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美汉学家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 称年代框架落空

美汉学家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 称年代框架落空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2年06月26日 来源:华夏经纬网  

   

    夏含夷


    【核心提示】这并非夏含夷首次批评《简本》。在《简本》刚刚出版之时,夏含夷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经提出批评。此番批评时他认为,十年以来的新证据都证明他当时的批评“有了坚实的基础”。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在台北举行、刚刚闭幕的“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上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断言该工程“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对此作出回应称有争议很正常,“繁本”正在审订之中,过一段时间会出来。

  记者在中研院网站看到了夏含夷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十年后之批判:以西周诸王在位年代为例证》的论文摘要,其内容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从1996年到2000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极大的研究项目,据工程的统计一共包括两百多泛学科的研究员,几乎天天都在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报刊上有所反映。在2000年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以下简称《简本》),答应在不久之后再发表规模大的‘繁本’。现在已经是‘简本’发表以后十年,‘繁本’还没有发表,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虽然如此,时间已经相当成熟给夏商周断代工程作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审查。本文就是初步的反思。”

  记者联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员,并获得了夏含夷《“夏商周断代工程”十年后之批判:以西周诸王在位年代为例证》的前面一部分文本。夏含夷称,《简本》对夏代和商代只提供概括的框架,对商代后期则提供绝对年代,但也承认这些年代不一定精确。对西周时代则完全不同,从武王克纣到幽王卒于骊山之下,对西周12个国王在位年代都提供了绝对年代。

  夏含夷认为,“《简本》所载西周诸王在位年数和任何古代史书都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够在古书找到支持就引之,找不到支持就弃之,这和一般史学方法显然不合。除了武王克商年代是根据《逸周书·世浮解》以及另外一些传世文件,懿王元年是根据《竹书纪年》所载‘天再旦于郑’的记载之外,《简本》所载西周诸王在位年代基本上是根据六十三件当时已经公布的铜器铭文所载年代记载的分期。《简本》所提出的年代框架和分期不但不能容纳近年新见之铜器铭文,并且对原来六十三件铜器的分期也有几处重要错误,《简本》的依据如此错误,年代框架亦随之落空。”

  这并非夏含夷首次批评《简本》。在《简本》刚刚出版之时,夏含夷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经提出批评。此番批评时他认为,十年以来的新证据都证明他当时的批评“有了坚实的基础”。

  ■ 回应

  李学勤:有不同看法很正常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表示,由于没有看到夏含夷的论文,因此无法作出具体的回应。“‘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本问世之后,我曾经听到很多不同意见,前不久刚刚过世的海外华人学者何炳棣,就是有不同意见者的其中之一。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学术成果,我们也没有想它就此成为定论,有争议很正常。”

  李学勤称,“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的繁本还没有出来,稿子还没有最后完成,“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数据,都需要很精密,所以拖了很长时间。另外,还有很多新的材料和新的数据,我们要添进去,同时吸收一些学术界的意见和看法。由于现在离‘简本’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繁本将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这个报告就是到2000年的报告,以2000年我们做的工作为准,因为我们不会在结题之后做其他的工作。繁本过一段时间会出来,估计出来后也会有争论,科学工作就是这样的。”

  ■ 名词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文化工程,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1996年5月16日启动。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直接参与项目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2000年9月15日通过验收。2000年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正式发布。

  ■ 人物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83年获斯坦福大学东亚语文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助理教授,之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97年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其研究范围为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

  李学勤,1933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8年,出任历史研究所所长。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 (记者张弘)

TOP

这个工程
一直就争议不断,质疑很多
也属正常

TOP

这个工程花钱不少……

还有一个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四重证据法……也有很多非议。

TOP

有争议是好事情,不回避争议迎难而上更是好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