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志写作应该在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中呈现立体感

民俗志写作应该在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中呈现立体感

民俗志写作应该在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中呈现立体感[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1-04-29 | 浏览(60)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程案霞在《关于民俗志书写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民俗志体第一次被提出来至今,民俗志书写成了一个独立完整、充满着研究者问题意识和学术追求的研究手段。纵观近几年的民俗志书写,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从书写的样式来看,当下民俗志的书写似乎成了一种书写的“八股文”模式,民俗志成了“资料集”和“国外理论的解说场”;从民俗志书写的内容来看,书写中看不到“人”的在场、丢掉了情境、弃用生动的民间话语,而且缺乏“地方感”。作者认为,一篇成功的民俗志应该把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作为书写的两大基础。深度描述能够活生生呈现具体时空情境下的民俗生活,深度解释要能够揭示出包括物品、行为、事件、语言等背后的象征意义,呈现“乡土特点”。民俗志的书写主要目标应该让阅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研究者文本表达中所描述的场景和各种身份人的经验,能够呈现出民俗生活的“立体感”。作者最后指出,民俗志的写作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种整体性的叙事、具备反思精神和生动形象的写作风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TOP

作者最后指出,民俗志的写作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种整体性的叙事、具备反思精神和生动形象的写作风格。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我想去找一找 民俗志的论文瞧瞧

TOP

这类文章不少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