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直播]第四分会场:文献解读•民俗功能与文化变迁等

[直播]第四分会场:文献解读•民俗功能与文化变迁等

第四组 文献解读•民俗功能与文化变迁等
地点:第四分会场(博文楼2层216)
13:30—15:30
主持人:孙亮亮(四川文理学院)
评议人:邵媛媛(云南民族大学)
发言人:
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
  《周易》与民俗研究
郜冬萍(河南大学)
  水浒叶子与《水浒传》
黄金葵(首都体育学院)
  度化叛逆者的通过仪式:《西游记》象征主义的社会文化隐喻
程文娟(辽宁大学)
  《三字经》内容的民俗分类研究
李 英(兰州财经大学)
  民族文化的救赎——“渡河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马梦园(上海大学)
  文化与旅游在城市消费空间的作用——以武汉楚河汉街为例
李 娜(辽宁师范大学)
  民俗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15:30—15:40茶歇
15:40—18:00
主持人:郜冬萍(河南大学)
评议人: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
发言人:
孙亮亮(四川文理学院)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非正常变异研究
仪孝法(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白裤瑶传统服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邵媛媛(云南民族大学)
  阿细祭火仪式的旅游化调适
何华湘(梧州学院)
  媒介融合时代西江龙母文化的复兴与传播问题探讨(一)
石蓉蓉(兰州财经大学)
  人口较少民族的族内文化认知与认同——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保安族的调查为例
王燏嶓(浙江师范大学)
  民俗功能理论视角下的非洲发展
田 波(自由职业)
  “生肖”与“初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周易》与民俗研究
林晓平 陈雪莲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与“智慧之书”,它与我国民俗学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颇为值得探究的问题。以往虽有学者对此有所谈及但至今仍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周易》与我国古老民俗的关系进行探究,并阐述《周易》对于后世乃至当今民俗的深刻影响。探析《周易》中的民俗事象、民俗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对于了解我国民俗在历史长河中的来龙去脉、承传变迁,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民俗和民俗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水浒叶子与《水浒传》
郜冬萍
河南大学
《水浒传》成书前后创制有不同的水浒叶子,本文以不同时期的水浒叶子为中心,讨论它们与《水浒传》的关系,探究水浒叶子如何促进了《水浒传》故事的创作,《水浒传》成书后又如何促进了水浒叶子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特定的民间游戏与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文章包括“明代中期叶子戏与《水浒传》”、“明清时期水浒叶子与《水浒传》”、“当代水浒叶子与《水浒传》”等三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度化叛逆者的通过仪式
——《西游记》神话象征主义的社会文化隐喻
黄金葵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
《西游记》小说自问世以来,有关其主题文化隐喻的矛盾与费解之处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借用文化人类学阐释学派的社会戏剧隐喻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后作为理论框架。因循象征主义思路研究后发现,《西游记》神话通过怪诞奇幻的故事所反复隐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支撑意义的社会结构关系——师承学缘体系。整部《西游记》神话呈现的是一场将叛逆者度化为合法正义之士的通过仪式,可以按前仪式阶段的叛逆期,阈限阶段的隔离期与考验期,以及后仪式阶段的接纳期进行解读。该隐喻折射出《西游记》神话叙事机制中超越具体故事文化寓意的元正义价值观,暗示了作者借助戏谑调侃的笔调深刻讽喻、反思社会威权体系如何兼容叛逆者的良苦用意。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三字经》内容的民俗分类研究
程文娟
(辽宁大学)
《三字经》是我国童蒙读物的经典之一,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对近年来的《三字经》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然后简单论述了其出现在宋代的原因,之后文章重点对《三字经》的内容进行了民俗分类,第一大类为知识教育,其又分为民间科学知识、民间工艺技术、宗族组织民俗和物质生活民俗,其中民间科学知识又包括算学知识、天文学知识和地理知识,全文的第二大类为德育教育。本文通过对《三字经》进行民俗分类,使我们对《三字经》有了一个更为系统的认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族文化的救赎
——“渡河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李英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的“渡河公”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事项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蕴涵。“渡河公”是外界了解上林县三里镇的一张名片,世人通过这张名片了解上林带有壮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渡河公”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文化与旅游在城市消费空间中的作用
——以武汉楚河汉街为例
马梦园
(上海大学)
随着我国各类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并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城市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它既理解、改造和忘记着传统文化,也不断产生着新的文化。定位于商业地产、文化和旅游的商业街区,既顺应着消费主导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通过文化和旅游来起作用。本文将以建成于2011年的湖北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来阐明现代社会中城市的新型商业街区对文化的运用,以及市民和游客对这一类新型消费空间的认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俗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以民国高小历史教材为例
李娜
(辽宁师范大学)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广义上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课本、练习册等。作为教育的一种工具,教材内容的选取尤为重要。民俗,一个经常被提及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民国高小历史教材中有关民俗内容的研究,来探讨民俗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邵媛媛老师点评

大多数文章为文本性质地位研究,但互动过程中的民俗的功能与作用

但对林老师的文章也有一些小疑问,如周易的年代,对卦辞和爻辞引用较多,但是对系传的引用较少,同时版本之间的差异也值得注意

TOP

水浒叶子与水浒传之间的关系到底是落实的呢,还是更多的是一种推断呢?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活在当下的,遗产化之后民俗事象后如何发展

TOP

里湖白裤瑶传统服饰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研究
仪孝法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南丹县及周边地区。他是中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分支,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多种自称和他称。白裤瑶在传统服饰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本论文,立足于现场调研,全面分析了连中国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及周边传统村寨的居民服饰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尝试给出了其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阿细祭火仪式的旅游化调适
邵媛媛
(云南民族大学)
阿细祭火仪式是云南彝族阿细人在特定日期举行的以“祭火神、迎新火”为目的祭祀狂欢活动。在旅游化过程中,祭火仪式由村落自在的“信仰实践”转变为有意识的“原生态展演”。尽管“游客凝视”下的祭火仪式从内容到形式皆经历了再造与重构,然而,以圣/俗性为分类依据,地方民众为旅游情境中的祭火仪式划定了消费边界。东道主社会的自主调适令古老的信仰在变动的社会现实中实现了内在的可持续性发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人口较少民族的族内文化认知与认同
——以甘肃省积石山县保安族的调查为例
石蓉蓉
(兰州财经大学)
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是保护、传承其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甘肃保安族聚居区为例,将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分为语言文化、民族身份、居住要求与婚俗、服饰配饰文化、节日文化和娱乐活动、民间文学和音乐舞蹈等六个层面,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下保安族文化的族内认知与认同情况,揭示出各文化要素在认知与认同上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变量,提出了未来提升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认同度的方向与思路建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