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6年会】“口述史方法、记忆理论与民俗学” 专场邀请帖(王晓葵)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2016年会】“口述史方法、记忆理论与民俗学” 专场邀请帖(王晓葵)

2016年南京年会,希望有同样兴趣的同仁一起就”口述史方法、记忆理论和民俗学“这一问题,一起组织一个专场,现已经向学会提出申请,相关文字如下:

        口述史方法和记忆理论,是近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方法论。民俗学的相邻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领域,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民俗学是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的学问,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口述访谈,挖掘和析出作为“民俗”的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但是,由于缺乏在方法论上的提炼和探索,口述史方法和记忆理论在民俗学领域的研究,少有出色的成果,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在学人之中尚未达成共识。

        我们认为,口述史方法和记忆理论可以广泛应用在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如灾害记忆、战争记忆、老年社会问题、以及观光民俗学、医疗文化史、生死学等民俗学大有可为的领域。本专场希望就上述问题意识,提供一些田野调查的案例,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方法进行探讨。开拓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

        理论探讨和田野研究并重,期盼有思想、有理论、有体温的民俗学研究。

                                                                                                                                                                       王晓葵

TOP

挺好的倡议。
六六大顺

TOP

我也做一点口述,有一些困惑,届时去您那里学习。

TOP

回楼主:看到晓葵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述及小可的史诗田野走“记忆研究”的可能性,所以我也想去当面讨教涅!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去年,扬·阿斯曼来北大演讲,讲了他的《文化记忆理论》,很受启发。拙文《作为方法与文体的民间文学志:民间文学田野研究的叙事四面体》(《民俗研究》2016第二期)中也讨论了记忆对民间文学讲述、聆听和研究的重要意义。期待南京年会王老师的专题讨论取得成功!

TOP

感谢各位学兄支持,请届时多多指教。

王晓葵

TOP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口述史读书会的书目。是本所博士后中村贵整理的。贴出来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各位增补。


口述史学参考书目
著 作
(口述史概论)
1、[英]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口述历史》各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以来;
3、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周新国主编:《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美]唐纳德•里奇(Donald A.Ritchie);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当代上海研究所编:《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7、定宜庄等主编:《口述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8、陈墨:《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版。
9、陈墨:《口述历史杂谈》,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年7月版。


(口述史专著)
1、[美]Studs Terkel著;王槐挺,徐存尧,陶朔玉注释:《美国人谈美国》(原名:WORKING),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年7月版。
2、和钟华主编:《大山的女儿:经验、心声和需求——山区妇女口述》(西南卷),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3、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 独立的历程》、《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 》、《让女人自己说话:民族叙事》、《让女人自己说话: 亲历战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
4、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摄制组编著:《生死存亡的关键: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讲述陈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张成德、孙丽萍主编:《山西抗战口述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
6、郭于华:《倾听底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7、[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著;王甜甜译:《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口述史相关著作)
1、[美]鲁滨孙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6月版。
2、[美]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英]霍布斯鲍姆著;马俊亚,郭英剑译:《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6、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版。
7、[英]泽尔丁著;刘庸安,贺和风译:《情感的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4月版。
8、[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9、[丹麦]海斯翠普编;贾士蘅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10、[法]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历史与记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1、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版。
12、林岗:《口述与案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13、王晓葵:《民俗学与现代社会》,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4、冯亚琳、[德]埃尔主编;余传玲等译:《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15、[法]皮耶•诺哈编,戴丽娟译:《记忆所系之处》,台北:行人文化实验室,2012年9月版。
1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7、陈新、彭刚主编:《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第1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8、[英]古迪著;李源译:《神话、仪式与口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
19、[荷]德拉埃斯马著;张朝霞译:《记忆的风景》,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5月版。

论 文
1、杨雁斌:《浅论口述史学的发展与特点》,《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2、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下),《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3期。
3、杨雁斌:《重现与印证历史的历史学——口述历史学的客观性质管窥》,《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沈固朝:《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史学理论》,1995年第2期。
5、初雪:《口述史学与民俗学基本理论管窥——性质、对象、目的、方法比较》,《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6、庞玉杰:《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
7、胡鸿保、定宜庄:《口述与文献的融通:满族史研究新体验——和定宜庄博士对话》,《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1999年第3期。
8、钟少华:《口述的历史与历史的口述》,《光明日报》2002年7月18日。
9、定宜庄等:《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的真相》,《光明日报》2002年7月18日。
10、定宜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许斌、定宜庄:《一个口述史学者的口述——定宜庄博士访谈》,《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3年第5期。
12、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3、孙庆忠:《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4、胡鸿保、王红英:《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5、曲彦斌:《略论口述史学与民俗学方法论的关联——民俗学视野的口述史学》,《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16、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
17、傅光明:《论口述历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8、卫才华:《口述史、民俗记忆与山西移入民乡村》,《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2期。
19、胡金旭:《浅谈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文艺生活》,2012年1月版。
20、尤育号:《口述史、生活史与民间文化研究》,《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第26卷第5期,2013年9月。
21、黄清喜:《论口述史的民俗学研究范式》,《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2015年10月。

TOP

还有两篇文章立足于对口述史及其文本的理论分析,学生感觉也非常不错:
1、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于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2、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 2005年第5期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南池子贡献的两篇文章的确重要。谢谢。

TOP

如果可以,看到时候我们尽量将读书会的报告内容贴上来,供大家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邮箱:msx_liuhui@163.com

TOP

王晓葵老师,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羌族口头艺术研究,如能开会我先报个名参加本组。

TOP

我这几年一直在做口头传统研究,如能开会我先报个名参加本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谢谢焦老师的支持,希望能听到您精彩的发言。我得好好写文章,争取能通过协会的论文审查。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谢谢英古阿格老师的支持,期待您的精彩报告。希望能办成这个专场。

TOP

支持!努力!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