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洋节土节,都需要还原本色

洋节土节,都需要还原本色

和讯 2013年12月25日06:4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余 萍

  12月24日是基督教国家的平安夜。尽管“Merry Christmas”的音乐仍飘荡街头,尽管城市道路仍遭遇拥堵,今年的圣诞味道却比往年淡了许多。

  或许,这正是这个舶来节日回归其本来的契机?

  商家卖力造势,难掩“冷”意

  24日17:00刚过,南京新街口商圈已是人潮涌动。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商场人气很旺,而“拎袋率”却并不高。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圣诞商业经济冷清不少。

  “我们的圣诞活动从上周四就开始了,主要是抽奖。”南京新百(600682,股吧)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吸引人气,商场牵来了一头羊驼巡游。金鹰除抽奖活动外,更重要的是推广它的“掌上金鹰”APP,称累计购物满1000元、下载APP及关注“南京金鹰新街口店”微信即可领取奖券。

  尽管商家卖力吆喝,效果却不明显。业内人士透露,与往年相比,南京传统百货商场今年圣诞期间的销售额起码少了两成以上。

  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认为,圣诞商业经济遇“冷”,除了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影响外,还有商家持续不断造节促销让消费者见多不怪乃至产生疲惫、逆反情绪,“这些因素,导致了今冬圣诞经济的不温不火”。

  圣诞大餐,渐趋理性价位

  一顿饭,一场表演,不菲的礼品抽奖就能包装出往年一场收益颇丰的圣诞大餐。而今年的情况,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十项规定的落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采访中,不少酒店负责人表示,今年酒店缩减了圣诞装饰方面的开销,下调了圣诞餐价格。南京金陵饭店(601007,股吧)往年都推出圣诞晚宴,今年只有西餐厅和自助餐厅有小型表演和抽奖活动,价格也从以往3000元/位降到1000多元/位。新街口另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推出了圣诞菜单而大堂里看不到一点圣诞装饰。同价格一起跌落的,是套餐的“含金量”。往年常能见到抽汽车这样的大奖,今年几乎绝迹。记者了解到,扬州几家办圣诞大餐的饭店,最高也就是万元的抽奖。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越来越成熟,以前包装一下就能赚翻的情况确实很难出现了。”一家星级酒店负责人坦言。

  “圣诞成"剩淡"了。”有人调侃。

  遭遇雾霾天,平安夜狂欢照旧

  “今天华北华东大片地区又是雾霾天,多地发布黄色预警,不知圣诞老人来时会不会迷路……”24日,@果壳网发布的这条微博被许多网友转载。

  “平安夜遭遇雾霾天,你还出去狂欢吗?”面对记者提问,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王智勇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下午陪女朋友逛街,晚上吃完饭一起看电影。过节,就是找个理由出来玩玩。雾霾在哪儿都躲不掉,干脆就忽略吧!”

  记者发现,这两天在网上团购的各种优惠券,在圣诞季期间纷纷失效,一些环境较好的餐厅从23日晚餐起只执行“圣诞大餐”价格。

  比饭店火爆的,是酒吧。24日下午5点刚过,南京1912街区热闹起来,在“圣诞倒了”创意布景前,驻足拍照的人群挤成一团。许多酒吧推出了各种主题活动。“我们店里除了常规的歌手表演、脱口秀节目外,还会推出抽奖活动。不过,平安夜各种酒的价格会涨一些,卡座包厢的消费起步价也会有所提高。”一家酒吧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客人介绍着。

  电影院继续大热。24日晚6点,南京新街口一家影城门口,买票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想来想去,除了唱歌,只能进电影院了。”在南京上大学的赵小姐,相约3个室友看了一场圣诞大片。当天,南京各大影城也都是一票难求。因为人多,许多电影院的优惠券也失效了。

  冬至“大如年”,节庆回归难

  围着圣诞节大做文章的商家,比比皆是。而与圣诞相隔仅两天的中国传统节日“冬至”,则被冷落一边。记者随机调查了10个六年级小学生,人人都知道“圣诞节”,而知道“冬至节”的仅一人。就在12月22日冬至当天,商场的促销由头也还是圣诞而非冬至;卖场里张贴着圣诞老人宣传画,销售着圣诞商品,而与冬至相关的商品鲜见。

  “在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亚岁",老话说"冬至大如年"。”省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告诉记者,冬至节庆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在汉朝,冬至是法定假日,朝野上下都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传统节日应该复兴,慢慢回归我们的生活。”陶思炎认为,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了呼唤传统回归的阶段—物质生活富足了,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产物,与自然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家庭的关爱、亲情的温暖越发重要,而传统节日契合了这种内心需求。

  洋节土节各显本色,才是应有图景

  要回归的,不仅是传统节日;即使洋节,也需回归它的本来。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人过的圣诞,真的是圣诞节吗?他表示,在西方国家,平安夜是团聚的节日、安静的节日,孩子们等着圣诞老人坐着驯鹿拉的雪橇从烟囱里钻进来送礼物。而在当下中国,“圣诞节”完全变了味,人们挤满了街、挤丢了鞋,吃垃圾食品、买打折商品,“说白了,洋节是商家炒热的,是商业化改造过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借机吃喝、聚会、狂欢、采购,这些节日打上了浓浓的消费烙印。”他认为,今年的圣诞商业销售遇冷,倒值得我们反思: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宁静氛围,节日的文化因子也许更能潜入人们的心灵。

  本报记者 王宏伟 宋晓华  李 源 吴 琼 任松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