族分布到了除非洲以外的所有有人类居住的大陆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民族。分散在这些地域的苗族与美国苗族一样,积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主动克服文化障碍,在所在国家的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帮助之下,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从第二代人开始,西方国家苗族人克服了语言障碍,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与此同时也更加珍惜本民族文化,加强了与我国大陆和东南亚苗族的联系。

TOP

蒙古族:兼具历史和现实影响力的草原民族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6-04-22 |

  □ 吴楚克 索音布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我国34个跨境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随着全世界人口流动的加速,蒙古族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分布在50多个国家的全球性跨境民族。

  一、蒙古族的分布

  蒙古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其总人口约1000万,其中我国有606万(2015年)。我国的蒙古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和河北等8个省、自治区,在四川、北京、云南、河南等地也有零星分布。我国目前的蒙古族自治地方有1个自治区、3个自治州、8个自治县和若干个民族乡。

  蒙古族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总人口超过300万(2015年),其中82%是喀尔喀蒙古族,分布在蒙古国的中部和南部,另外还有杜尔伯特、巴岳特、布里亚特、达里岗嘎、扎哈沁、乌梁海、达尔哈特、土尔扈特、厄鲁特、明阿特、巴尔虎、乌珠穆沁、察哈尔、霍屯等其他蒙古族部落。除蒙古族以外,蒙古国还有哈萨克、查腾两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左右,主要分布在巴彦乌列盖省、库布苏尔省等地。

  在俄罗斯也有大量蒙古族分布,但是因为俄罗斯特殊的民族政策,导致他们在民族认同上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布里亚特人(约43万人)、卡尔梅克人(约17万人)、图瓦人(约28万人)和阿尔泰人(约6万人)等会自认或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他们主要分布在卡尔梅克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阿斯特拉罕州等地,分布范围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新西伯利亚。

  蒙古族在其他国家亦有分布,如吉尔吉斯斯坦有约1.2万的萨尔特卡尔梅克人,蒙古族在韩国有约3.4万人、美国有约1.7万人、日本有约0.8万人、捷克有约0.75万人、加拿大有约0.54万人、德国有约0.4万人、英国有约0.37万人、法国有约0.29万人、土耳其有约0.26万人、哈萨克斯坦有约0.25万人、奥地利有约0.2万人、马来西亚有约0.15万人。

  二、蒙古族的历史及其跨境格局的形成

  早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蒙古高原上就有人类活动了。一般认为,曾在蒙古草原上活动过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嘎斯、契丹等民族都是蒙古族的先祖。蒙古人的渊源尚无确切定论。目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就是蒙古族最早的先祖,这也被视为是对这一族称最早的历史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大多数部落,并在漠北建立了蒙古帝国。此后,蒙古帝国很快统一了整个蒙古地区,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其领土一度向西扩张至多瑙河流域。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蒙古帝国也逐渐瓦解为多个汗国。明朝建立后,蒙古人退回草原,史称“北元”,后又分裂为“鞑靼”、“瓦剌”两个部分。

  通过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努力,清朝统一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大多数蒙古族部落。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将蒙古族划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外札萨克和厄鲁特蒙古。其中,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可以说就是后来内蒙古、外蒙古的雏形。

  1911年,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独立”,沙俄以外蒙古保护者自居。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续与沙俄谈判,于1915年6月7日签订《中俄蒙协约》,在名义上恢复了对外蒙古的主权。1921年,外蒙古再度独立,并于1925年改名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新中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1990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名为蒙古国。2014年,中蒙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的蒙古族分支布里亚特人在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完全进入俄罗斯管辖范围,少量划入今蒙古国北部和我国内蒙古东北部。蒙古族分支卡尔梅克人在我国被称为土尔扈特人。1628年,土尔扈特部游牧至伏尔加河一带,后受到沙俄统治。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伏尔加河东岸人民向东迁徙回归祖国,西岸的土尔扈特人则滞留在俄罗斯发展成为卡尔梅克人。以蒙古族分支图瓦人为主体民族的图瓦,原为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因为历史原因,该地区被中、俄、蒙各自控制一部分,其中俄罗斯控制的区域就发展成了今天的图瓦共和国。蒙古族分支阿尔泰人原本长期被准噶尔蒙古族统治,1756年后归属俄罗斯。

  三、蒙古族丰富的文化

  蒙古族历史上主要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游牧文化就成为其民族文化的核心。许多为人熟知的蒙古族文化符号都与游牧生活有关,比如“马背民族”、蒙古包、那达慕等。虽然今天大多数的蒙古族并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他们在习俗、语言、饮食等方面依然保留着浓郁的游牧文化色彩。

  蒙古族有着灿烂的文化成就。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令人心潮澎湃的蒙古族舞蹈以及波澜壮阔的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江格尔》可谓尽人皆知。蒙古族的歌唱艺术——长调民歌、呼麦均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黄金史纲》等蒙古族历史文献以及《泣红亭》、《一层楼》等蒙古族文学著作都被广泛传播,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称为“对于世界文化具有历史、文学意义的著作”。此外,元朝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开创了世界营养学的先河,清代蒙古族数学家、天文学家明安图,则为我国数学、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蒙古族原本以萨满为主要信仰,蒙古人将其称为“博”。今天,在内蒙古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巴尔虎萨满、科尔沁萨满和布里亚特萨满。蒙古族的祭火、祭敖包等仪式或习俗均与萨满信仰相关。佛教在元代得到了很高的地位甚至获得了蒙古族上层社会的支持,但佛教在蒙古族中真正广泛传播开来是16世纪下半叶以后。目前,蒙古族信仰最多的宗教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对蒙古族的文学、医学、天文、教育、经济、政治、建筑、艺术、哲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蒙古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方言有多种划分方式,各方言之间的差异并不悬殊,实现基本交流并没有问题。蒙古国、俄罗斯的蒙古族在日常用语中会较多使用俄语借语,而我国的蒙古族会较多使用汉语和英语借语。蒙古族在历史上创制了多种文字,我国蒙古族使用的是回鹘体蒙古文,俗称老蒙文;蒙古国在1946年启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西里尔蒙古文,俗称新蒙文;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卡尔梅克等蒙古族部落则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蒙古族支系众多,因此其文化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各个支系之间的文化差异虽然明显但并不悬殊,而且相互之间认同度较高。但也有一些群体例外,如一些图瓦人和阿尔泰人会认为自己是突厥人;而另外一些群体,如阿富汗的哈扎拉人、莫戈勒人,我国的土族、达斡尔族等,在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与蒙古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或相似性。

  四、蒙古族的跨境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社会和谐安定。但应该看到,由蒙古族跨境产生的一些问题对我国的影响也应引起关注。

  第一,近几年,蒙古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尤其在文化方面更是着力模仿西方。这对喜欢追赶时尚潮流的蒙古族青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对我国蒙古族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蒙古族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的特点,开始利用蒙古国的文学、学术、影视、网络等资源,向我国蒙古族、尤其是蒙古族青年灌输西方意识形态、宗教思想和民族对立情绪。

  第三,“苏东剧变”之后,蒙古族民族主义再度兴起,“泛蒙古主义”、“三蒙统一”、“蒙独”等意识形态开始滋生。这对我国的地缘安全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一定影响。

  第四,世界各国蒙古族本是同根同源,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很深的民族感情。但在中苏交恶时期,前苏联和蒙古国曾向其国民灌输“中国的蒙古人是‘蒙奸’”的错误思想,使得如今俄罗斯、蒙古国的许多蒙古族、尤其是中老年仍对我国蒙古族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第五,中蒙边界拥有漫长的国境线,这里人烟稀少、地势复杂,很容易成为走私犯罪的温床。尤其要谨防一些人利用这一地缘特点向我国走私武器、毒品和反动宣传品。2015年,蒙古国开放了博彩业,洗钱、赌博等问题也开始显露,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第六,移民问题。蒙古族移民问题并不突出,这与蒙古国经济欠缺吸引力和蒙古国的移民政策有关。但是,因婚姻、工作等原因常年在华居住的外籍蒙古族呈现增加的势态,对这一人群的管理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五、“泛蒙古主义”的前世今生

  “泛蒙古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俄罗斯哲学家弗·谢·索罗维约夫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主要是指要求将中、蒙、俄三国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的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

  进入20世纪后,“泛蒙古主义”开始进入活跃阶段。1911年,外蒙古“独立”后,先后武装占领了我国西北的科布多地区和唐努乌梁海地区,1913年又大举南下,一度占领了内蒙古大片领土和新疆北部等地区,内忧外患的北洋政府最终不得不求助俄罗斯“劝告”外蒙古撤军才收复失地。与此同时,1912年,内蒙古哲理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乌泰发动叛乱,并联合扎赉特等旗起兵宣布“东蒙古独立”,但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1919年,在布里亚特人的支持下,“泛蒙古代表大会”在赤塔召开。此后,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泛蒙古主义”思想开始迅速扩散。1933年,部分内蒙古王公开始向民国政府要求自治,1937年在日本人的策动下成立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8年又成立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1年,“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更是演化为了“蒙古自治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外蒙古进行了大规模的肃清运动,之后“泛蒙古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消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苏联也对持这一思想的布里亚特人进行了镇压。上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之后,“泛蒙古主义”开始死灰复燃,其影响力虽不及“泛突厥主义”等思潮,但对我国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990年,图瓦曾爆发过反俄的大骚乱,现在图瓦一些政客甚至会经常参与“泛突厥主义”和“泛蒙古主义”会议。而“泛蒙古主义”也开始从布里亚特向卡尔梅克传递。1998年,当时的卡尔梅克政府甚至宣布可能成为俄联邦的联系国,最终俄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态度,才阻止其迈向独立的步伐。2007年,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一些激进的布里亚特民族主义者血洗了一个俄罗斯族村庄。俄罗斯的蒙古族在“泛蒙古主义”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其他思想,比如一些图瓦人想要建立图瓦人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加入“泛蒙古主义者”的行列。

  蒙古国在上世纪90年代民主转型之后出现了一些民族主义政党和民间组织。因为当时流行的“喀尔喀优越论”,导致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支持者。但近几年“喀尔喀优越论”的消退、蒙古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致使这些组织开始博得越来越多的眼球。虽然“泛蒙古主义”还不是蒙古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但应该警惕别有用心者利用这一意识形态破坏我国北疆的安全和中蒙友好关系。同时,近年来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泛蒙古主义”会议之上,这可能是“泛蒙古主义”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项目号:15KDA007)成果】

  项目主持人:吴楚克

TOP

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

中国民族报 2016年3月25日  

  □ 吴楚克 马良成


  傣族,是我国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跨境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被称为“泰族”,在老挝被称为“佬族”,在缅甸被称为“掸族”,在印度被称为“阿洪族”。傣族在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缅甸的掸人、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以及越南的泰族,都与中国的傣族有着历史和文化渊源。傣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意识形态的文化圈:一个是以佛教为主的文化圈,另一个是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的文化圈。基于其特殊的地理分布和民族宗教历史与文化,以及当前中国周边特殊的民族问题和国际关系,研究傣族这一跨境民族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傣族的分布情况

  (一)人口和国内分布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傣族人口共有122.2万人。现今大约有130万,位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第18位,属于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全球傣族人口在6500万以上。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柬埔寨西北部、缅甸中北部、老挝、泰国等地区和国家。我国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域、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包括傣弄(保山、德宏、临沧、普洱)、傣泐(西双版纳、普洱)、傣阮(西双版纳)、傣痕(普洱)、傣雅(玉溪)、傣丹(红河、文山)、傣皓(红河、文山)、傣良(红河、文山)等。我国傣族居住的地方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接壤。

  (二)在国外的分布情况

  傣族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金三角地区的泰、掸、佬族与中国的傣族同源。历史上他们曾先后在这个区域建立过多个小的国家,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傣族在泰国称为“泰族”,约有3000多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近3/4,是泰国的主体民族,遍布全国。傣族在越南也被称为“泰族”,有80多万人口。傣族在老挝被称为“佬族”,又称“老龙族”,约有210万人,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分布在全国,主要聚居在河谷平原地区。傣族在缅甸则被称作“掸族”,约有336万人,是缅甸的第三大民族,占缅甸全国人口总数的7%。缅甸的掸族有67%分布在掸邦。掸邦位于缅甸东部,与云南西双版纳接壤,是缅甸联邦的成员国之一,是一个以掸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掸族约占60%。此外,在印度的阿萨姆邦也一些有云南德宏傣族移民的后裔,被称作“傣阿洪姆人”,估计有100多万。另外,欧美地区也有傣族社区。

  二、傣族的特点

  1.傣族的民族支系众多,包括“旱傣、水傣、花腰傣”等,其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

  2.傣族是典型的稻作农耕民族。稻作历史源远流长,饮食别具特色。

  3.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德宏和西双版纳两大方言区,傣语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临近的方言之间区别较小,随着地理距离的拉大,方言区别也拉大。

  4.公元14到15世纪,南传佛教已成为大多数东南亚地区傣族信仰的宗教。近代以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虽有少部分傣族信仰基督教,但仍以南传佛教信仰为主。佛教经典多用贝叶刻写或棉纸书写,称为“贝叶经”。贝叶经有84000多部。涉及佛教故事、文学作品、历史、天文历法、医药卫生、数学、语言文字等内容,被誉为傣族的“百科全书”。傣族的传统文化也因之被一些学者誉为“贝叶文化”。此外,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泰国南部,也有一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傣族,他称“傣回”或“帕西傣”。

  5.傣族的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傣族的民族服饰特点主要集中在女性服饰上,男性服饰特点不鲜明。由于傣族支系众多,不同支系的服饰特色也不尽相同。如云南新平等地的花腰傣的服饰,就与常见的傣族服饰差别较大。其服饰文化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6.傣族的传统建筑为干栏式建筑,这与傣族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的特点有关。传统的傣族干栏式房屋一层,用于堆放劳动工具、饲养牲畜,二层才用来居住生活。这样的建筑格局是高度适应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需要的产物。

  7.傣族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浴佛节),还有开门节和关门节。泼水节已成为民族旅游文化的一大热点;民族舞蹈“三道弯”和“孔雀舞”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8.傣族是制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黑陶样式繁多,设计精美。此外,其服饰的织锦工艺也别具特色,这些与傣族分布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傣族的生活方式有关。

  除以上几方面外,傣族在饮食、乐器、戏剧、文学、医学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三、傣族的跨境分析

  (一)泰国泰族

  泰国傣族人口有3000多万,在泰国被称“泰族”,占东南亚傣族人口的一半以上,泰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政治经济地位较高,对中泰两国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研究东南亚的傣族分布,有必要谈谈中泰关系。中泰关系总体来说趋势向好。近年来,中国与泰国高层联系紧密,民间交往频繁。中泰关系政治基础牢固,友好交往有着上千年历史,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现实利益冲突。两国人民友好感情深厚,为双边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中泰一家亲”是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除了高层紧密往来外,两国军方长期保持友好交往。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稳步推进。两国在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司法、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双方成立了泰中友好协会(1976年)、中泰友好协会(1987年)。两国还缔结了23组友好城市和省府。

  此外,两国还签署了众多双边合作协议,涉及领域广泛,在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司法、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

  (二)缅甸掸族

  缅甸的傣族被称为“掸族”,掸族有67%分布在缅甸东部的掸邦,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直接接壤。由于傣族和掸族历史上属于同一个民族,现实中地理位置相近,因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有往来和接触。两国边民有着明确的国家归属意识。但民族属性上的同族同源,使大多数边民内心深处存在国家归属与民族意识的二元身份认同。因而其在边境的“跨国往来”,实际上是一种融合了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天然生计选择。

  中国边境的傣族把缅甸掸族称为“缅甸的傣族”,而相对应地,缅甸的掸族称中国的傣族为“中国的掸族”,这可以说明两者间存在着同族同源的民族认同,是不可忽视的。既然存在二元认同,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认同的强弱?以中缅傣族为例,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悬殊,缅甸掸族越来越表现出国家观念淡薄,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的倾向。国界线意识淡薄,在生产生活中有时一不小心,就跨越了国界线。因此,出现过“一井两国”、“一院两国”、“一寨两国”、乃至“一坝两国三城”的边境奇观。

  此外,在中缅国境线外盘踞着“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佤邦联合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克钦独立军”等多股地方民族武装势力。虽然,已被缅政府分别收编为掸邦第一、二、四特区和克钦邦第一、二特区,但实质上属于地方武装割据。要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必须处理好与其的关系。

  (三)老挝佬族

  老挝国内的傣族被称为“佬族”。中国与老挝跨境民族的态势在边界划定之前,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中老国境线划定之后,将聚居的傣族一分为二。中老跨境的傣族拥有了不同的国民身份,培养起了相悖的国家认同。中老跨境民族识别存在差异,如克木人的识别问题。现在,老挝国内的佬族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分为傣泐和傣纳两大支系,逐渐增强的国家认同可能会弱化民族认同。

  四、南传佛教的外来僧侣现象

  我国傣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有将未成年男子送去寺庙学习的习俗。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未成年人的教化和道德培养。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很多人不愿意再到寺庙当僧侣,导致南传佛教寺庙僧人减少、后继无人的状况开始显现。但是,由于寺庙在傣族人民中的作用和功能并未衰弱,僧侣仍是寺庙中的刚需组成。面对这种情形,傣族地区寺庙中出现了很多外来僧侣,他们不是拥有中国国籍的本国公民,而是来自于东南亚各国的傣族同胞。

  外来僧侣与傣族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宗教情结,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傣族信众的宗教需求和南传佛教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国籍身份的角度看,外来僧侣参与我国的宗教事务,存在着宗教渗透的风险,可能有碍南传佛教的长久发展,这也是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五、作为跨境民族之傣族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傣族是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中重要的跨境民族,东南亚各国的傣族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地区广泛,与我国边疆接壤面积大。由于与我国的傣族有着共同的族源、血缘和亲缘关系和高度的文化相似性,同属于傣-泰文化圈,在我国西南与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的开放格局中,加强政治互信,可以发挥跨境民族的优势促进经贸往来和旅游开发。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傣族地区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形势下的诸多挑战。诸如,金三角地区的毒品走私、赌博、非法移民、跨国犯罪等。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语言相通,加之我国西南边境地理地貌复杂,容易为跨国犯罪提供土壤,给我国边境安全带来诸多隐患,也使得傣族文化面临碎片化的风险。个别周边国家实施的边境民族对外开放政策,比我国边境的更优惠,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边境民族经济和心理上造成不平衡感;境外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借民族和宗教因素,也对我国边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进行煽动与干扰等。

  综上来看,正确认识傣族这一特殊、人口占多数的跨境民族的基本特性、国家关系、民族问题、宗教因素、历史文化现象,加强民族团结、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消除民族发展不平衡性和较大差异性、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积极培养优秀民族干部和因地制宜缩小地区发展差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多领域合作与良性发展、重视和开发沿边经济区和口岸建设、加大加强以及着力发挥云南、广西等省的对外交往民族优势和地缘优势等举措,对维护我国边疆稳定、经济发展和地区间、国家间的社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OP

塔吉克族:飞翔在中亚大地上的雄鹰

中国民族报 2016年7月8日

  □ 吴楚克 齐那儿

  
  我国的塔吉克族群众在跳塔吉克族传统舞蹈鹰舞。 金浩摄

  一、塔吉克人的历史、分布和特点

  塔吉克人是中亚地区的第四大民族,大约有830多万,80%的塔吉克人居住在塔吉克斯坦,是该国的主体民族。其他塔吉克人分布在中亚和阿富汗、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根据《新疆年鉴2010》统计,2009年末,新疆塔吉克族为4.72万人,其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30882人,到2015年,中国塔吉克人口增长到51000多人。

  塔吉克人的历史较为久远,在公元前若干年,一些操东部伊朗语的部落,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部分,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朅盘陀国,朅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祖先。公元3-4世纪,他们已发展了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唐朝时,塔什库尔干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年)年间,在此设“葱岭守护”。公元9-16世纪,伊斯兰教开始在此地传播。元朝时,塔什库尔干被称为“色勒库尔”。明朝后期到17世纪,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什克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设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我国的塔吉克族除了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新疆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居住在山区的塔吉克族,以畜牧业为主;也有一些地区的塔吉克族兼营农业,他们在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山间谷地种植耐寒的农作物,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新疆莎车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维吾尔语。塔吉克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传说《慕士塔格山》和《大同人的祖先》生动感人。塔吉克族能歌善舞,特有的乐器为纳依(鹰翅骨制的短笛)和巴郎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舞蹈多为双人舞。塔吉克族的工艺美术有刺绣、编织和补花等。塔吉克族信仰过多种宗教,最初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现在我国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

  鹰在塔吉克人心目中是英雄的象征,逐渐也成为塔吉克人的象征。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纳依,就是用鹰翅骨做的短笛。塔吉克族的舞蹈也是模仿雄鹰的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所以人们称之为“鹰舞”。流传甚广的长诗《白鹰》,是对19世纪抵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尊严的塔吉克英雄的颂歌。塔吉克人民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长诗《不死的库勒卡克》、《巴图尔》、歌谣《驱猴》、民间故事《照妖的石镜》、传说《白衣勇士》中,也有充分的反映。长诗《古丽切赫莱》、《尼嘎尔·麦吉侬》、情歌《秋蔓荻》等,表现了塔吉克青年男女对理想、爱情、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谴责和反抗。

  二、塔吉克斯坦及其存在的历史问题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简称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之间。“塔吉克斯坦”在民间传说中为“戴绣花小圆帽的人”。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为非突厥族系的国家,国家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也是中亚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截至2014年1月1日,塔吉克斯坦全国总人口816.04万人,其中塔吉克人占80%,乌兹别克人占8%,俄罗斯人占1%。此外,还有帕米尔、吉尔吉斯、土库曼、哈萨克、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民族。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帕米尔人属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

  公元9-10世纪,塔吉克斯坦民族基本形成。9世纪,塔吉克斯坦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盛的萨马尼德王朝,塔吉克斯坦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10-13世纪加入伽色尼王国和花刺子模王国。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16世纪起加入布哈拉汗国。1868年,北部费尔干纳州和撒马尔罕州部分地区并入俄国,南部的布哈拉汗为俄国属国。1929年10月16日成立塔吉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5日加入苏联。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斯坦最高苏维埃通过共和国主权宣言。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宣告独立,并确定该日为共和国独立日,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塔吉克族和乌兹别克族是中亚地区两个最大的跨境民族,它们在历史上结下的恩恩怨怨一直影响着两个民族乃至两个国家的关系。公元9世纪,塔吉克民族形成的关键阶段-萨马尼德王朝时期,王朝建都布哈拉,并以撒马尔罕和赫拉特为陪都。因此,塔吉克人历来将这3座中亚历史文化名城看作本民族文化的遗产和圣地。16世纪后乌兹别克人南下占据了这些重要城市,塔吉克人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划界时,大量塔吉克人连同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赫拉特3个城市划入了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苏联解体后,两国对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赫拉特3城市归属的争议开始凸显出来。

  三、塔吉克斯坦内战及影响

  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地区之间相对封闭,特别是北方列宁纳巴德等州与南部偏远的戈尔诺-巴达赫尚等州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后,南方部族对北方部族长期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不满,多次发动反对现国家政权的运动,导致1992年塔吉克斯坦爆发内战。

  塔吉克斯坦内战给国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塔吉克斯坦内战导致的直接损失。内战使6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沦为难民,30多万非塔吉克人离开塔吉克斯坦。他们大部分是俄罗斯人,大多是技术和科研人员,他们的离去势必给塔吉克斯坦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大量的房屋毁坏,国家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第二,内战给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同时还延误了经济转型的时间。内战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基本建设投资和零售商业总额等国内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连年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大部分超过十个百分点,直到1997年内战结束后才使得大部分经济指标开始上升。

  第三,内战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塔吉克斯坦在苏联时期,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就处于全苏联的最低水平,内战使国家处于混乱的状态,大部分企业停产,国民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再受俄罗斯放开物价的影响,导致通货膨胀,居民的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

  第四,内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内战使国家处于无政府的状态,即使内战结束后仍有许多地方无法控制。而地方上却由于地方利益集团的需要,处于半割据的状态,使得国内的社会秩序混乱,各种社会问题突出。其中犯罪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问题尤为突出。

TOP

乌孜别克族:中亚人口最多的跨境民族

中国民族报 2016年7月1日
□ 吴楚克 齐那儿

  乌孜别克族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和中国的跨境民族。因此,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乌兹别克族与中国国内的乌孜别克族之间的关系,会对双边关系产生影响。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本土民族与俄罗斯族的矛盾,随着苏联解体后时间的推移在逐渐缓和。但是,作为主体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的争端,却逐渐浮出水面。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矛盾也愈发严重。

  2016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2012年6月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高层交往、政治互信、互利合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13年9月9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友好合作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2014年8月19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宣言》,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推动双方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一、中国的乌孜别克族概况

  乌孜别克族是中亚地区的第一大民族,人口大约3000多万,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此外还有200多万乌孜别克族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乌孜别克族是我国的跨境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有10569人,其中9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少数居住在农村或牧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地区的喀什、和田、莎车、叶城和北疆地区的乌鲁木齐、伊宁、木垒、奇台等地。南疆的乌孜别克族以农业与商业为主,北疆的以商业与畜牧业为主。1987年7月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民族乡,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乌孜别克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南沟成立。

  乌孜别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但现在大多已不使用本民族语言。乌孜别克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但和语言一样也很少使用,而是分别使用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在知识分子中多数人兼通汉文。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乌孜别克族既有黄种人的特征,又有白种人的特征,是由古代众多的不同地域隶属于不同人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乌孜别克族从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时代就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在现代汉语中,对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一般记作乌孜别克族,对分布于中国境外的一般记作乌兹别克族。

  二、族源及形成

  近十年来,系统研究乌孜别克族的专著有三部,即贾丛江的《乌孜别克族》;罗建生的《乌孜别克族》;国家民委修订出版的《乌孜别克族简史》。三本书都认为我国新疆的乌孜别克族来源是“从中亚地区陆续迁来的,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发生在清代”。“乌孜别克”是该民族的自称,最早来源于14世纪金帐汗国的统治者乌兹别克汗,《元史》中称其为“月即别”、“月祖别”。14世纪上半期,原属于蒙古帝国四大汗国的金帐汗国(又作“钦察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统治下国力强盛。因此,该国亦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军民也被称为乌孜别克人。15世纪,金帐汗国走向瓦解,原本属于其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强大起来,形成了一个“月即别联盟”,即乌兹别克联盟。1451年,昔班建立了“昔班汗国”,1494年,中亚的帖木尔王朝内讧日益加剧,昔班遂率乌兹别克游牧民大举侵人河中绿洲地区。从1500年到1506年,昔班汗在中亚及周边地区南征北伐,从里海到中国边境,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的辽阔地区,一时都处于昔班汗的统治之下。南下的这些乌兹别克人带来了“乌兹别克”这个名称,与当地操突厥语的土著开始了新的融合,并都冠之以“乌兹别克”这个族名。

  乌兹别克人定居新疆之后,大部分集中居住在一条街或一个居民点。当时在喀什、和田、叶城、莎车、乌什、库车、伊犁的一些城镇都有用“安集延街”、“乌孜别克街”为名的乌孜别克人集中居住地区。“安集延人”这个名称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34年,盛世才政府召开了新疆“第二次民众大会”,确定“乌孜别克”为正式的族名。

  三、民俗文化

  乌孜别克族主食以米面为主。乌孜别克族禁酒和忌食猪、狗、驴、骡肉,喜爱吃牛、羊、马肉及乳制品,一日三餐都吃馕喝奶茶。乌孜别克族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用来招待贵客。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乌孜别克族的民族服饰以男女戴各式各样小花帽为特点。男子穿长袍,束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连衣裙,宽大多褶,不系腰带。

  乌孜别克族的房屋有多种形式,顶楼呈圆形的称“阿瓦”(意为“圆形房子”),其他是平顶长方形的土房。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壁龛。

  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色浓郁。有史诗、叙事长诗、民歌、故事、谚语等等。《阿勒帕米西》是流传广、影响大、有口皆碑的英雄史诗。《坟墓中出生的孩子》是一部情节曲折、形象生动、语言流畅、音韵铿锵的叙事长诗。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四、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历史上,乌孜别克族同其他突厥语族民族一样,曾信奉过摩尼教、佛教等宗教。10世纪后,乌孜别克族逐渐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奉行哈乃斐教法学派,少数人属于苏菲派。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的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努鲁孜节等。努鲁孜节是乌孜别克族的春节,在公历3月22日举行。这时,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五、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

  克族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简称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9至11世纪,以突厥人、东伊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乌兹别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认。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30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人口3007.5万。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

  六、乌孜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存在的矛盾

  哈萨克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同为中亚地区大国,又都是独联体和中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两国之间多年来在友好背后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致2000年初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在边界发生武装冲突。矛盾和冲突发端于苏联时期的领土纠纷。哈乌两国边界是苏联时期划定的,当时名为“国界”,实为行政区划界限。哈国学者认为,苏联时期划定的边界,没有反映出某些民族集团的历史分布状况。哈萨克斯坦于1920年建立了自治共和国。此后,它的行政边界几经变化。1924年苏联对中亚地区国家划界时将乌兹别克人较多的锡尔河省的卡扎林县、阿克梅切金县等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在1925-1930年间隶属于哈萨克斯坦,后划归乌兹别克斯坦。

  哈乌两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向苏共中央提出归还领土的问题。1946年7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将哈方15.16万公顷土地以承租方式租给乌方10年,哈方也从乌方租了8500公顷土地,后来租期一再延长,直到1991年4月。此前,乌方曾要求哈方将租期再延长25年,遭到哈方拒绝,但这些土地至今仍在乌方控制之下。1956年和1963年,哈方分别将南哈萨克斯坦州的鲍期丹迪克区和南哈萨克斯坦州基洛夫区、马赫塔阿拉尔区、热迪萨区交还给乌。后来,经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库纳耶夫的努力,后3个区除两个国营农场外,于1971年重新归还哈萨克斯坦。不过,由于这些区早已住满乌兹别克人,因此,尽管土地所有权归还了,但当地居民仍认同乌兹别克斯坦。

  民族人口差异和民族政策带来的问题。乌国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哈国的16.45%。1999年乌国人口2420万人,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国每年人口增长约50万人,每平方公里超过450人。哈国学者认为,乌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土地、水资源和粮食不足,人口急剧膨胀使乌国有些人把目光瞄向土地辽阔的哈萨克斯坦。乌方采用先向边界地区移民,后让移民向邻国渗透,进而蚕食哈国土地的办法,达到领土扩张的目的。

  而在乌生活着约150万哈萨克人,在有些地方,哈萨克人占90%以上。在乌的哈萨克人需要更改民族成分,否则领不到通行证,在求职和获取社会福利方面都会遇到问题。哈萨克人在教育、政府机构任职以及职务升迁方面也受到限制。哈文报刊的发行范围和哈语广播的规模也在缩小。乌方采用公开排挤的方法迫使哈萨克人返回哈萨克斯坦。

  在贸易上摩擦不断。哈国是产粮大国,乌国是产棉大国同时又是缺粮国家。乌国天然气充足,可以大量出口,而哈国虽是产油大国却需要进口天然气。苏联时期可按计划相互调拨,问题不大。独立后,两国的粮食和天然气供应成了国际贸易问题。两国贸易不平衡,特别是乌国拒绝进口哈国的某些产品,而又用高于世界水平的价格向哈出售天然气。1997年初,乌要求哈预付天然气费用,每1000立方米120美元,而同期世界价格仅为40-45美元。天然气是乌向哈国施加的最大筹码,而哈没有报复手段。乌国农产品、某些种类的工业产品和乌国组装的外国汽车大举进入哈国市场。哈乌贸易出现不利于哈的形势。同时,也对哈国同类产品的销售构成威胁。未来两国在民族、人口、水源和经济方面仍然面临矛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