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让非遗保护与城镇化携手同行

让非遗保护与城镇化携手同行

让非遗保护与城镇化携手同行

  本报记者  王学思

    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节余土地用于建设集工业、农业、居住于一体的新农村,2011年,天津杨柳青缸鱼年画艺人王学勤所在的张家窝镇宫庄子村被镇上规划为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全村的居民搬离了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活灵活现的缸鱼年画再也无法与水缸相伴,王学勤的祖传手艺没了用武之地。
    前不久,江苏苏州镇湖刺绣艺术家梁雪芳所在的前庄村也面临改造,梁雪芳家隔壁的老邻居纷纷动迁搬家了,不久后梁雪芳一家也将被安置在一座18层高的楼房中。虽然搬迁对梁雪芳的刺绣创作没有产生特别直接的影响,但对此她也难免失落:“上楼后,恐怕再也体会不到田园之美,和邻居们的交流也难免会减少。”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大量的在村落中孕育、发展起来的非遗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境遇堪怜。记者近日从文化部获悉,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着哪些挑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非遗保护究竟应以何种姿态与城镇化携手同行?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传承人和基层的非遗保护工作者。
    双管齐下
    留住传承传统文化的年轻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我们村为例,原来户户以种田、养蚕、刺绣为生,村民可以在自家完成纺染织绣的全过程,白天姑娘们就坐在家门口绣花,就连出嫁时必备的嫁妆都是刺绣工具……然而如今这种‘家家架绣棚,人人弄针巧’的风景已经一去不复返,最传统的教育空间——刺绣作坊随着传统村落的消失被移去他处,大量本地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严重的‘空巢化’现象……城镇化的脚步似乎打破了传统技艺与文化本来的传承模式。”梁雪芳说,面对这种状况,留住传承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为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技艺找到符合时代特点的传承方式最为要紧。梁雪芳建议要“双管齐下”:既在学校中开辟相关的传统技艺专业,形成全面而成体系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模式,同时也兼顾师父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传统技艺。
    对于留住手艺、发展新的传承人的问题,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从而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们在调查河北赵县范庄时发现,依靠乡村贸易和当地在农历二月二举行的百年‘龙牌会’形成的庙会经济,当地村民就势经商做起买卖,生活有了改观,许多外出的打工者也纷纷重归故土。龙牌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古老的村落文化被传承了下去。”
    因地制宜
    保护非遗栖息的生态环境
    若河北白洋淀大片的芦苇荡消失了,那取材于此的精巧的苇编、芦苇工艺画恐怕也将难觅踪影。“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除了要保护非遗项目、传承人本身,对非遗所栖息的生态环境、传承场所也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因为只有在这些环境和场所中生存的非遗才会得到人们在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脱离了原有生态环境的民俗活动则不再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杜云生说。
    为了保护文化生态,让非遗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得以保存和传承,从2007年开始,文化部命名了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少省区市也相继建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在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和调研中,我们发现,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布局文化生态保护区十分必要。” 苏州市非遗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平举例说,苏州吴中区舟山村是核雕技艺的特色村落,2010年,该村曾被当地的太湖度假区列入整体拆迁规划中,若不是经过多方呼吁,这个村落险些被夷为平地。为应对这一问题,在今年正式施行的《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了这样明确的规定,“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特定区域,设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逐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扶持机制。”
    共建文明
    让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近年来,城镇化成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说,从表面上看,非遗保护似乎与城镇化并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重视非遗保护,从而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十分重要。城镇化并不仅仅是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生活变得更为便利,人们道德修养和文明风貌的提升也是其应有之义。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说,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在延续老传统的同时,也能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其得到真正的实惠。
    在武汉汉阳,由于征地改建,原汉阳渔业村村民于2007年被集体迁移到了江欣苑社区,而随之一同迁入的还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高龙。现在每逢节日,当地居民仍会自发地在小区里伴着锣鼓声舞起高龙,完成一整套的舞龙仪式,居民的文化生活因为非遗变得丰富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2012年,这个社区把更多的非遗项目“娶进门、带回家”,创建了“高龙博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传承园”,以社区传承的方式让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放异彩,当地百姓的文化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徐艺乙建议,在各地对非遗保护方式进行探索的同时,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对已有法律体系中未考虑到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变革之处应作相应的修订或调整。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年6月13日非遗版 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6/13/content_128085.htm

[ 本帖最后由 若只如初见 于 2014-7-10 09:59 编辑 ]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