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延续内核重于回归形式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延续内核重于回归形式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延续内核重于回归形式

刘烨 龚倩 杭春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自2008年1月1日起,中秋、端午、清明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端午,还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这样一个受到特殊对待的传统节日,我们今天会怎样度过?端午,又能否如政府与专家所期待的那样,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起到应有作用?

  端午节味儿淡了

  端午节在传统中是个盛大节日,“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

  但现在,人们对端午节的心态有了变化。老一辈的人更多感受端午吃得日渐丰盛。“以前也蛮热闹,过节开心,但吃得简单。不像现在,还有龙虾、粽子、咸鸭蛋。”从金陵橡胶厂退休的周秀华老人已77岁,但对端午的热情始终如一,每逢这样的传统节日都要好好操办一下。

  与老人们不同,年轻人更多感觉端午节的“节味儿”日渐淡了。家住南京建邺区金域缇香小区的张金今年29岁,从小在镇江农村长大。她说,小时候过端午最开心。这一天,家长会给孩子戴香包、系五彩线、面前网兜兜着咸鸭蛋,吃“五红”: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以前会自己缝香包,货郎也会带好看的香包和五彩线走街串巷,现在少见了。这过节的味道淡了。”

  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栗??君对此也有同感。他是太原人,每逢端午就有赛龙舟、晚上到汾河看花灯的习俗。“小时候过端午节很兴奋,真的是在过节。现在端午就是休息的日子,节日气氛淡了很多。如果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不去纪念,只是当做周末一样,那么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就会削弱,节日背后的传统会被人们淡忘。”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陈同学来自新疆,家中过端午也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端午对她而言“就只是吃粽子而已”。“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时候都会忽视传统节日的意义,而且,现在很多传统节日更多掺杂商业元素,商场、淘宝每逢过节就打折、促销,节日原来的文化意义反而没了。”

  在台湾,端午节的氛围更为浓厚一些。家住台南市永康区南台街的张煜麟通过QQ告诉记者:“在台湾过端午,文化的氛围还是蛮浓的。”他说,台湾的端午节文化习俗保存得非常完整,所有的仪式都有,如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包等。对于端午,除了看电视里的龙舟赛转播,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立蛋,相传端午午时阳气最盛,因此能把鸡蛋托住立在桌上,而在台湾的学校,每逢端午学生都会举办立蛋活动。

  “现在,家家户户仍然都会包粽子,各种口味都有。像包粽子这样的传统节日习俗,感觉有一种提醒的作用在里面,提醒大家还有这么一种传统在这里,可以传达美好的含义。”张煜麟说。

  看韩国人怎么过端午

  提起端午,我们不得不提起曾闹得甚嚣尘上的中韩“端午之争”。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年后,中国的端午节也登上非遗名录。

  然而,说到韩国的端午,韩国人的第一反应却是“你们搞混了”。记者采访了几位韩国人,他们纷纷表示韩国的端午跟中国的端午节根本不是一回事。“韩国端午节是为祈愿丰收而诞生的节日,是祭拜祖先和山仙的,不像中国,是纪念屈原的。”申玄敏(应采访者要求化名)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韩国留学生,毕业后已回到韩国,她通过微信告诉记者:“我们都不知道屈原和粽子是什么,而且风俗也完全不一样。”

  申玄敏说,韩国端午主要是指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是韩国继承传统端午习俗的庆典活动,代表性活动有荡秋千、传统摔跤、捏糕饼、跳假面舞等等,另外还要用菖蒲水洗漱辟邪。“现在城里人已经不太过端午节,基本上认为这是农村过的节日,但国家对此还是很重视,在江陵保存完整的端午节祭祀习俗,从农历四月初五一直持续到五月初五。如果想体验的话,我们就可以去江陵过节。”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教韩语的韩国籍老师郑美玉也表示,在韩国的端午特指江陵端午祭,并不像中国一样有法定节假日,在城市里一般没有活动,也没有吃粽子的习惯。来到中国后,她惊奇地发现中国的端午节更为隆重,于是过端午也和中国人一起吃粽子,后来自己也开始学着包粽子、买咸鸭蛋,分给身边的朋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韩是否存在“端午之争”并不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端午的习俗保持得还比较好,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郑美玉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在渐渐流失,要靠学校的启蒙教育来留住传统文化。但学校教的课程更多是理论,而传统节日和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渗透在每个人的行为中。因此,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习俗,能更好地保留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内核更重要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过节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可以让中华儿女产生民族认同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说,中国古代,过节既是敬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可放松身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端午节产生的时间很早,从它的起源可以看出它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在吴地则认为划龙舟是为纪念伍子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划龙舟最早出现在远古的吴越民族,认为这是他们在祭祀部落图腾时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郦波说,“端”是正的意思,“午”同“五”,“五”、“九”在《易经》的数字序列里都代表尊贵的位置,可见端午节地位非常高。闻一多先生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的吴越民族。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全民族的图腾。而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代言人”也是有趣的事,可能正因为有了这个故事,历史传统得以更好地流传下去。不过,现在过节已失去这些文化意义,甚至演变为在物质方面的攀比,往往过得很疲惫。

  “对传统过节方式的遗忘其实是对文化的遗忘,失去文化记忆就是植物人。”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说,我们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相当多的是文化出了问题。西方文化进入后,我国传统文化在一段时间被逐渐遗忘,国人的文化自信渐趋弱化,现在,我们又认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发展文化,而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传承是重要的一点。

  “我们现在的尴尬是,传统文化没有传承下来,学习西方也没学到精髓,变成‘四不像’。”郦波说,我们最古老的情人节是元宵节,而非商场宣传的七夕节,不过现在大家无论过西方情人节,还是中国的七夕节,都变成购物节。“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是文化危机;改革瓶颈,就是文化瓶颈。”他对此深深忧虑,“不继往,如何开来?”

  不过,对于传统节日,既要重视也不要矫枉过正,是大多民俗学者的共识。贺云翱举例说,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既要重视传统,但完全恢复到传统也不可能,现在让每家每户都包粽子也不现实,但我们依然可以到商店买粽子吃。郦波认为,“其他国家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也为我们提供借鉴。当然,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讲究一个度,既讲究,也不过分讲究,同时注重物质和精神的融合。比起形式,更重要的是重视传统文化的内核。端午节祭屈原,是对中国人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思想和英雄情结的集中体现。”(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刘烨 龚倩 杭春燕)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